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73517 阅读:6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包括设有导水通道的导轨、接头,所述接头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导水管孔,所述导水通道与所述导水管孔相连通,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有搭扣,所述导轨上设有搭孔,所述搭扣与所述搭孔扣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使得此后部流水槽在与天窗导轨安装的可靠性和效率上得以提高,更好的满足防漏水、导水、排水的基本功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动车车顶天窗
,特别涉及机动车车顶天窗的流水槽。
技术介绍
机动车车顶天窗通常需要设计有流水槽,通过将流水槽与车身内的排水管相连接,用于 将机动车车顶天窗渗入的水排出车外,而不是滞留于车体内。现有的流水槽通常安装在机动 车后部,其安装方式多采用螺丝或者铆钉与天窗导轨进行连接,这样会造成安装工艺复杂, 费时,并且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便的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 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包括设有导水通道的导轨、接头,所述接头包括本体, 设于本体上的导水管孔,所述导水通道与所述导水管孔相连通,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有搭扣, 所述导轨上设有搭孔,所述搭扣与所述搭孔扣接。进一步地,所述导水通道设于所述导轨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搭孔包括第一搭孔,所述搭扣包括第一搭扣,所述第一搭孔设于所述导 轨的外侧边上,该第一搭孔为通孔,所述本体上对应该第一搭孔的第一搭扣包括设于本体上 的竖直部和位于该竖直部上端的水平部,该竖直部穿过所述第一搭孔,所述水平部扣接于所 述第一搭孔周边的导轨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搭扣的水平部的下表面距本体的上表面的距离等于所述导轨在该第 一搭孔处的厚度。迸一步地,所述搭孔包括第二搭孔,所述搭扣包括第二搭扣,所述第二搭孔设于所述导 轨的外侧边上,该第二搭孔为通孔,所述本体上对应该第二搭孔的第二搭扣包括设于本体上 的水平部和位于该水平部上的突起,该突起扣接于所述第二搭孔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搭孔包括第三搭孔,所述搭扣包括第三搭扣,所述第三搭孔设于所述导轨的内侧边上,所述第三搭孔中设有向下水平的折边,所述本体上对应该第三搭孔的第三搭 扣为向上水平的折边,该向上水平的折边抵设于该向下水平的折边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搭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搭扣的数量为两个。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外侧边还设有抵设于所述导轨外侧壁上的竖直部。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竖直部上还设有向导轨延伸的水平部。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部的下表面距本体的上表面的距离等于所述导轨外侧边的厚度。 本技术提供的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使得此后部流水槽在与天窗导轨安装的 可靠性和效率上得以提高,更好的满足防漏水、导水、排水的基本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实施例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主本技术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实施例中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一种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包括设有导水通道11的导轨1 (如图1所示)、接头2 (如图2所示),所述接头2包括本体21,设于本体21上的导水管孔22,所 述导水通道11与所述导水管孔22相连通,所述本体21两侧分别设有搭扣,所述导轨上设有 搭孔,所述搭扣与所述搭孔扣接。其中,所述导水通道ll设于所述导轨l的外侧。其中,所述搭孔包括第一搭孔31,所述搭扣包括第一搭扣41,所述第一搭孔31设于所 述导轨l的外侧边上,该第一搭孔31为通孔,所述本体21上对应该第一搭孔31的第一搭扣 41包括设于本体21上的竖直部411和位于该竖直部411上端的水平部412,该竖直部411穿 过所述第一搭孔31,所述水平部412扣接于所述第一搭孔31周边的导轨1上。其中,所述第一搭扣41的水平部412的下表面距本体21的上表面的距离等于所述导轨1 在该第一搭孔处的厚度。其中,所述搭孔包括第二搭孔32,所述搭扣包括第二搭扣42,所述第二搭孔32设于所 述导轨1的外侧边上,该第二搭孔32为通孔,所述本体21上对应该第二搭孔32的第二搭扣42包括设于本体21上的水平部421和位于该水平部上的突起422,该突起422扣接于所述第 二搭孔32的内壁上。其中,所述搭孔包括第三搭孔33,所述搭扣包括第三搭扣43,所述第三搭孔33设于所 述导轨1的内侧边上,所述第三搭孔33中设有向下水平的折边331,所述本体21上对应该第 三搭孔33的第三搭扣43为向上水平的折边431,该向上水平的折边431抵设于该向下水平的 折边331上。其中,所述第三搭孔3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搭扣43的数量为两个。 其中,所述本体21的外侧边还设有抵设于所述导轨1外侧壁上的竖直部211。 其中,所述本体21的竖直部211上还设有向导轨1延伸的水平部412。 其中,所述水平部412的下表面距本体21的上表面的距离等于所述导轨1外侧边的厚度。 装配时,首先将第三搭扣43向上水平的折边431放置于所述第三搭孔33向下水平的折 边331上。然后第三搭孔33固定,然后将第一搭扣41穿过所述第一搭孔31,并用力将本体 21压在导轨上,然后垂直于导轨1推压所述本体1至导轨1上,当所述第二搭扣42的突起 422扣接于所述第二搭孔32的内壁上时,完成装配。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本领域内的技 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专 利范围,即凡依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技术的专利 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包括设有导水通道的导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导水管孔,所述导水通道与所述导水管孔相连通,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有搭扣,所述导轨上设有搭孔,所述搭扣与所述搭孔扣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通道设于 所述导轨的外侧。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搭孔包括第一搭孔,所述搭扣包括第一搭扣,所述第一搭孔设于所述导轨的外侧边上,该第一搭孔为通孔, 所述本体上对应该第一搭孔的第一搭扣包括设于本体上的竖直部和位于该竖直部上端的水平部,该竖直部穿过所述第一搭孔,所述水平部扣接于所述第一搭孔周边的导轨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扣的水 平部的下表面距本体的上表面的距离等于所述导轨在该第一搭孔处的厚度。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搭孔包括 第二搭孔,所述搭扣包括第二搭扣,所述第二搭孔设于所述导轨的外侧边上,该第二搭孔为 通孔,所述本体上对应该第二搭孔的第二搭扣包括设于本体上的水平部和位于该水平部上的 突起,该突起扣接于所述第二搭孔的内壁上。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搭孔包括第三 搭孔,所述搭扣包括第三搭扣,所述第三搭孔设于所述导轨的内侧边上,所述第三搭孔中设 有向下水平的折边,所述本体上对应该第三搭孔的第三搭扣为向上水平的折边,该向上水平 的折边抵设于该向下水平的折边上。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搭孔的数 量为两个,所述第三搭扣的数量为两个。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侧边 还设有抵设于所述导轨外侧壁上的竖直部。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竖直部 上还设有向导轨延伸的水平部。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车顶天窗用的流水槽,包括设有导水通道的导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导水管孔,所述导水通道与所述导水管孔相连通,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有搭扣,所述导轨上设有搭孔,所述搭扣与所述搭孔扣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琪
申请(专利权)人:伟巴斯特车顶供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