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天窗的支撑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05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基于单独一个U形元件的机动车辆天窗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由纵向元件(2)和前部元件(1)形成。在这些元件中提供:用于拖曳元件和用于拖曳元件附加物的槽道;流水槽和用于滑动件的相关引导及控制装置,这些滑动件支撑可移动面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辆天窗的支撑框架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窗的支撑框架,天窗也称为顶窗,顶窗配合在机动车辆的顶部,从逻辑上讲,顶窗的特定功能是用作天窗组件的结构和支撑,天窗组件具有其操作机构,也结合了引导系统、排水元件、用于拖曳元件的槽道和用于在车体上装配天窗组件的固定部位。在已知的方法中,当前是通过安装在单独一个组件内的不同构件来实现这类支撑件的所述功能,该单独一个组件满足前述功能。因而,在已知的这些技术和其它技术中,存在构成两个侧向导轨的、基于铝和塑料混合结构的支撑件,其大部分通过压延铝形式的轮廓和通常为注塑件的前部横杆实现,在该横杆中结合有电机、挡板、拖曳元件的引导槽道和流水槽。还已知由压延铝的单独一个构件构成的其它类型的天窗支撑件,弯曲该单独一个构件直至得到该结构形式,并在该单独一个构件中随后如同在前述情形中那样安装不同的构件。在两种情形中,除了所述部件外,这些解决办法结合了可变数目的辅助构件,其中最常见的为:通过注塑制成的用于排水的系统,通常为2或4个流水槽。用于引导拖曳元件附加物的管道。可移动元件,设计用于在内部覆盖顶饰中所制的间隙。所述元件通常是刚性的,像可移动装饰物或盖件,或者是柔性的,像帘幕。在可移动面板打开的情形下起作用的气流挡板,在其它位置时该气流挡板隐藏在可移动面板下。-->根本上,这些已知的支撑件的缺点在于构件的数目和构成这些构件的不同材料,也在于大量的辅助零件,必须结合这些辅助零件以满足可接受的支撑件的最终概念,作为其后果,对装配所有这些部件时的一些不同基准的处理将产生额外的成本和风险。不同于这些已知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以单独一个构件实现的一种天窗支撑框架,这意味着减少基准数,随之减少加工阶段数,以及减少加工所用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在其构造中仅采用一种材料和单独一种加工技术的一种天窗支撑框架,该加工技术通常为在封闭模具内注入熔融材料,例如像热塑性塑料或轻合金,这意味着简化加工过程,并简化其再生利用的后续操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目的为使得过程简化、加工时间缩短、元件重量减小的一种天窗支撑框架。本专利技术还有另一目的为能根据X、Y和Z轴精确引导和控制在滑动件的每一侧向纵向元件中的组件的一种天窗支撑框架,并且在该天窗支撑框架上安装天窗或顶窗的可移动面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最终目的为加工经济的一种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能以低于通常物件的成本投入市场。为实现这些目的,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由注入的塑料或轻合金材料制成的支撑件,该支撑件构造为U形结构的单独一个构件,能结合一个或多个横杆,这些横杆使支撑件具有刚性,并与支撑件协作维持在组成支撑件的两个纵向元件与前部元件之间的间隔。在这两个纵向元件上,使得其它元件结合在其中,这些元件如下:-->A.用于固定至车辆车体的、数目和尺寸满足需要的部位。B.用于拖曳元件和拖曳元件附加物的支撑和引导槽道,该拖曳元件承载滑动件,该拖曳元件附加物由滑动件的位置确定。必须配备用于对驱动滑动件的元件进行引导的槽道,该槽道不仅用于承载拖曳元件,而且用于引导和保持滑动件本身,而用于拖曳元件附加物的槽道仅设计用于引导前述拖曳元件的附加物部分。在许多下半圆柱形结构的基础上,在框架体内设计拖曳元件的引导槽道,这些下半圆柱形结构向下凸现,并与上方的其它半圆柱形结构对齐且交替,上方的所述其它半圆柱形结构具有与前述下半圆柱形结构相反的取向,从而在两个所述引导槽道之间限定有管状形状。在牵引滑动件走行的引导槽道的区域内,上半圆柱形结构是敞开的,构成90°角。在滑动件走行经过区域内的拖曳元件的槽道的另一替换实施例包括向下凸的下半圆柱形连续槽道以及间断布置的向上凸的面对的上部弓形件,左右弓形件不相互接触,并在顶部处留有自由空间。因而这些弓形件能通过注入成形制成,在下半圆柱体中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的水平投影与前述弓形件的水平投影重合。该结构在其横切面中提供一敞开的圆形间隙,对滑动件的这些支撑元件而言,通过该开口便于为受引导的托架形成必需的通道,而且便于在该间隙中保持托架,使得托架不能在与滑动件位移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包含的任何方向上移动。通过分隔且交替的半圆柱形部分,以相似的方式实现对拖曳元件附加物的引导,这种引导与拖曳元件本身相比不需要承载更多,这些-->半圆柱形部分中的一些半圆柱形部分向下凸,而其余半圆柱形部分向上凸,使得这些半圆柱形部分交替跟随,从而构成管状引导槽道。上部的向上凸的部分位于在向下凸的下部部分之间形成的间隙中。C.沿纵向元件的长度走行的用于托架的外部侧向引导件,这些外部侧向引导件用于引导和保持在拖曳元件的作用下移动的滑动件,滑动件的一个凸起部分将恰好扣紧这些外部侧向引导件,该滑动件凸起部分的作用为防止滑动件在Z轴上的不希望的位移。D.另一对也是外部侧向引导件,位于前述装置之下,这对引导件用于引导天窗的可移动装饰物或帘幕。E.在该后者的引导件下面的支撑件,用于容纳顶饰物和支撑件的接头。F.允许滑动件通过的自由区域,该自由区域具有用于使滑动件下部部分通过的底部,拖曳元件作用在该滑动件下部部分上。通过由上述半圆柱形凸起和四分之一圆柱凸起所提供的间隙来确定所述通道,后面将详细说明该通道。用于通过滑动件的该区域伴随着两个侧壁,滑动件的两个侧表面横跨在这两个侧壁上,这两个侧壁控制所述滑动件在Y轴上可能的位移,该Y轴与滑动件在水平面内的位移垂直。G.用于排水的侧向流水槽,该侧向流水槽可插入在可移动面板和车体顶部其余部分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支撑件的前面部分依次结合以下元件:H.用于在车体上固定该组件的部位。-->I.用于拖曳元件和用于拖曳元件附加物的槽道,在该情形下的这些槽道是相同的,这些槽道基于与用于滑动件的前述半圆柱形部分完全相同的半圆柱形部分,这是因为它们无需滑动件通过。前面部分的这些槽道已在前述技术中说明,因此是已知的。J.顶饰物与支撑件的接头的固定部位的区域。K.前部流水槽,在本情形中,前部流水槽能容纳挡板。L.固定电机的区域,该电机对用于打开顶窗的系统进行驱动。对于滑动件,本专利技术设计具有两个侧壁的实施例,这两个侧壁与纵向元件的已经提及的其它两个对应侧壁邻接。滑动件还结合一个回弯到本身上的侧向凸起,该侧向凸起插入前面提及的制成于纵向元件中的对应引导件中。如需要,支撑组件可在其下表面沿其几何形状结合横向加强件,以赋予支撑件更大的刚性,在该情形下,这些加强件将成为支撑件本身的一个整体部分。优选地,支撑件的流水槽将在至少一个出口处收敛,所述至少一个出口用于排出通过已知装置流入的水。本专利技术的组件在附图中示出,其中以非限制的方式作以下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件实物的透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撑件的纵向元件上表面的透视图形式的放大详图。图3由图1中所作平面I-I上的剖面构成,并结合了图1中未示-->出的滑动件。图4为拖曳元件槽道的另一可能几何形状的详图,该详图针对牵引滑动件走行通过的区域。参考图1,其中指示了U形支撑件,该支撑件的两个纵向元件(2)和前部元件(1)与加强横杆(3)一起构成单独一个单元。在这些纵向元件(2)中,优选具有固定部位(4)、用于拖曳元件的槽道(10)、滑动件、以及在该情形中用于拖曳元件附加物的槽道(6)、和流水槽(12)。内部纵向侧面(24)包括用于滑动件的引导件、用于引导可移动面板的引导件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辆天窗的支撑框架,包括前部元件(1)和纵向元件(2),该前部元件(1)和该纵向元件(2)形成为一个构件,该一个构件内结合了一些其它的辅助元件,在该支撑框架中,滑动件(16)沿两个纵向元件中的每一纵向元件走行,所述滑动件由拖曳元件牵引,该支撑框架的特征在于:支撑框架是通过在封闭模具内注入熔融材料形成的单独一个构件,该材料可为热塑性塑料、轻合金或能够适应该过程的其它任何结构的材料,该支撑框架呈U形,由前部元件(1)和两个纵向元件(2)构成;槽道(10),该槽道(10)用于对承载滑动件(16)的拖曳元件进行引导,并用于使在实际滑动件中的带有该拖曳元件的连接件滑动,沿着支撑框架的所述两个纵向元件(2)执行该滑动;被牵引的滑动件(16)座放的所述槽道上方的区域,该区域具有主要为垂直的壁(15,17),这些垂直的壁侧向控制所述滑动件在水平面内可能的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辆天窗的支撑框架,包括前部元件(1)和纵向元件(2),该前部元件(1)和该纵向元件(2)形成为一个构件,该一个构件内结合了一些其它的辅助元件,在该支撑框架中,滑动件(16)沿两个纵向元件中的每一纵向元件走行,所述滑动件由拖曳元件牵引,该支撑框架的特征在于:支撑框架是通过在封闭模具内注入熔融材料形成的单独一个构件,该材料可为热塑性塑料、轻合金或能够适应该过程的其它任何结构的材料,该支撑框架呈U形,由前部元件(1)和两个纵向元件(2)构成;槽道(10),该槽道(10)用于对承载滑动件(16)的拖曳元件进行引导,并用于使在实际滑动件中的带有该拖曳元件的连接件滑动,沿着支撑框架的所述两个纵向元件(2)执行该滑动;被牵引的滑动件(16)座放的所述槽道上方的区域,该区域具有主要为垂直的壁(15,17),这些垂直的壁侧向控制所述滑动件在水平面内可能的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的机动车辆天窗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用于对承载滑动件的元件、即拖缆进行引导的槽道(10)由一列被敞开的空间(11)分隔的半圆柱形区域(5)构成,这些区域凸向纵向元件的下表面,这些区域与四分之一圆柱体形式的其它区域(9)组合,所述其它区域(9)位于所述敞开的空间的上方,并凸向上表面,从而构成具有纵向敞开的窗口的管状壳体,实际滑动件的连接件(23)能够通过该纵向敞开的窗口走行,该连接件(23)的下端(13)固定到驱动元件即拖曳元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1的机动车辆天窗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用于对使滑动件移动的元件、即拖缆进行引导的所述槽道由向下凸的下半圆柱体(26)以及以间断方式向上凸的面对的弓形件(27)形成,-->在左右弓形件(27)之间留有顶部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迭戈迭斯埃斯特万奥斯卡冈萨雷斯加西亚
申请(专利权)人:安托林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ES[西班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