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二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677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其无需在尾灯装置的下部设置车体盖,而从车辆后方无法看到通过车牌照照射用透镜的光,从而能够提高尾灯装置的设计的自由度。自动二轮车(10)具有:配置于后罩21的后端部且在后方具有主透镜(52)的尾灯装置(50)、覆盖后轮(WR)的上方的后挡泥板(22)和设置于后挡泥板(22)的车牌照(23),尾灯装置(50)在主透镜(52)上具有将光源(53)的光导向车牌照(23)的车牌照照射口(55)和配置于车牌照照射口(55)的车牌照照射用透镜(56),在主透镜(52)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54),该凹部(54)朝向上方陷入且其前壁(54a)向后上方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二轮车,特别是涉及自动二轮车的尾灯装置的周边。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自动二轮车揭示有以下构造在尾灯装置的主透镜的下 部,例如设置有由合成树脂制的透明板构成的车牌照照射用透镜,利用通 过该车牌照照射用透镜的光源的光来照明配置于车辆的后端部的车牌照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10 —166937号公报并且,在上述的专利文献l所述的自动二轮车中,因为设置有由透明 板构成的车牌照照射用透镜,该透明板以与向后上方倾斜而延伸的尾灯装 置的尾灯透镜的下表面相连的状态配置,因此,可以从车辆后方看见通过 该车牌照照射用透镜的光,所以为遮蔽该光需要在尾灯装置的下部设置车 体盖。并且,由于车牌照照射用透镜构成为平面,因此,设计的自由度受 到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二轮车,其无需在尾灯装置 的下部设置车体盖,而从车辆后方无法看到通过车牌照照射用透镜的光, 并能够提高尾灯装置的设计的自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观点, 一种自动二轮车具有覆盖车体后部的后罩、 配置于后罩的后端部且在后方具有主透镜的尾灯装置、覆盖后轮的上方的 后挡泥板、设置于后挡泥板的车牌照,在该自动二轮车中,尾灯装置在主 透镜上具有车牌照照射口和车牌照照射用透镜,该车牌照照射口将光源的 光导向车牌照,该车牌照照射用透镜配置于车牌照照射口,在主透镜的下3表面形成有作为车牌照照射口的凹部,该凹部朝向上方陷入,并且以前壁 向后上方倾斜的方式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观点,在上述第一观点的自动二轮车中,在车辆后 方观察的情况下,车牌照照射用透镜形成为与主透镜的后表面的下边缘的 圆弧形状大致一致的形状,且配置为收纳于圆弧形状的区域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观点,在上述第一或第二观点的自动二轮车中,所 述凹部的前端缘配置在后罩的开口缘附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观点,在上述第一 第三中任一观点的自动二轮车 中,尾灯装置的反射器的下部的折返部与车牌照照射口的前端部附近重叠 地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观点,在上述第一 第四中任一观点的自动二轮车 中,车牌照照射用透镜形成为多面及曲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观点,在上述第一 第五中任一观点的自动二轮车 中,主透镜呈模拟消声器的形状,为大致圆筒状且以主透镜的下表面比后 罩更向后方膨出的方式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观点的自动二轮车,尾灯装置在主透镜上具有将光 源的光导向车牌照的车牌照照射口和配置于车牌照照射口的车牌照照射 用透镜,而在主透镜的下表面形成有作为车牌照照射口的凹部,该凹部朝 向上方陷入且以前壁向后上方倾斜的方式形成,因此,由于车牌照照射用 透镜配置于凹部的内侧,从而无需在尾灯装置的下部设置车体盖,而从车 辆后方无法看到通过车牌照照射用透镜的光。另外,由于凹部的前壁向后 上方倾斜,所以能够将来自车牌照照射用透镜的照射范围向前方扩大。由 此,能够将车牌照配置于前方,进而能够将后挡泥板的后端部配置于前方。根据上述第二观点的自动二轮车,在车辆后方观察的情况下,车牌照 照射用透镜形成为与主透镜的后表面的下边缘的圆弧面大致一致的形状, 且配置为收纳于圆弧形状的区域中,因此,能够防止从主透镜的后面透过 车牌照照射用透镜而看见。并且,因为照射的光可以沿着圆弧方向向车辆 左右方向投射光,因此照射范围在宽度方向上扩大,能过有效地照射车牌 照。根据上述第三观点的自动二轮车,凹部的前端缘配置于后罩的开口缘4附近,因此,在车辆后方观察的情况下,凹部的前端缘与后罩的开口缘大 致一致。由此,可以使凹部的前端缘不显眼,能够提高自动二轮车的外观 性。根据上述第四观点的自动二轮车,尾灯装置的反射器的下部的折返部 与车牌照照射口的前端部附近重叠地配置,因此,使光不通过车牌照照射 口的前端部向前方透过,由此能够使透过光在凹部的前端缘不折射,使前 端缘不显眼。根据上述第五观点的自动二轮车,车牌照照射用透镜形成为多面及曲 面,因此,能够适应尾灯装置的形状地形成车牌照照射用透镜。由此,能 够提高尾灯装置的设计的自由度。根据上述第六观点的自动二轮车,主透镜呈模拟消声器的形状,为大 致圆筒状且以主透镜的下表面比后罩更向后方膨出的方式形成,因此,能 够以模拟消声器的形状得到轻便的外观,并且能够在主透镜上容易地形成 凹部。其他的特征及效果通过实施例的记述及附上的要求而明了 。 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自动二轮车的一实施方式的左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后罩、后挡泥板、尾灯装置的周边的放大侧视图。 图3为从后方看图1所示的后罩、后挡泥板、尾灯装置的周边的图。 图4为图2的尾灯装置的周边的放大侧视图。 图5为图3的A—A线向视剖面图。 图6为从后方看尾灯装置的图。 图7为从后下方看尾灯装置的图。图中IO—自动二轮车;WF —前轮;WR—后轮;21—后罩;21a — 开口缘;22 —后挡泥板;23 —车牌照;50 —尾灯装置;51 —壳体;52 —主透镜;53 —照明装置(光源);53a—灯座;53b—连接器;53c —制动灯泡; 54—凹部;54a—前壁;54b—前端缘;55 —车牌照照射口; 56 —车牌照照 射用透镜;57—圆弧面(圆弧形状);58 —反射器;58a—折返部;X—圆弧面的区域。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自动二轮车的一实施方 式。并且,附图设定为在符号的方向上观察,在以下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都遵从驾驶者观察的方向,表示为前方一Fr,后方一Rr,左侧一L, 右侧一R,上方一U,下方一D。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0具有从头管ll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主架12;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头管11的前叉13;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前叉13的下端部的前轮WF;安装在前叉13的上端部的操纵用的手把14;安装在主架12的下方的发动机15;与主架12的后端部连接 的枢板16;能够摇动地支承于枢板16的摇臂17;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摇臂17的后端部的后轮WR;与主架12的后方上部连接且向后上方延伸的座 架18;与枢板16连接且向后上方延伸的、其后端部与座架18接合的后辅 助架19;将后辅助架19和摇臂17能够摇动地连接的缓冲单元20。并且,如图2及图3所示,自动二轮车10具有覆盖车体后部的后 罩21;设置于后罩21的后端部的尾灯装置50;覆盖后轮WR的上方的后 挡泥板22;设置于后挡泥板22上的车牌照23。此外,图l中的符号24 —挡风板;25 —头灯;26 —前罩;27 —前侧 罩;28 —侧罩;29 —燃料箱;30 —驾驶者座;31—乘员座;32 —扶手;33—前挡泥板;34 —排气管;35 —消声器;36_后灯;37 —反射器;38 —主 踏脚板;39 —后踏脚板。如图4 图7所示,尾灯装置50主要包括固定于车辆侧的壳体51;主透镜52,其前部开口通过壳体51闭塞;安装于壳体51的照明装置(光 源)53;在主透镜52的下表面以朝向上方陷入的方式形成的凹部54;车 牌照照射口 55,其形成于凹部54的上表面且将照明装置53的光导向车牌 照23;安装于车牌照照射口 55的车牌照照射用透镜56。如图5所示,照明装置53具有嵌附于壳体51的灯座53a;从灯座 53a向前方延伸,且与搭载于车辆上的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二轮车,其具有: 覆盖车体后部的后罩、 配置于所述后罩的后端部且在后方具有主透镜的尾灯装置、 覆盖后轮的上方的后挡泥板、 设置于所述后挡泥板的车牌照, 其中,所述尾灯装置在所述主透镜上具有车牌照照射口和 车牌照照射用透镜,所述车牌照照射口将光源的光导向所述车牌照,所述车牌照照射用透镜配置于车牌照照射口, 在所述主透镜的下表面形成有作为所述车牌照照射口的凹部,该凹部朝向上方陷入,并且以前壁向后上方倾斜的方式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村悠纪西本晃彦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