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苯基哌嗪化合物和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6743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型哌嗪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以及用于治疗和/或预防抑郁和焦虑的包含有效量的哌嗪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哌嗪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一种制备所述化合物的方法,以及特别是对5-羟色胺IA (5-羟色胺;5-HT1A)受体有高度结合力,用于治疗和/或预 防抑郁和焦虑的包含有效量的哌嗪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一种治疗哺乳动物的抑郁、焦 虑和与5-HT1A受体有关的其他病症的方法。
技术介绍
抑郁在美国影响约一千四百万人口,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约三亿四千万人口,成为 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Kessler RC. Et al.,JAMA,2003,289,3095-3105]。抑郁也与高复 发率、再发率、致病率和死亡率有关[Hirschfield RM.,et al.,JAMA,1997,277,333-340 ; Keller MB.,J. Psychopharmaco1. 1996,10(suppl 1) ;41-44]。在治疗抑郁和焦虑症中,5-羟色胺的作用主要在于对用于增强多种5-HT受体 亚型活化程度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的治疗作用[BlierP.and Ward Μ. , Biol. Psychiatry,2003,53,193-203]。选择性5_HT再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式(Ⅰ)表示的哌嗪化合物:  *** (Ⅰ)  或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其中  n是2到6的一个整数;  R1和R2是相同的或不同的,独立地选自氢、羟基、卤素、二氧化氮、1到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和1到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R↓[3]是C1-C2亚烷基;并且  R↓[4]选自:  (a)C2-C6二烷基胺;  (b)5到9元芳香胺,其中该环独立地被氢、C1-C6脂肪烷基、C3-C10环烷基、C6-C10芳基和卤素中的至少一个取代;  (c)包含至少一个作为环成员的氮原子的5到9元杂芳胺,其中该环独立地被氢、C1-C6脂肪烷基、C3-C10环烷基、C6-C10芳基和卤素中的至少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8-5-29 12/128,9991.一种式(I)表示的哌嗪化合物2.权利要求1的哌嗪化合物,其中R4是二甲胺或二乙胺。3.权利要求1的哌嗪化合物,其中R4是通过所述5到9元芳香胺或杂芳胺的氨基中的 氮原子与R3连接。4.权利要求3的哌嗪化合物,其中R4是被氢、C1-C6烷基和卤素中的至少一个取代的 5或6元芳香胺。5.权利要求4的哌嗪化合物,其中R4是被氢取代的6元芳香胺。6.权利要求3的哌嗪化合物,其中R4是被选自C1-C6烷基和卤素中的至少一个取代的 5或6元杂芳胺,其中所述杂芳胺包含至少两个作为环成员的杂原子,其中第一个杂原子是 N,第二个杂原子独立地选自N、O和S。7.权利要求6的哌嗪化合物,其中R4是具有选自以下的结构(II)的5元杂芳胺 |tHNH'ρ8.权利要求1的哌嗪化合物,其中R4通过作为所述5到9元杂环或杂芳环的杂原子的 包含在环中的氮原子与R3连接。9.权利要求8的哌嗪化合物,其中R4是具有选自以下的结构(III)的5或6元杂环10.权利要求8的哌嗪化合物,其中R4选自二唑、三唑、四唑、苯并三唑、咪唑、吡唑、苯 并咪唑和吲唑。11.权利要求10的哌嗪化合物,其中所述唑类具有选自以下的结构(IV)12.权利要求1的哌嗪化合物,其中Rl和R2独立地选自氢、卤素、1到4个碳原子的直 链或支链烷基和1到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13.权利要求1的哌嗪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选自1-[4-(4_咪唑-1-基甲基苯氧基) 丁基]-4-(2-甲氧基苯基)哌嗪、1-(2_甲氧基苯基)-4-[4-(4-[1,2,4]三唑-1-基甲基苯 氧基)丁基]哌嗪、1-(2-甲氧基苯基)-4-[4-(4-四唑-1-基甲基苯氧基)丁基]哌嗪、 1-(2-甲氧基苯基)-4-[4-(4-四唑-2-基甲基苯氧基)丁基]哌嗪、1-[4-(3-咪唑-1-基 甲基苯氧基)丁基]-4-(2-甲氧基苯基)哌嗪盐酸盐、1-(2_甲氧基苯基)-4-[4-(3-[1,2, 4]三唑-1-基甲基苯氧基)丁基]哌嗪盐酸盐、1-(2-甲氧基苯基)-4-[4-(3-四唑-1-基 甲基苯氧基)丁基]哌嗪盐酸盐、1-(2_甲氧基苯基)-4-[4-(3_四唑-2-基甲基苯氧基) 丁基]哌嗪盐酸盐、1-(4-{4-[4-(2_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丁氧基}苄基)-1Η-苯 并咪唑、1-(2_甲氧基苯基)-4-{4-[4-(2_甲基咪唑基-1-基甲基)苯氧基]丁基}哌 嗪、1-(2_甲氧基苯基)-4-[4-(4-[1,2,3]三唑-2-基甲基苯氧基)丁基]哌嗪、1_(2_甲 氧基苯基)-4-[4-(4-[1,2,3]三唑-1-基甲基苯氧基)丁基]哌嗪、1-(4-{4-[4-(2-甲 氧基苯基)哌嗪-1-基]丁氧基}苄基)-1Η-吲唑、1-(4-{4-[4-(2_甲氧基苯基)哌 嗪-1-基]丁氧基}苄基)-1Η-苯并三唑、1-(2_甲氧基苯基)-4-{4-[4-(5_苯基四 唑-2-基甲基)苯氧基]丁基}哌嗪、1-(2_甲氧基苯基)-4-{4-[4-(5-苯基四唑-1-基 甲基)苯氧基]丁基}_哌嗪、1-(2_甲氧基苯基)-4-{4-[4-(5-甲基四唑-2-基甲基)苯 氧基]丁基}哌嗪、1-(2_甲氧基苯基)-4-{4-[4-(5-甲基四唑-1-基甲基)苯氧基]丁 基}哌嗪、(4-{4-[4-(2_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丁氧基}苄基)二甲胺二盐酸盐、l-(2-甲氧基苯基4-[4-(4-哌嗪-1-基甲基苯氧基)丁基]哌嗪、(4-{4-[4-(2_甲氧基 苯基)哌嗪-1-基]丁氧基}苄基)苯胺、(4-{4-[4-(2_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丁 氧基}苄基)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用吉赵南仑金伦希许晙童宣玟池美京车晚荣李基好
申请(专利权)人:S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