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弱织构高强塑细晶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镁合金作为实用金属中最轻的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减震性、电磁屏蔽性好、易回收等优点,在电子通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镁具有密排六方结构,室温下易于启动的滑移系较少,塑性变形能力较差。热轧法作为制备商用镁合金板材最常用的方式之一,轧制过程中镁合金易开裂,严重影响镁合金板材成材率。此外,镁合金在轧制过程中易形成强基面织构,导致各向异性大、室温塑性低、二次塑性加工成形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2、有研究表明在镁合金中添加大量稀土元素能够细化再结晶晶粒,提高镁合金的强度,激活非基面滑移,改善镁合金的基面织构,从而提高合金室温延展性改善各向异性。但是较高的合金添加量将导致合金成本增加,不利于企业大规模生产,同时将降低合金变形加工能力,因此现有技术较难实现强度和成形性的同步提高。例如专利202110179888.x公布了“一种高强高塑性mg-al-ce(nd)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通过反向挤压工艺对mg-al-ce(nd)进行加工,该工艺成本较高、时间较长,虽然提高了合金强度,但是却降低了合金的塑性(延伸率仅为:8-15.6%),较难实现强度和塑性同步提高。因此,如何减少合金添加量,简化工艺和降低成本,获得弱织构、高成形性以及高强塑性的镁合金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弱
2、步骤一:按照体积比95.5-99:4.5-1将co2和sf6混合作为保护气体,依次加入纯镁、纯锌、镁-锰、镁-钙中间合金和添加元素中间合金,在690-710℃加热熔化;然后搅拌均匀,精炼除气和清渣后,获得合金熔液,所述的添加元素中间合金为镁-钇、镁-铈、镁-钆、镁-锆中间合金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3、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合金熔液浇铸到模具中获得铸锭,再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430-550℃,保温2-24小时,后空冷至室温,再在350-450℃保温2-4h后进行挤压处理,所述的挤压处理为:挤压温度为340-450℃,挤压比为20:1-50:1,挤压速度0.1-2.0m/min;再在430-550℃保温1-3h后水冷,然后进行多道次轧制处理,所述的多道次轧制为:5-10道次,每道次压下量10%-50%,轧制温度250-350℃,每道次轧制前在200-350℃保温时间2-25分钟;轧制后在250-380℃进行保温5~30分钟后获得弱织构高强塑细晶镁合金;获得的合金平均晶粒尺寸<3μm,织构强度≤5,抗拉强度≥280mpa,屈服强度≥265mpa,延伸率≥19%。
4、进一步地,所述的锌:0.6-0.8%,锰:0.15-0.4%,钙:0.2-0.3%。
5、进一步地,所述的添加元素含量0.1-0.8%。
6、进一步地,步骤二所述的挤压温度为360-430℃,挤压比为30:1-45:1。
7、进一步地,步骤二所述的多道次轧制为:3-9道次、每道次压下量15%-40%,轧制温度280-300℃。
8、进一步地,步骤二所述的每道次轧制前在240-340℃保温时间5-20分钟。
9、本专利技术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
11、本专利技术通过合金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配比、工艺及工艺参数的协同调控作用,取得如下优异效果:
12、1)本专利技术中所添加的合金元素成分质量占比总量<3wt.%,为低合金含量合金,具有低合金成分和低成本的优势;
13、2)本专利技术通过合金成分设计及加工工艺优化,一是有效调控镁合金组织及第二相的种类、尺寸、分布、数量密度:二是能够通过钉扎晶界、改变轴比,有效改变基面非基面层错能等,实现弱化再结晶织构,提高合金成形性;三是能够促进固溶元素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弱化织构,实现相关元素晶界共偏聚,延缓再结晶,同时还能够抑制晶核生长,有效细化再结晶晶粒,提高合金强塑性,此外通过形成高密度、纳米级的第二相,产生第二相强化效果。
1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获得的合金实现了同步细化晶粒和弱化织构,以及同步提高合金强塑性和成形性:其中,获得的合金平均晶粒尺寸<3μm,织构强度≤5,抗拉强度≥280mpa,屈服强度≥265mpa,延伸率≥1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弱织构高强塑细晶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合金成分包括:锌:0.5-1.0%,钙:0.05-0.45%,锰:0.1-0.5%,添加元素:0.05-1.0%,不可避免的杂质总和≤0.05%,余量为镁,所述的添加元素为钆、钇、铈、锆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织构高强塑细晶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锌:0.6-0.8%,锰:0.15-0.4%,钙:0.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织构高强塑细晶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添加元素:0.1-0.8%。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所述的一种弱织构高强塑细晶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的挤压温度为360-430℃,挤压比为30:1-4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弱织构高强塑细晶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的多道次轧制为:3-9道次、每道次压下量15%-40%,轧制温度280-3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弱织构高强塑细晶镁合金,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织构高强塑细晶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合金成分包括:锌:0.5-1.0%,钙:0.05-0.45%,锰:0.1-0.5%,添加元素:0.05-1.0%,不可避免的杂质总和≤0.05%,余量为镁,所述的添加元素为钆、钇、铈、锆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织构高强塑细晶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锌:0.6-0.8%,锰:0.15-0.4%,钙:0.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织构高强塑细晶镁合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爽,王慧远,邓敏,郑士建,王璟,司文平,孟爽,赵彦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