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槽式紧配合装置拆分用胀形机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35050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卡槽式紧配合装置拆分用胀形机具,其构成如下:多瓣弹性胀具(1)、固定座(2)、推杆(3)、支承套(4)、气液增力缸(5)、支缸座(6);其中:多瓣弹性胀具(1)和固定座(2)都设置在推杆(3)外部;多瓣弹性胀具(1)内部设置有空腔,推杆(3)右端和多瓣弹性胀具(1)的内腔连通,推杆(3)右端的多瓣弹性胀具(1)内腔中布置有可以轴向动作并带动多瓣弹性胀具(1)胀形用的钢球(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设备,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提高了拆分效率,实现了自动化拆分。其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计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卡槽式紧配合装置拆 分用胀形机具。
技术介绍
卡槽式紧配合装置是常用的一种连接结构,其拆分操作通常使用切割 等破坏性方式进行。如果其内部空腔中还设置有其它零部件等结构,切割 的方式也很容易伤到其内部结构。但是如果可以利用其结构特点设计一款新型的自动拆分设备,将大大 的降低人工操作的工作量,提高拆分效率,实现自动化拆分。总体成本将 明显下降。因此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卡槽式紧配合装置拆分用胀形 机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卡槽式紧配合装置而设计的拆分该 装置的胀形机具。本技术一种卡槽式紧配合装置拆分用胀形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形机具具体构成如下多瓣弹性胀具l、固定座2、推杆3、支 承套4、气液增力缸5、支缸座6;其中多瓣弹性胀具1和固定座2都设置在推杆3外部;多瓣弹性胀具1内 部设置有空腔,推杆3右端和多瓣弹性胀具1的内腔连通,推杆3右端的多瓣弹性胀具1内腔中布置有可以轴向动作并带动多瓣弹性胀具1胀形用的钢球7;气液增力缸5布置在推杆3左端,气液增力缸5中的活塞杆轴向右端 部靠接在推杆3轴向左端部或者二者之间为空腔,气液增力缸5的缸体右 侧固定在支缸座6上;支承套4的轴向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支缸座6和固定座2,这三者相 互之间不能发生轴线或者周向的位置变动,且其内部都设置有连通的同轴 的空腔。所述多瓣弹性胀具1右半部分设置有能够进行弹性变形的分块式胀形 瓣,所述各个胀形瓣沿周向布置,胀形瓣的数目为3 16。所述多瓣弹性胀 具1右半部分设置的胀形瓣进一步优选共有6或8块。所述多瓣弹性胀具1右半部分内部设置的空腔与推杆3外径尺寸相适 应;多瓣弹性胀具1右半部分靠近其内部空腔的右端部的胀形瓣内壁上倾 斜的胀形面结构;所述胀形面结构为倾斜40 50度的斜面,使得所述空腔 的空间从轴向的左端到右端逐渐变小。所述多瓣弹性胀具1右半部分靠近其内部空腔的右端部的胀形瓣内壁上设置的倾斜的胀形面结构在周向的长度为5 20mm,进一步优选范围是 7 13mm。根据本技术应用背景所要求的卡槽式紧配合装置的生产工艺与结 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逆向拆分工艺,从而使得该卡槽式紧配合装置的拆 分工序最少、工艺流程最短、胀形质量稳定,实现废品率为零的目标。运 用圆柱型空心管件机械胀形原理,采用沿卡槽式紧配合装置半径方向向外 扩张的方法,将卡槽式紧配合装置管状部分卡槽连接处的局部直径胀大, 保证内容物的顺利取出。胀形机具是拆分卡槽式紧配合装置的核心技术,设计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一是行程扩大系数既要满足卡槽式紧配合装置的 管状筒体胀形量的要求,又要符合气液增力缸5的力行程要求,还要避免自锁现象发生,保证钢球7及推杆3能在多瓣弹性胀具1自身弹力作用下 自动回到初始位置;二是多瓣弹性胀具1的径向合外力必须大于计算胀形 力;三是气液增力缸5的推力必须大于多瓣弹性胀具1胀形时所需要的轴 向力;四是多瓣弹性胀具1的几何参数、变形参数与载荷必须符合设计规 范与使用要求。如说明书附图l所示。本技术的优点针对卡槽式紧配合装置这种常用的连接结构的拆 分操作需求而设计的本技术,改变通常使用的切割等复杂的破坏性方 式,避免了其内部结构的受损破环。具体而言,本技术所述的自动拆 分设备,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提高了拆分效率,实现了自动化拆分。总体成本将明显下降。其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胀形机具的设备构成原理示意图主视图2为本技术所述胀形机具的设备构成原理示意图整体结构简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4为胀形件及其应力图5为胀形半环的平衡条件示意图6为多瓣弹性胀具1受力分析图7为多瓣弹性胀具计算尺;图8为多瓣弹性胀具结构示意图主视图9为图8的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附图中的各个附图标记含义如下多瓣弹性胀具l、固定座2、推杆3、支承套4、气液增力缸5、支缸座6、钢球7、内六角螺钉8、 弹簧垫圈9、内六角螺钉IO、弹簧垫圈ll、内六角螺钉12、圆柱销13。实施例1一种针对卡槽式紧配合装置而设计的拆分该装置的胀形机具,所述胀 形机具具体构成如下多瓣弹性胀具l、固定座2、推杆3、支承套4、气液增力缸5、支缸座6;其中多瓣弹性胀具1和固定座2都设置在推杆3外部;多瓣弹性胀具1内 部设置有空腔,推杆3右端和多瓣弹性胀具1的内腔连通,推杆3右端的 多瓣弹性胀具1内腔中布置有可以轴向动作并带动多瓣弹性胀具1胀形用 的钢球7;气液增力缸5布置在推杆3左端,气液增力缸5中的活塞杆轴向右端 部靠接在推杆3轴向左端部或者二者之间为空腔,气液增力缸5的缸体右侧固定在支缸座6上;支承套4的轴向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支缸座6和固定座2,这三者相 互之间不能发生轴线或者周向的位置变动,且其内部都设置有连通的同轴 的空腔。所述多瓣弹性胀具1右半部分设置有能够进行弹性变形的分块式胀形 瓣,所述各个胀形瓣沿周向布置,所述多瓣弹性胀具1右半部分设置的胀 形瓣共有8块。所述多瓣弹性胀具1右半部分内部设置的空腔与推杆3外径尺寸相适 应;多瓣弹性胀具1右半部分靠近其内部空腔的右端部的胀形瓣内壁上倾 斜的胀形面结构;所述胀形面结构为倾斜45度的斜面,使得所述空腔的空 间从轴向的左端到右端逐渐变小。所述多瓣弹性胀具1右半部分靠近其内部空腔的右端部的胀形瓣内壁上设置的倾斜的胀形面结构在周向的长度约为10mm。根据应用背景所要求的卡槽式紧配合装置的生产工艺与结构特点,我 们可以采取逆向拆分工艺,从而使得该卡槽式紧配合装置的拆分工序最少、 工艺流程最短、胀形质量稳定,实现废品率为零的目标。运用圆柱型空心 管件机械胀形原理,采用沿卡槽式紧配合装置半径方向向外扩张的方法, 将卡槽式紧配合装置管状部分卡槽连接处的局部直径胀大,保证内容物的 顺利取出。胀形机具是拆分卡槽式紧配合装置的核心技术,设计必须满足 四个条件 一是行程扩大系数既要满足卡槽式紧配合装置的管状筒体胀形 量的要求,又要符合气液增力缸5的力行程要求,还要避免自锁现象发生, 保证钢球7及推杆3能在多瓣弹性胀具1自身弹力作用下自动回到初始位 置;二是多瓣弹性胀具1的径向合外力必须大于计算胀形力;三是气液增 力缸5的推力必须大于多瓣弹性胀具1胀形时所需要的轴向力;四是多瓣 弹性胀具1的几何参数、变形参数与载荷必须符合设计规范与使用要求。 如说明书附图1、 2、 3所示。下面是本技术的相关设计依据介绍l)胀形系数K的确定胀形时,卡槽式紧配合装置的管状待胀件切向 受拉伸,其极限变形程度受最大变形处材料许用伸长率的限制,用胀形系 数K表示胀形变形程度。K=dmax/ d。 (2—1)式中dmax:卡槽式紧配合装置的管状待胀件胀形后的最大处 径;d。: 卡槽式紧配合装置的管状待胀件的本来直径。测量得知,d。二45.5mm;试验得知,iax=50inm时,内部的内容物易取出。 由式(2 — 1)得K=50/45. 5"1. 12) 胀形系数K与许用伸长率的关系 =(draax_d。) /d。=K—1 (2—2) K=l+ 根据《冲压成形工艺设计手册》提供的胀形试验数据,当材料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卡槽式紧配合装置拆分用胀形机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胀形机具具体构成如下:多瓣弹性胀具(1)、固定座(2)、推杆(3)、支承套(4)、气液增力缸(5)、支缸座(6);其中:    多瓣弹性胀具(1)和固定座(2)都设置在推杆(3)外部;多瓣弹性胀具(1)内部设置有空腔,推杆(3)右端和多瓣弹性胀具(1)的内腔连通,推杆(3)右端的多瓣弹性胀具(1)内腔中布置有可以轴向动作并带动多瓣弹性胀具(1)胀形用的钢球(7);    气液增力缸(5)布置在推杆(3)左端,气液增力缸(5)中的活塞杆轴向右端部靠接在推杆(3)轴向左端部或者二者之间为空腔,气液增力缸(5)的缸体右侧固定在支缸座(6)上;    支承套(4)的轴向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支缸座(6)和固定座(2),这三者相互之间不能发生轴线或者周向的位置变动,且其内部都设置有连通的同轴的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友李建国李龙侯广志张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五一九零部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