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胀形内压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6718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胀形内压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成形模(4)、三通(1)、端模(2)、管路(5)、胀形内压力表(6)和泄压阀(9),所述三通(1)置于成形模(4)的空腔内,所述端模(2)有二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三通(1)的左、右两端,并与三通(1)的两端面接触,所述管路(5)与三通(1)内腔相连通,所述胀形内压力表(6)和泄压阀(9)安装在管路(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形内压力表(6)通过一传感器与一操作台上的计算机(8)电连接,该操作台上的计算机(8)与所述泄压阀(9)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压自动控制装置用于采用液压胀形工艺制造三通等产品的成形设备上。该装置替代了繁琐的人工手动调节胀形内压的操作,实现了由计算机对产品胀形内压的自动控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胀形内压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胀形内压自动控制装置。属制管机械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作出以前,通常采用液压胀形工艺生产三通。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 原理是在采用液压胀形工艺生产三通1的过程中,三通金属管被左右两端模2对中挤压, 金属管内的高压液体3使金属管沿成形模4内腔流动而胀出三通1支管。在胀形过程中,随 着挤压的进行金属管内的液体3压力持续上升,为了保持胀形所规定的压力值,需观察胀 形内压表6的表压,当表压超过规定值时,通过手动控制泄压阀手柄7进行开关操作,泄出 高压液体3中的少量液体以降低过高压力,使胀形压力保持规定的压力值,直到成形结束。 泄出的液体通过管路5回流到油箱内。其缺点是1)需要人工观察胀形内压表的表压,当液体内压力超过规定值时,需要手动操作 泄压阀手柄来维持胀形内压力的稳定;动作重复,劳动强度较大。2)手动操作泄压不稳,易出现成形质量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对产品胀形内压的自动控 制的液压胀形内压自动控制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胀形内压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成形模、 三通、端模、管路、胀形内压力表和泄压阀,所述三通置于成形模的空腔内,所述端模有二 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三通的左、右两端,并与三通的两端面接触,所述管路与三通内腔相连 通,所述胀形内压力表和泄压阀安装在管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形内压力表通过一传感 器与一操作台上的计算机电连接,该操作台上的计算机与所述泄压阀电连接。工作原理左右两端模对中挤压,高压液体使金属管沿成形模内腔流动而胀出三通1支管。 在胀形过程中,胀形内压力表显示高压液体的压力,当表压超过规定值时操作台上的计算 机根据予先设定的压力值通过传感器控制泄压阀进行微量开闭动作,自动保持胀形所规定 的压力值,直到胀形结束;管路将泄出的液体导回油箱。本技术内压自动控制装置用于采用液压胀形工艺制造三通等产品的成形设 备上。该装置替代了繁琐的人工手动调节胀形内压的操作,实现了由计算机对产品胀形内 压的自动控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替代人工泄压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2)实现了泄压阀的自动微量开闭,保持胀形压力稳定,从而提高了成形产品一次 的质量。3)根据不同产品的胀形压力要求,输入压力控制参数后可连续作业,适用于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以往采用液压胀形工艺生产三通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液压胀形内压自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三通1、端模2、高压液体3、成形模4、管路5、胀形内压表6、泄压阀手柄7、操作台 上的计算机8、控制泄压阀9。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图2为本技术液压胀形内压自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 以看出,本技术液压胀形内压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成形模4、三通1、端模2、管路5、胀形 内压力表6和泄压阀9,所述三通1置于成形模4的空腔内,所述端模2有二件,分别设置于 所述三通1的左、右两端,并与三通1的两端面接触,所述管路5与三通1内腔相连通,所述 胀形内压力表6和泄压阀9安装在管路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形内压力表6通过一传感 器与一操作台上的计算机8电连接,该操作台上的计算机8与所述泄压阀9电连接。权利要求一种液压胀形内压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成形模(4)、三通(1)、端模(2)、管路(5)、胀形内压力表(6)和泄压阀(9),所述三通(1)置于成形模(4)的空腔内,所述端模(2)有二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三通(1)的左、右两端,并与三通(1)的两端面接触,所述管路(5)与三通(1)内腔相连通,所述胀形内压力表(6)和泄压阀(9)安装在管路(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形内压力表(6)通过一传感器与一操作台上的计算机(8)电连接,该操作台上的计算机(8)与所述泄压阀(9)电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胀形内压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成形模(4)、三通(1)、端模(2)、管路(5)、胀形内压力表(6)和泄压阀(9),所述三通(1)置于成形模(4)的空腔内,所述端模(2)有二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三通(1)的左、右两端,并与三通(1)的两端面接触,所述管路(5)与三通(1)内腔相连通,所述胀形内压力表(6)和泄压阀(9)安装在管路(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形内压力表(6)通过一传感器与一操作台上的计算机(8)电连接,该操作台上的计算机(8)与所述泄压阀(9)电连接。本技术内压自动控制装置用于采用液压胀形工艺制造三通等产品的成形设备上。该装置替代了繁琐的人工手动调节胀形内压的操作,实现了由计算机对产品胀形内压的自动控制。文档编号B21D26/02GK201625705SQ20102010176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6日专利技术者郭顺显, 黄国洪 申请人:江阴市南方管件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胀形内压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成形模(4)、三通(1)、端模(2)、管路(5)、胀形内压力表(6)和泄压阀(9),所述三通(1)置于成形模(4)的空腔内,所述端模(2)有二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三通(1)的左、右两端,并与三通(1)的两端面接触,所述管路(5)与三通(1)内腔相连通,所述胀形内压力表(6)和泄压阀(9)安装在管路(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形内压力表(6)通过一传感器与一操作台上的计算机(8)电连接,该操作台上的计算机(8)与所述泄压阀(9)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顺显黄国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南方管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