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470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0:16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装配式混凝土楼板之间首尾相连,在连接的边角部,其中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A板的边角外伸臂与B板的边角收进接口相对应,在另一侧,B板的边角外伸臂与A板的边角收进接口相对应;在连接的中间,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A板外伸臂与B板的收进接口中部相对应,B板外伸臂与A板的收进接口中部相对应,在外伸臂的两侧与收进接口围成两个穿墙缺口;装配式混凝土墙体的穿板凸台与穿墙缺口一一对应,且穿过穿墙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效果和优点是连接方式采用干作业施工,简化施工;楼板采用错缝连接,且与墙板可靠连接,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Fabricated concrete wall

A precast concrete wall, end to end between the precast concrete slabs, in connection to the corner, where A precast concrete floor corner outrigger and B plate corner into the corresponding interface, on the other side, the corner of outrigger B board and A board edge collection into the corresponding interface; in the middle of the connection, A plate and B plate type outrigger assembly into the concrete floor of the central interface corresponding to the B board and A board arm into the middle of the interface should be relative, on both sides of the outrigger and into the interface surrounded the two wall gap; precast concrete the wall wear plate lug and wall gap correspondence, and through the wall gap.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and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connection mode adopts the dry operation construction to simplify the construction, the floor is connected with staggered joints and is reliably connected with the wallboard,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uperior seismic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混凝土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建筑采用的装配式混凝土墙。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构件的装配方法一般有现场后浇叠合层混凝土、钢筋锚固后浇混凝土连接等,钢筋连接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焊接、机械连接及预留孔洞搭接连接等做法。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流行的装配式预制大板住宅,由于结构整体性差、渗漏、楼板裂缝等原因,存在许多影响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的隐患和缺陷,逐渐被现浇混凝土结构所取代。但随着当前新兴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技术,本土化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新技术正逐步形成。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少建筑行业用工荒的出现住宅工业产业化的趋势日渐明显。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重新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住宅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新技术、新形式。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RC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且,装配式结构可以连续地按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消除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实现立体交叉作业,减少施工人员,从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绿色施工提供保障。另外,装配式结构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竹木材、废弃混凝土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依据装配化程度高低可分为全装配和部分装配两大类。全装配建筑一般限制为低层或抗震设防要求较低的多层建筑;部分装配混凝土建筑主要构件一般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建筑。北美地区主要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由于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协会(PCI)长期研究与推广预制建筑,预制混凝土的相关标准规范也很完善.所以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用非常普遍。北美的预制建筑主要包括建筑预制外墙和结构预制构件两大系列,预制构件的共同特点是大型化和预应力相结合.可优化结构配筋和连接构造。减少制作和安装工作量,缩短旖工工期,充分体现工业化、标准化和技术经济性特征。在20世纪,北美的预制建筑主要用于低层非抗震设防地区。由于加州地区的地震影响,近年来非常重视抗震和中高层预制结构的工程应用技术研究。PCI最近出版了《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一书,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系统地分析了预制建筑的抗震设计问题,总结了许多预制结构抗震设计的最新科研成果,对指导预制结构设计和工程应用推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欧洲是预制建筑的发源地,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建筑工业化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劳动力资源短缺,欧洲更进一步研究探索建筑工业化模式。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北欧、西欧,还是经济欠发达的东欧,一直都在积极推行预制装配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施工方式。积累了许多预制建筑的设计施工经验,形成了各种专用预制建筑体系和标准化的通用预制产品系列,并编制了一系列预制混凝土工程标准和应用手册,对推动预制混凝土在全世界的应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和韩国借鉴了欧美的成功经验,在探索预制建筑的标准化设计施工基础上。结合自身要求。在预制结构体系整体性抗震和隔震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有代表性成就的是日本2008年采用预制装配框架结构建成的两栋58层的东京塔。同时,日本的预制混凝土建筑体系设计、制作和施工的标准规范也很完善,目前使用的预制规范有《预制混凝土工程}(JASSl0)和《混凝土幕墙)(JASSl4)。我国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形成了一系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较为典型的建筑体系有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建筑体系、装配式多层框架建筑体系、装配式大板建筑体系等。到20世纪80年代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达到全盛时期,全国许多地方都形成了设计、制作和施工安装一体化的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模式.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采用预制空心楼板的砌体建筑成为两种最主要的建筑体系,应用普及率达70%以上。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功能和物理性能存在许多局限和不足,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研发水平还跟不上社会需求及建筑技术发展的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已逐渐被全现浇混凝土建筑体系取代,目前除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建筑体系应用较广泛外。其他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工程应用极少。预制结构抗震的整体性和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化研究不够,造成其技术经济性较差,是导致预制结构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根本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及其板干式连接方法,主要解决装配式混凝土三明治墙体的整体协同性能,提高节能性能,采用整体无热桥技术和增强暗柱体系,显著提高抗震性能,并大幅降低连接件数量,简化施工,显著提升其工业化效率,推动我国装配式混凝土高层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降低资源及能源消耗。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其组成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和装配式混凝土楼板;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楼板与装配式混凝土墙体相搭接;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的组成包括穿板凸台、外伸连接钢筋、穿板钢筋、墙板板体、楼板顶齐平的凸台顶面、楼板底齐平墙板顶面、钢筋钢板连接架和竖向连接螺栓紧固口;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的底端平面为平面,顶部设置若干穿板凸台,穿板凸台等间距分布;所述穿板凸台的水平横截面为正方形,与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平行的两个侧面距离墙体外边缘优先选择15~20mm;所述穿板凸台的高度优先选择与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厚度相等;在穿板凸台的横截面中心,分别设置外伸连接钢筋,外伸连接钢筋的顶部带螺丝扣;在穿板凸台之间的楼板底齐平墙板顶面的形心设置穿板钢筋,穿板钢筋的顶部带螺丝扣;在装配式混凝土墙体的下部与外伸连接钢筋相对应的位置,均分别预埋钢筋钢板连接架,在钢筋钢板连接架的中间预留竖向连接螺栓紧固口。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组成包括楼板板体、外伸臂、收进接口、楼板连接架、弧形安装口、边角外伸臂、穿筋孔和边角收进接口;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楼板在与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搭接的端部一侧为边角外伸臂,另一侧为边角收进接口,在边角外伸臂和边角收进接口之间外伸臂、收进接口相互交替设置,且均匀分布;所述外伸臂的中间位置和收进接口的中间位置均预埋楼板连接架,边角外伸臂和边角收进接口内也分别预埋楼板连接架,装配式混凝土楼板首尾的楼板连接架一一对应且对齐,在预埋楼板连接架上预设弧形安装口;在外伸臂和边角外伸臂的靠近弧形安装口的位置处开设穿筋孔,安装后与穿板钢筋一一对应。所述收进接口的宽度比外伸臂的宽度和2倍穿板凸台的横截面边长之和大20~40mm;所述边角收进接口的宽度比边角外伸臂的宽度和穿板凸台的横截面边长之和大10~20mm;所述外伸臂和边角外伸臂的外伸长度比穿板凸台的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装配式混凝土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其组成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墙体(1)和装配式混凝土楼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楼板(2)与装配式混凝土墙体(1)相搭接;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1)的组成包括穿板凸台(1‑1)、外伸连接钢筋(1‑2)、穿板钢筋(1‑3)、墙板板体(1‑4)、楼板顶齐平的凸台顶面(1‑5)、楼板底齐平墙板顶面(1‑6)、钢筋钢板连接架(1‑7)和竖向连接螺栓紧固口(1‑8);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1)的底端平面为平面,顶部设置若干穿板凸台(1‑1),穿板凸台(1‑1)等间距分布;所述穿板凸台(1‑1)的水平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穿板凸台(1‑1)的高度与装配式混凝土楼板(2)的厚度相等;在穿板凸台(1‑1)的横截面中心,分别设置外伸连接钢筋(1‑2),外伸连接钢筋(1‑2)的顶部带螺丝扣;在穿板凸台(1‑1)之间的楼板底齐平墙板顶面(1‑6)的形心设置穿板钢筋(1‑3),穿板钢筋(1‑3)的顶部带螺丝扣;在装配式混凝土墙体(1)的下部与外伸连接钢筋(1‑2)相对应的位置,均分别预埋钢筋钢板连接架(1‑7),在钢筋钢板连接架(1‑7)的中间预留竖向连接螺栓紧固口(1‑8);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楼板(2)的组成包括楼板板体(2‑1)、外伸臂(2‑2)、收进接口(2‑3)、楼板连接架(2‑4)、弧形安装口(2‑5)、边角外伸臂(2‑6)、穿筋孔(2‑7)和边角收进接口(2‑8);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楼板(2)在与装配式混凝土墙体(1)搭接的端部一侧为边角外伸臂(2‑6),另一侧为边角收进接口(2‑8),在边角外伸臂(2‑6)和边角收进接口(2‑8)之间外伸臂(2‑2)、收进接口(2‑3)相互交替设置,且均匀分布;所述外伸臂(2‑2) 的中间位置和收进接口(2‑3)的中间位置均预埋楼板连接架(2‑4),边角外伸臂(2‑6)和边角收进接口(2‑8)内也分别预埋楼板连接架(2‑4),在预埋楼板连接架(2‑4)上预设弧形安装口(2‑5);在外伸臂(2‑2)和边角外伸臂(2‑6)的靠近弧形安装口(2‑5)的位置处开设穿筋孔(2‑7),安装后与穿板钢筋(1‑3)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其组成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墙体(1)和装配式混凝土楼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楼板(2)与装配式混凝土墙体(1)相搭接;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1)的组成包括穿板凸台(1-1)、外伸连接钢筋(1-2)、穿板钢筋(1-3)、墙板板体(1-4)、楼板顶齐平的凸台顶面(1-5)、楼板底齐平墙板顶面(1-6)、钢筋钢板连接架(1-7)和竖向连接螺栓紧固口(1-8);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1)的底端平面为平面,顶部设置若干穿板凸台(1-1),穿板凸台(1-1)等间距分布;所述穿板凸台(1-1)的水平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穿板凸台(1-1)的高度与装配式混凝土楼板(2)的厚度相等;在穿板凸台(1-1)的横截面中心,分别设置外伸连接钢筋(1-2),外伸连接钢筋(1-2)的顶部带螺丝扣;在穿板凸台(1-1)之间的楼板底齐平墙板顶面(1-6)的形心设置穿板钢筋(1-3),穿板钢筋(1-3)的顶部带螺丝扣;在装配式混凝土墙体(1)的下部与外伸连接钢筋(1-2)相对应的位置,均分别预埋钢筋钢板连接架(1-7),在钢筋钢板连接架(1-7)的中间预留竖向连接螺栓紧固口(1-8);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楼板(2)的组成包括楼板板体(2-1)、外伸臂(2-2)、收进接口(2-3)、楼板连接架(2-4)、弧形安装口(2-5)、边角外伸臂(2-6)、穿筋孔(2-7)和边角收进接口(2-8);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楼板(2)在与装配式混凝土墙体(1)搭接的端部一侧为边角外伸臂(2-6),另一侧为边角收进接口(2-8),在边角外伸臂(2-6)和边角收进接口(2-8)之间外伸臂(2-2)、收进接口(2-3)相互交替设置,且均匀分布;所述外伸臂(2-2)的中间位置和收进接口(2-3)的中间位置均预埋楼板连接架(2-4),边角外伸臂(2-6)和边角收进接口(2-8)内也分别预埋楼板连接架(2-4),在预埋楼板连接架(2-4)上预设弧形安装口(2-5);在外伸臂(2-2)和边角外伸臂(2-6)的靠近弧形安装口(2-5)的位置处开设穿筋孔(2-7),安装后与穿板钢筋(1-3)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连接架(2-4)的组成包括楼板连接钢筋(2-4-1)、楼板连接钢板(2-4-2)和弧形螺栓穿孔(2-4-3),两根楼板连接钢筋(2-4-1)与楼板连接钢板(2-4-2)垂直焊接,两根楼板连接钢筋(2-4-1)位于楼板连接钢板(2-4-2)的水平中线上,且楼板连接钢板(2-4-2)上两根楼板连接钢筋(2-4-1)的连线中点处开设弧形螺栓穿孔(2-4-3);所述弧形安装口(2-5)设置在预埋楼板连接架(2-4)上靠近楼板连接钢板(2-4-2)的位置处。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钱施光丁晓雯汪青杰王英峡翟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