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的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1164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将方管彼此接合而成的机动二轮车的车架中能够实现进一步的低成本化的技术。机动二轮车(10)的车架(11)具备:从头管(12)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主框架(51);从该主框架的后端(51b)向车辆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枢轴框架(54);从主框架的后端(51b)向下方以垂下的方式延伸的枢轴框架(54)。在座椅轨道的前端(52a)和枢轴框架的上端(54a)设有车辆侧视下倾斜形成的接合部(123、124),并将上述的接合部(123、124)彼此接合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的改良技术。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架,其具备头管;从该头管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主管; 以及从该主管向下方延伸且支承发动机及摆臂的中央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8)。)。如专利文献1的图8所示,在截面为矩形形状的主管(以下,称为主框架。M41) (带括弧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符号。以下相同。)的后端焊接板状的盲板(61), 将截面为矩形形状的中央管(以下,称为枢轴框架。)0 的前端与该盲板(61)相抵并将其焊接于该盲板(61)。主框架Gl)的后端与枢轴框架0 的前端在主框架Gl)的长度方向中心轴与枢轴框架0 的长度方向中心轴一致的位置相抵。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主框架Gl)和枢轴框架0 都为具有矩形截面的所谓方管,但由于截面的尺寸不同,因此主框架Gl)和枢轴框架0 经盲板(61)接合。该盲板(61)堵塞比主框架Gl)截面积大的枢轴框架0 的截面。近些年,正在要求车辆的低成本化,即使为由方管构成的车架,也要求车架的进一步的低成本化。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6445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将方管彼此接合而成的机动二轮车的车架中能够实现进一步的低成本化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架,其具备从头管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主框架;从该主框架的后端向车辆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座椅轨道;从主框架的后端向下方以垂下的方式延伸的枢轴框架,所述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的特征在于,座椅轨道和枢轴框架为车宽方向长度大致相同的方管,在座椅轨道的前端和枢轴框架的上端设置车辆侧视下倾斜形成的接合部,并将上述的接合部彼此接合起来。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其特征在于,主框架的车宽方向长度比座椅轨道及枢轴框架的车宽方向长度小,主框架从车辆前上方朝向车辆后下方延伸且其后端贯通接合部, 并与座椅轨道和枢轴框架接合。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其特征在于,座椅轨道为矩形截面体,其包括底面、从该底面的车宽方向两端立起的左右侧面、架设在所述左右侧面的上端的上表面,在上表面设有向车辆前方开口的二形状的第一切口,在底面设有向车辆前方开口的二形状的第二切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枢轴框架为矩形截面体,其包括前表面、从该前表面的车宽方向两端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左右侧面、架设在所述左右侧面的后端的后表面,在前表面设有向上方开口的二形状的第三切口,在后表面设有向上方开口的二形状的第四切口。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中,其特征在于,主框架接合于座椅轨道和枢轴框架这两方。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准备车宽方向长度大致相同的两根方管,将其中的一方的方管作为枢轴框架,将另一方的方管作为座椅轨道,将枢轴框架的上端和座椅轨道的前端在车辆侧视下倾斜切断,设置将上述的枢轴框架的上端和座椅轨道的前端接合的接合部,并将主框架从车辆前方向后方朝向该接合部接合,从而形成车架。准备宽度方向长度相同的两根方管,将上述两根方管的端部倾斜切断,从而仅通过接合就能够实现车架,因此能够将车架的制造费用抑制得较低。此外,由于将广为流通的方管利用于车架,因此能够将材料筹备费用抑制得较低。其结果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车架的进一步的低成本化。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由于主框架的车宽方向长度比座椅轨道及枢轴框架的车宽方向长度小,因此能够使主框架的后端向座椅轨道及枢轴框架可靠地接合。此外,以贯通座椅轨道与枢轴框架的接合部的方式将主框架向接合部接合。由于仅通过将主框架向接合部贯通接合,就能够将主框架、枢轴框架、座椅轨道这三个构件间接合,因此不需要新的构件,从而能够将车架的制造费用抑制得较低。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在座椅轨道的上表面设有向车辆前方开口的二形状的第一切口,在座椅轨道的底面设有向车辆前方开口的二形状的第二切口。由于仅通过在座椅轨道的前端设置切口,就能够使主框架的后端向座椅轨道贯通,因此能够在获得接合长度的同时容易将主框架向座椅轨道接合。其结果是,能够将车架的制造费用抑制得较低。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中,在枢轴框架的前表面设有向上方开口的二形状的第三切口,在枢轴框架的后表面设有向上方开口的二形状的第四切口。由于仅通过在枢轴框架的上端设置切口,就能够使主框架的后端向枢轴框架贯通,因此能够在获得接合长度的同时容易将主框架向枢轴框架接合。其结果是,能够将车架的制造费用抑制得较低。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中,由于主框架与座椅轨道和枢轴框架这两方接合,因此接合长度变长,从而能够提高接合的刚性。其结果是,能够将确保了规定的刚性的车架的制造费用抑制得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机动二轮车所具备的车架的左侧视图。图3是说明主框架用方管的制造工序的图。图4是主框架的立体图。图5是说明枢轴框架用方管的制造工序的图。图6是枢轴框架的立体图、俯视图及剖视图。图7是说明座椅轨道用方管的制造工序的图。图8是座椅轨道的立体图、主视图及剖视图。图9是说明在枢轴框架与座椅轨道的接合部接合主框架的情况的作用说明图。图10是图2的10部分放大图。图11是图10的11向视图。图12是车架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0机动二轮车11 车架12 头管51主框架52座椅轨道54枢轴框架101枢轴框架的前表面102枢轴框架的后表面105L、105R枢轴框架的左右侧面107 第三切口108 第四切口115座椅轨道的上表面117座椅轨道的底面118L、118R座椅轨道的左右侧面119 第一切口120 第二切口122接合部123枢轴框架侧接合部IM座椅轨道侧接合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在图中及实施例中,“上”、“下”、“前”、 “后”、“左”、“右”分别表示从乘坐在机动二轮车上的驾驶员观察到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 附图沿着符号的方向观察。实施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10以在前端部具有头管12的车架11、能够转向地设置在头管12上且具有前轮13的前轮转向装置14、悬置在车架11上的发动机15、从车架11向车辆后方延伸且具有后轮17的后轮悬架装置18为主要要素。后轮17由发动机15驱动。头管12是将前轮转向装置14支承为转向自如的构件。前轮转向装置14具备前轮13 ;将该前轮13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前叉21 ;安装在该前叉21的上端且供驾驶员握把而进行转向的车把22。后轮悬架装置18具备从车架11向后方延伸且将后轮17支承为摆动自如的摆臂 27 ;架设在该摆臂27与车架11之间的缓冲单元28。在作为车架11的构成要素的主框架51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15。该发动机15具有曲轴箱32及从该曲轴箱32向车辆斜上方延伸的气缸33。在气缸33的后壁34连接有节气门37,在该节气门37的后方连接有滤清器单元38。在气缸33的前壁35连接有排气管 41,该排气管41向车辆后方改变方向而延伸,在该排气管41的后端连接有消声器42。连接管43从滤清器单元38向车辆前方延伸,在连接管43的前端连接节气门37, 吸气管44从该节气门37延伸出,且该吸气管44与气缸的后壁34连接。图中,81为延伸构件,82为前挡泥板,83为前照灯,84L、84R(仅示出图中跟前侧的符号84L。)为左右的前方向指示灯,85L、85R(仅示出图中跟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2.22 JP 2010-2863901.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架,其具备从头管(1 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主框架(51);从该主框架(51)的后端向车辆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座椅轨道(5 ;从所述主框架(51)的后端向下方以垂下的方式延伸的枢轴框架(M),所述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的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轨道(5 和所述枢轴框架(54)为车宽方向长度大致相同的方管,在所述座椅轨道(5 的前端和所述枢轴框架(54)的上端设置车辆侧视下倾斜形成的接合部(123、1 ),并将所述接合部(123、124)彼此接合起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51)的车宽方向长度比所述座椅轨道(5 及所述枢轴框架(54)的车宽方向长度小,所述主框架(51)从车辆前上方朝向车辆后下方延伸且其后端贯通所述接合部(123、 1M),并与所述座椅轨道(5 和所述枢轴框架(54)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正人金井祐纪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