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7873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5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构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包括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以及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预制楼梯,所述包括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以及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预制楼梯,均包括钢骨骼、预制混凝土层,现浇混凝土层以及标准化配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空间结构体系,以部分混凝土预制的形式取代现有的模具大幅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废料的产生以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SC assembly frame support structur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SC assembly frame support structure system. Including the SC framework support structure system of column, the SC framework support structure system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slab, SC framework support structure system of composite beam and SC frame support structure system of prefabricated stairs, the frame support structure system including SC column and the SC frame type steel support structure system laminated concrete slab, the SC framework support structure system of composite beam and the SC framework support structure system of prefabricated stairs, including steel skeleton, precast concrete, cast-in-place concrete reinforcement layer and standardiz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latively complete set of space structures, replace the existing mold greatly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n precast concrete form, save the cost, reduce the waste and reduce th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筑物构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着建筑资源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下、工程质量和安全堪忧、劳动力成本逐步升高、资源短缺严重等问题。这要求建筑业企业必须改变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满足未来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新型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及建筑业结构转型升级,改变我国建筑业现状,摆脱传统建筑模式的依赖与束缚,寻求建筑产业现代化为目标的发展路径。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现场作业量大,扬尘噪音污染严重,且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工期较长难以保证;受现场作业环境限制,工程安装精度不高,节点处质量特别是裂缝是长期存在的质量通病;支撑系统作业量大、安全隐患多,楼板需在支撑系统安全保证措施到位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等后续工艺施工,施工周期长且安全隐患多;社会认知度不够,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尚处于发展中期,建筑工业化技术应用发展的空间还十分有限,局部地区对建筑工业化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标准体系不健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整体上依然缓慢。产业化技术人才与产业化工人缺乏,出现瓶颈,当前从事工业化的技术人员数量少,整体素质不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施工队伍配合安装,这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业化的推广和发展;传统预制构件体系自重大,抗震性能低,传统现浇体系现场钢筋施工费时费工资源浪费严重;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结合工业化高度发达的钢结构产业,配合各种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技术,创新体系,解决钢筋混凝土连接节点装配化先天不足的问题、现场施工环境污染问题、绿色建筑材料应用问题、生产成本居高问题、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化问题等有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一种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含有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以及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预制楼梯,所述包括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以及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预制楼梯,包括钢骨骼、预制混凝土层,现浇混凝土层以及标准化配筋。优选地是,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包括方型钢管,所述方型钢管内填设所述现浇混凝土层,所述方型钢管外围设所述预制混凝土层,所述预制混凝土层内埋设所述标准化配筋。优选地是,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所述预制混凝土层铺设于最下方,工字钢上下均铺设所述所述标准化配筋,所述工字钢等间距平行布设下半部分嵌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层,所述工字钢上半部份及所上方所铺设钢筋网片埋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层。优选地是,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包括下、左、右三面环设于所述钢骨骼的预制混凝土层留有上方不封闭,所述预制混凝土层竖直方向靠近所述钢骨骼外侧壁设有所述标准化配筋。优选地是,所述标准化钢筋为十字交错布设的钢筋网片。优选地是,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预制楼梯,包括楼梯形预制混凝土,所述楼梯形预制混凝土上、下均设有与之轮廓相适配的标准化配筋,所述钢骨骼为“L”型角钢,沿楼梯踏步处凹凸棱角处平行设置,所述楼梯形预制混凝土左右两侧设有梯梁。优选地是,所述SC框架支撑楼梯顶部设有预留安装定位圆孔。优选地是,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上设有斜向的第一连接牛腿,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上设有斜向的第二连接牛腿,所述第一连接牛腿和所述第二连接牛腿之间设有框架支撑。本技术提供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空间结构体系,以部分混凝土预制模具的形式大幅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废料的产生以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总体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原理解析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的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主视图;图5为实施例3的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俯视图;图6为实施立4的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主视图;图7为实施例5的SC框架支撑楼梯主视图;图8为实施例5的SC框架支撑楼梯A-A面剖视图;图9为实施例5的SC框架支撑楼梯B视角局部放大图;图10为实施例6的SC框架支撑框架支撑总体图;图11为实施例6的SC框架支撑框架支撑第一连接牛腿节点处局部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6的SC框架支撑框架支撑第二连接牛腿处局部示意图;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1、第二连接牛腿1-1、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2、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3、第一连接牛腿3-1、框架支撑31、SC框架支撑楼梯4、钢骨骼5、方型钢管5-1、工字钢5-2、楼梯型预制钢架5-3、预制混凝土层6、楼梯形预制混凝土6-1、梯梁6-2、现浇混凝土层7、预留安装定位圆孔7-1、标准化配筋8。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含有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1、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2、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3以及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预制楼梯4,所述包括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1、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2、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3以及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预制楼梯4,包括钢骨骼5、预制混凝土层6,现浇混凝土层7以及标准化配筋8。该体系为一个建筑体系,该体系提供了梁、柱、楼板、楼梯,其主要结构原理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预制混凝土层的使用,大幅缩短了工期,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以预制混凝土代替传统模具,直接将模具与建筑结构一体化,即安全又环保。柱做支撑,柱之间架设梁,梁之间铺设叠合板,楼梯提供上下位移的通道。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1,包括方型钢管5-1,所述方型钢管5-1内填设所述现浇混凝土层7,所述方型钢管5-1外围设所述预制混凝土层6,所述预制混凝土层6内埋设所述标准化配筋8。对构件柱做了进一步的描述,外层为四面预制混凝土层,内设钢骨骼,在钢骨骼与预制混凝土层质检浇筑混凝土填充,其间埋设标注话佩金辅助定位防裂。实施例3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2,所述预制混凝土层6铺设于最下方,工字钢5-2上下均铺设所述所述标准化配筋8,所述工字钢5-2等间距平行布设下半部分嵌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层6,所述工字钢5-2上半部份及所上方所铺设钢筋网片8埋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层7。叠合板下方为预制混凝土板,在其上放置工字钢,同时标准化配筋,之后在其上浇筑混凝土浆,工字钢和标准化配筋都没入其中即可。工字钢下半部以及下标准化配筋填埋所述预制混凝土层中所述钢骨骼上半部以及上标准化配筋埋设现浇混凝土层中。实施例4如图6所示,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3,包括下、左、右三面环设于所述钢骨骼5的预制混凝土层6留有上方不封闭,所述预制混凝土层6竖直方向靠近所述钢骨骼5外侧壁设有所述标准化配筋8;所述标准化钢筋8为十字交错布设的钢筋网片。叠合梁为以三块预制混凝土板包围钢骨骼,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0/201621155676.html" title="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原文来自X技术">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a>

【技术保护点】
一种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含有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1)、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2)、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3)以及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预制楼梯(4),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1)、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2)、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3)以及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预制楼梯(4),包括钢骨骼(5)、预制混凝土层(6),现浇混凝土层(7)以及标准化配筋(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含有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1)、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2)、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3)以及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预制楼梯(4),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1)、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2)、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叠合梁(3)以及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预制楼梯(4),包括钢骨骼(5)、预制混凝土层(6),现浇混凝土层(7)以及标准化配筋(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构件柱(1),包括方型钢管(5-1),所述方型钢管(5-1)内填设所述现浇混凝土层(7),所述方型钢管(5-1)外围设所述预制混凝土层(6),所述预制混凝土层(6)内埋设所述标准化配筋(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C装配式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SC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叠合板(2),所述预制混凝土层(6)铺设于最下方,工字钢(5-2)上下均铺设所述标准化配筋(8),所述工字钢(5-2)等间距平行布设下半部分嵌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层(6),所述工字钢(5-2)上半部份及所上方所铺设钢筋网片(8)埋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层(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慧云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