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碱催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0882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碱催化剂属于有机化学和催化化学的技术领域。所述的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是以苯酚和草酸二甲酯为原料酯交换法合成草酸苯甲酯和草酸二苯酯。所述的有机碱催化剂,是含氮、磷和卤素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固载化的有机碱;以及将固载化的多相催化剂的表面羟基进行不同极性硅烷试剂处理得到表面极性不同的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催化剂催化性能好、易与反应体系分离,酯交换条件温和、便于连续化、草酸二甲酯转化率可达90%以上,草酸二苯酯选择性可达70%以上,适用于工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为“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酸碱催化剂”,申请日为2008年1月2日,申请号为200810050203.6。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化学和催化化学的
,涉及一类用于羧酸二烷基酯与单芳羟基化合物酯交换合成羧酸单芳基酯和羧酸二芳基酯的有机酸碱催化剂。
技术介绍
碳酸二芳基酯是一种毒性小、无污染的重要有机碳酸酯,可用于合成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及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和双酚A(2,2-二对羟基苯基丙烷)反应,非光气法酯交换缩聚合成高品质的聚碳酸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碳酸二芳基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光气法、酯交换法和单芳羟基化合物氧化羰化法等。传统的碳酸二芳基酯合成工艺使用光气法,但光气法使用的光气剧毒,且不易运输,副产物HCl腐蚀性强,环境污染严重,这种方法正逐步被淘汰。单芳羟基化合物氧化羰化法合成效率不高,且催化剂昂贵。酯交换法采用一种单芳羟基化合物(例如苯酚、甲基苯酚、二甲基苯酚等)与一种羧酸二烷基酯(例如碳酸二甲酯、草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草酸二乙酯等)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羧酸二芳基酯。该方法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方法,它避免了传统工艺中所使用的有害物质,如光气、亚甲基氯等。酯交换法主要包括苯酚和碳酸二甲酯酯交换法、苯酚和草酸二甲酯酯交换法。所采用的催化剂主要有均相和非均相两大类。酯交换法中苯酚和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苯酯方法研究较多,如JP323654,US5426207,DE2528142,CN1803282(200610020205.1)等专利进行了报道,此方法中使用的原料碳酸二甲酯便宜易得,该工艺存在的问题在于甲醇和碳酸二甲酯形成共沸物,增加了原料和产物的分离难度;反应速率过慢、生产操作周期过长。草酸二甲酯和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工艺中,原料草酸二甲酯可以通过甲醇的氧化羰基化合成,如反应(1)所示,然后草酸二甲酯和苯酚酯交换合成草酸二苯酯,如反应(2),之后草酸二苯酯脱羰基制备碳酸二苯酯,如反应(3)所示,脱羰基反应的收率大于95%。该方法中副产物甲醇和一氧化碳很容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避免了采用碳酸二甲酯和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工艺中副产物甲醇与原料碳酸二甲酯形成共沸的问题,减少了分离难度,甲醇和一氧化碳又可通过氧化羰基化法合成草酸二甲酯,实现原子经济性。同时,采用常压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也较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法便宜易得,所以是一条很有发展前途的工艺路线。2CO+2CH3OH+1/2O2→(COOCH3)2+H2O                (1)(COOCH3)2+2C6H5OH→(COOC6H5)2+2CH3OH           (2)(COOC6H5)2→CO(OC6H5)2+CO                      (3)与本专利技术相近的现有技术是苯酚和草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生成草酸二苯酯,反应过程中,苯酚和草酸二甲酯首先酯交换生成甲基苯基草酸酯,然后甲基苯基草酸酯再继续-->酯交换或自身发生歧化反应生成草酸二苯酯,经历如下反应步骤:(COOCH3)2+C6H5OH→C6H5OOCCOOCH3+CH3OH          (4)C6H5OOCCOOCH3+C6H5OH→(COOC6H5)2+CH3OH         (5)2C6H5OOCCOOCH3→(COOC6H5)2+(COOCH3)2           (6)以此关键技术为核心的碳酸二苯酯制备工艺在90年代出现,日本的Ube公司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申请了许多专利,如EP1013633A1、US5731453、US5811573、US5834615、EP0832872A1、US5922827等。在上述专利中,涉及到以草酸二甲酯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制备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原料,即草酸二苯酯时,所用的酯交换催化剂可以是碱金属、镉、锆、铅、铁、铜、锌化合物或有机锡化合物、铝、钛、钒的有机酸化合物等,但均为可溶于反应体系的均相催化剂,都使用了复杂的分离系统或设备对催化剂和反应体系进行分离。最近,国内马新宾等人研究了一系列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多相催化剂,并申请了许多专利,如CN200410018842.6、CN200410018843.0、CN200410019329.9、CN200410019331.6、CN200410019332.0、CN200410019333.5、CN200610016188.4等。在上述专利中,以草酸二甲酯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制备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原料,即甲基苯基草酸酯或草酸二苯酯时,所用的催化剂有负载型二氧化钛、复合型钛硅氧化物、负载型三氧化钼、负载型Mo-Sn双金属氧化物等,这些催化剂都是弱Lewis酸催化剂,在间歇式反应器中反应时,催化剂的活性和对主产物草酸二苯酯的选择性都不高,特别是草酸二苯酯的选择性都小于47.5%,且在酯交换反应中多相催化剂中的活性中心金属离子易流失到反应物料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催化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酸碱催化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酸碱催化剂,催化剂中包括有机碱催化剂、有机酸催化剂、有机酸碱双功能催化剂或者硅烷试剂处理的催化剂;所述的有机碱是含氮、磷或卤素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固载化的有机碱;所述的有机酸是有机磺酸、有机磷酸、有机羧酸和脲类化合物及其固载化的有机酸;所述的有机酸碱双功能催化剂是氨基酸类化合物或将有机酸碱固载在同一载体上的催化剂,所述的硅烷试剂处理的催化剂是将固载化的多相催化剂的表面羟基进行硅烷试剂处理的催化剂。硅烷试剂处理是将固载化的多相催化剂的表面羟基进行不同极性的硅烷试剂处理,从而得到表面极性不同的催化剂。上述的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酸碱催化剂中,所述的有机碱催化剂是包括苯胺、N-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十八胺、三辛胺、环己胺、苄胺、脯氨酸、吡啶、吡唑联吡啶、乙酰基吡啶、2,2’-联吡啶、喹啉、吡唑、咪唑、腺嘌呤、啡啰啉、三苯基膦等化合物及其固载化的有机碱;所述的有机酸催化剂是包括苯磺酸、丙基磺酸等化合物及其固载化的有机酸。上述的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酸碱催化剂中,所述的固载化的载体是含硅载体,包括介孔分子筛MCM-41、介孔分子筛SBA-15、硅胶、复合型钛硅材料、复合型钼硅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酸碱催化剂的应用,是以羧酸二烷基-->酯和单芳羟基化合物为原料酯交换法合成羧酸单芳基酯或羧酸二芳基酯。所述的羧酸二烷基酯是草酸二甲酯、草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所述的单芳羟基化合物是苯酚、甲基苯酚或二甲基苯酚;所述的羧酸单芳基酯是甲基芳基草酸酯、乙基芳基草酸酯、甲基芳基碳酸酯或乙基芳基碳酸酯;所述的羧酸二芳基酯是草酸二芳基酯或碳酸二芳基酯。有机酸碱催化剂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应用中,具体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条件是:在装有精馏柱的反应釜中,以草酸二甲酯和苯酚为原料,进料摩尔比草酸二甲酯∶苯酚=20∶1~400,反应时间为1~20小时,反应温度为160~240℃,自生反应压力为0~1.0MPa,在有机酸碱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草酸二苯酯或/和甲基苯基草酸酯;多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碱催化剂,所述的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是以苯酚和草酸二甲酯为原料酯交换法合成草酸苯甲酯和草酸二苯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碱催化剂,是含氮、磷或卤素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固载化的有机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碱催化剂,所述的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是以苯酚和草酸二甲酯为原料酯交换法合成草酸苯甲酯和草酸二苯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碱催化剂,是含氮、磷或卤素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固载化的有机碱。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碱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载化的载体是含硅载体,包括介孔分子筛MCM-41。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碱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碱催化剂,包括茂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苯胺、对硝基苯胺、对氯苯胺、对甲氧基苯胺、N-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十八胺、环己胺、苄胺、吡啶、2-乙酰基吡啶、3-(2-吡啶基)吡唑、2,2’-联吡啶、喹啉、腺嘌呤、三苯基膦、甲基环戊二烯基丙基或氨丙基。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碱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碱催化剂,是用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处理的苯胺功能化的MCM-41、用氯丙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明君赵国明刘燕张文祥刘钢王振旅吴淑杰石景慧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