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抗震结构体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摇摆自复位钢支撑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构成严重威胁。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积极应对这些地震灾害是构建城乡防震减灾体系的重要工作。在土木工程领域,应对地震灾害的抗震理念经历了从增大截面的“抗震”、到附加耗散能量的“减震”和隔离地面振动的“隔震”的发展,近年来,又朝着“可恢复功能”的方向发展。由此产生了“自复位结构”和“摇摆结构”的概念。一般的摇摆结构及自复位结构是指放松结构与基础间约束或构件间约束,使结构与基础或构件间接触面处仅有受压能力而无受拉能力,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摇摆,通过自重或预应力使结构复位。这为设计具有恢复功能的结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基于这种思路人们先后开发了一些摇摆及自复位的结构体系:可自复位的球入式带翼摇摆隔震墩柱(CN104278620A),自复位梁-格栅式摩擦墙结构体系(CN203583708U)、带可更换连梁的自复位剪力墙(CN203626080U)、钢筋混凝土摇摆墙、摇摆墙组件及其制作方法(CN101851965B)、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摇摆自复位钢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柱(1)和结构梁(2),所述结构柱(1)和所述结构梁(2)构成主结构,所述主结构与钢支撑(3)通过耗能元件(4)连接,自复位拉索(5)沿着所述钢支撑(3)的钢柱(31)设置,上端在所述钢支撑(3)的钢柱(31)顶部张拉,下端浇筑于现浇基础(6)内,所述钢支撑(3)通过摇摆节点(7)与所述现浇基础(6)连接;所述钢支撑(3)包括钢柱(31)、钢梁(32)、钢支撑短段(33)和钢支撑长段(34),所述钢柱(31)、所述钢梁(32)、所述钢支撑短段(33)和所述钢支撑长段(34)为H型截面或工字型截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摇摆自复位钢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柱(1)和结构梁(2),所述结构柱(1)和所述结构梁(2)构成主结构,所述主结构与钢支撑(3)通过耗能元件(4)连接,自复位拉索(5)沿着所述钢支撑(3)的钢柱(31)设置,上端在所述钢支撑(3)的钢柱(31)顶部张拉,下端浇筑于现浇基础(6)内,所述钢支撑(3)通过摇摆节点(7)与所述现浇基础(6)连接;所述钢支撑(3)包括钢柱(31)、钢梁(32)、钢支撑短段(33)和钢支撑长段(34),所述钢柱(31)、所述钢梁(32)、所述钢支撑短段(33)和所述钢支撑长段(34)为H型截面或工字型截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摇摆自复位钢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3)还包括梁柱节点(35)、钢柱节点(36)和支撑节点(37)组,所述梁柱节点(35)、所述钢柱节点(36)和所述支撑节点(37)均为螺栓连接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摇摆自复位钢支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孙勇,李家青,俞伟根,李爱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