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介质、光盘装置、光盘记录再现方法及集成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216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光盘,是具有具备包含同心圆状或螺旋状的轨道的信息记录层、被轨道预先记录的或者被信息记录层记录的数据附加的、旨在记述轨道地址的光盘格式。该格式,包含有关信息记录层的层信息及有关轨道地址的地址信息。在具有第1记录密度的第1光盘中,用第1比特数记述第1光盘的层信息,用第2比特数记述第1光盘的地址信息。在具有比第1记录密度大的第2记录密度的第2光盘中,用比第1比特数少的比特数确定第2光盘的层信息,用比第2比特数多的比特数确定第2光盘的地址信息。第2光盘的层信息及第2光盘的地址信息的合计比特数,等于第1比特数与第2比特数之和。提供为了在可以确保必要的SN比的范围内增大光盘等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容量、适当地控制记录线密度和信息记录层的层数的记录介质的地址格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为了将信息正确地记录到光盘等信息记录介质的规定位 置,正确地再现该信息而使用的地址信息的格式及遵循该地址信息格式的 信息的记录再现技术。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人们正在争先恐后地研究开发高密度的光盘。目前,例如 Blu — ray Disc (BD)已经被投放市场,在数字广播的录画等中使用,光 盘正在确立其作为重要的信息介质的地位。另外,作为近一步高密度化的 潮流,人们正在对比标准化的BD更大的记录容量进行研究开发。这些情 况,例如见非专利文献l。为了增加每张光盘的记录容量,人们想出了层叠多枚记录膜(或者也 称作"信息记录层")的方法。图13示出多层的相变化薄膜盘的构成例。 图示的光盘,用(n+l)层的信息记录层502构成。如果具体讲述其结构, 那么在光盘中,从激光505射入侧的表面起,依次层叠着保护层501、 (n + 1)枚的信息记录层(Nn LO层)502、聚碳酸酯基板500。另外,还在 (n + l)枚的信息记录层502的层间,插入作为光学性的缓冲材料发挥作 用的中间层503。这样,可以一边维持每层的记录容量, 一边采用多层结 构,从而增加每张光盘的记录容量。 为了增加每张光盘的记录容量,除此之外,人们还想出了提高记录线 密度的方法,及/或使轨道间距(记录槽的宽度)变窄的方法。 在提高记录线密度的方法中,可以通过减小记录标记长来增加记录容量。例如记录容量为25千兆字节(GB)的BD时,最短标记长是0. 149um, 如果使用成为基准的长度T,就能够将该值表示为"2T"。减小成为基准的 T,就能够提高记录容量。此外,T表示基准沟道时间,T长是0.0745um。 例如如果使T长25 GB的0. 0745um成为0. 062um,就可以使每层的记录容 量成为30GB。 另外,作为使轨道间距变窄的方法,例如设置比BD的轨道间距0. 32um 狭窄的轨道间距后,就能够增加记录容量。 一般地说,在光盘中,为了在信息记录介质的规定位置正确地记录再 现信息,而记述用规定的格式定义的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在被插入利用 记录信息的轨道正旋波状地蠕动后形成的摆动表示的摆动信号时,往往被 插入记录的信息(数据)内部。关于这些情况,例如见专利文献l。图14示出在现有技术的光盘中,被轨道预先记录的轨道地址的格式 按照每个数据的记录单位64千字节(kB),将轨道划分为块,依次分 配块地址值。块被分割成为规定的长度的子块,用3个子块构成1个块。 子块被从前面开始,依次分配0 2的子块号。将表示多层光盘中的层号的3比特的数字信息、表示块地址的18比 特的数字信息、表示子块号的2比特的数字信息相加的合计23比特的数 字信息,被轨道按照各子块预先记录。该现有技术的再现光盘记录的光盘 装置,按照各子块再现所述23比特的数字信息,从而能够一边跟踪层号、 块地址和子块号, 一边检索目标块,对目标块进行数据的记录或再现。在增加记录容量的同时,可以按照提高其容量的方法,例如通过增加 层号、块地址和子块号的方法,确定与增加的记录容量对应的各位置。非专利文献L图解蓝激光盘读本欧姆社专利文献l: JP特开2004 — 134009号公报 在层叠许多信息记录层的同时提高记录线密度后,能够进一步增加每 张光盘的记录容量。可是,在这种结构中,往往难以建立实现稳定的数据 的记录及/或再现的系统。首先,多层层叠信息记录层,增加记录容量后,再现时,起因于多层 化,在各信息记录层中,再现信号振幅下降,即SN比(Sigual to Noise Ratio:SNR)劣化。因此,需要安装旨在补偿该振幅下降的大范围的振幅 可变放大器,对于SN比劣化,实现旨在维持足够的再现性能的信号处理。 另外,在光盘中,在设置信息记录层的厚度方向的限制下,为了实现多层 化,多层杂散光即来自邻接的信息记录层的信号的影响变大,进而往往产 生再现信号的SN比劣化。另一方面,采用提高记录线密度来增加记录容量的方法后,由于记录 标记变小这个单纯的理由,产生SN比劣化。 另外,采用使轨道间距变窄来增加记录容量的方法后,与现有的光盘 的结构相比,光盘的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使用需要大幅度地重新认识光 盘装置的光学性的结构。从与现在的标准化互换的观点上说,光学头的成 本增大,缺乏可行性。
技术实现思路
这样,多层层叠信息记录层,同时提高记录线密度来增加记录容量后, 从光盘再现信息时的SN比劣化相当显著。越增加信息记录层的层数,以 及越提高记录线密度,就越容易产生该SN比劣化。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情况研制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为了在可以确保必要的SN比的范围内增大光盘等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容量、适当地控制记 录线密度和信息记录层的层数的记录介质的地址格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 的,在于用这种地址格式构成记录信息介质的轨道地址,构筑能够与该地 址格式对应的光盘记录再现系统。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光盘,是具有具备包含同心圆或螺旋状的轨道的信息记 录层、被所述轨道预先记录的或者被信息记录层记录的数据附加的、旨在 记述轨道地址的格式的光盘,所述格式,包含有关^f述信息记录层的层信 息及有关所述轨道地址的地址信息,在具有第1记录密度的第1光盘中, 用第1比特数记述所述第1光盘的层信息,用第2比特数记述所述第1光 盘的地址信息,在具有比所述第1记录密度大的第2记录密度的第2光盘 中,用比所述第1比特数少的比特数确定所述第2光盘的层信息,用比所 述第2比特数多的比特数确定所述第2光盘的地址信息,所述第2光盘的 层信息及所述第2光盘的地址信息的合计比特数,等于所述第1比特数与 所述第2比特数之和。所述光盘,是只读型再现专用光盘;所述数据,可以用凹凸坑形成。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再现上述光盘的方法,包含再现所述层信息的 歩骤,和再现所述地址信息的步骤。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光盘,是具备信息记录层的光盘,在所述信息记录层中,预先规定被轨道预先记录的或者被数据附加的旨在记述轨道地址的格式; 所述信息记录层,包含存放有关所述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密度的区域;所述 格式,包含有关所述信息记录层的层信息及有关所述轨道地址的地址信 息;所述层信息,用第1比特数记述;所述地址信息,用第2比特数记述; 在有关所述记录密度的信息超过轨道值时,用比所述第l比特数少的比特 数记述所述层信息,用比所述第2比特数多的比特数记述所述地址信息, 而且所述层信息及所述地址信息的合计比特数,等于所述第l比特数与所 述第2比特数之和。所述光盘,是使用长度不同的多种标记记录数据的光盘;再现所述多 种标记中至少某一个标记时的再现信号的频率——空间频率,可以高于 OTF(Optical Transfer F認tiom光学传递函数)截止频率。 所述光盘,在使向轨道照射的激光的波长为入nrn、将激光聚光到轨道 上的物镜的数值孔径为NA、在轨道上记录的最短标记长为TMnm、最短间 隔长为TS腿时,可以成为(TM+TS) <入+ (2NA)。所述光盘,可以使将所述最短标记TM和所述最短间隔长TS相加的长 度TM+TS,小于238. 2nm。 所述光盘,可以记录按照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的多种标记;使所述调 制的基准周期为T时,所述最短标记可以是2T,所述最短间隔长可以是 2T。所述光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盘,具备包含同心圆状或螺旋状的轨道的信息记录层, 所述光盘具有用于记述被预先记录在所述轨道上的或者被附加在所述信息记录层中记录的数据中的轨道地址的格式, 所述格式,包含有关所述信息记录层的层信息及有关所述轨道地址的地址信息 ; 在具有第1记录密度的第1光盘中, 用第1比特数记述所述第1光盘的层信息, 用第2比特数记述所述第1光盘的地址信息; 在具有比所述第1记录密度大的第2记录密度的第2光盘中, 用比所述第1比特数少的比特数确定所 述第2光盘的层信息, 用比所述第2比特数多的比特数确定所述第2光盘的地址信息; 所述第2光盘的层信息及所述第2光盘的地址信息的合计比特数,等于所述第1比特数与所述第2比特数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下晴旬中田浩平木村直浩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