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顶升平台支撑箱梁装配式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12590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9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顶升平台支撑箱梁装配式防护系统,包括:两个第一防护平台,分别设置于顶升平台支撑箱梁的上支撑箱梁的顶部和底部,两个第一防护平台之间形成作业空间并设有用于通行的第一爬梯;两个第二防护平台,分别设置于顶升平台支撑箱梁的下支撑箱梁的顶部和底部,两个第二防护平台之间形成作业空间并设有用于通行的第二爬梯;通道楼梯,固设于上支撑箱梁上,用于连通上支撑箱梁和下支撑箱梁。通过第一防护平台和第二防护平台均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充足的作业空间,而且还可以通过爬梯实现通行。通过通道楼梯可以在上支撑箱梁和下支撑箱梁之间实现通行,通道楼梯可随上支撑箱梁和顶升平台一起提升,并且能够适应平台不同的顶升步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指一种整体顶升平台支撑箱梁装配式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施工技术的提高,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加快施工速度,超高层核心筒竖向结构施工模架体系大多采用整体顶升平台(顶模)。整体顶升平台是一种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可自爬升的模架体系。顶升平台的支撑系统主要由立柱及上、下支撑箱梁组成。上、下支撑箱梁位于核心筒中,通过可伸缩的小牛腿搁置于剪力墙预留的洞口中。核心筒施工一般都是竖向墙体结构领先水平结构先行施工,两者施工不同步导致了竖向与水平向施工作业面存在一定高差,致使上、下支撑箱梁处在高空,加之箱梁上可利用空间异常狭小,在顶升平台顶升以及日常对顶升系统、立柱、箱梁等检查维修时均不便于操作,作业时非常危险。此外,水平结构后施工时,核心筒内箱梁位置极易出现高空坠物,对水平结构交叉施工作业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现行对于整体顶升平台支撑箱梁防护措施多为临时搭设钢管脚手架,挂设安全网,满铺脚手板。此种方法存在的缺陷是:钢管防护安装、拆除作业繁琐,搭设困难;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但防护不严密,容易出现高空坠物;由于平台使用时间较长,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整体顶升平台支撑箱梁装配式防护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顶升平台支撑箱梁装配式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防护平台,分别设置于顶升平台支撑箱梁的上支撑箱梁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第一防护平台之间形成作业空间并设有用于通行的第一爬梯;两个第二防护平台,分别设置于顶升平台支撑箱梁的下支撑箱梁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第二防护平台之间形成作业空间并设有用于通行的第二爬梯;通道楼梯,固设于所述上支撑箱梁上,用于连通所述上支撑箱梁和所述下支撑箱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顶升平台支撑箱梁装配式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防护平台,分别设置于顶升平台支撑箱梁的上支撑箱梁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第一防护平台之间形成作业空间并设有用于通行的第一爬梯;两个第二防护平台,分别设置于顶升平台支撑箱梁的下支撑箱梁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第二防护平台之间形成作业空间并设有用于通行的第二爬梯;通道楼梯,固设于所述上支撑箱梁上,用于连通所述上支撑箱梁和所述下支撑箱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顶升平台支撑箱梁装配式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箱梁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上支撑杆,两个所述上支撑杆的顶部架设有多个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设有多个第一立杆;所述上支撑箱梁顶部的第一防护平台固接于多个所述第一横梁顶部的多个第一立杆的底部,所述上支撑箱梁底部的第一防护平台固接于多个所述第一横梁底部的多个第一立杆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顶升平台支撑箱梁装配式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支撑杆的顶部分别设有上箱梁小油缸,所述上箱梁小油缸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上箱梁小油缸齐平的第一垫管,所述第一横梁架设于两个所述上支撑杆各自的所述第一垫管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顶升平台支撑箱梁装配式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平台包括第一型钢龙骨、铺设于所述第一型钢龙骨上的第一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型钢龙骨周侧的第一防护立网,所述第一型钢龙骨固接于所述第一横梁底部的多个第一立杆的底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顶升平台支撑箱梁装配式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箱梁包括两个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可柏苏亚武邓明胜周洪涛刘鹏裴鸿斌孙加齐周申彬高辉杨红岩康晋宇汤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