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离合器圆簧固定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3881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向离合器圆簧固定片。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单向离合器圆簧固定片,包括外圈体、内圈体、滚柱、弹簧,其特征是:所述内圈体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沿周向的环形凹槽,在外圈体的内圆周表面间隔设置楔形凹槽;所述滚柱和弹簧之间设置固定片;所述滚柱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弹簧位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的间距d1与滚柱的直径相等,间距d1大于第二凹槽的间距d2;所述间距d1和间距d2均为从内圈体的外圆周表面到相对应的外圈体内圆周表面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小圆簧代替扁簧,降低了弹簧材料截面内的最大应力,避免弹簧的早期失效,在滚柱和弹簧之间增加了圆簧固定片,避免了弹簧与滚柱直接接触的缺陷。采用圆簧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向离合器啮合滚柱止退弹簧的结构改进,尤其是一种单向离合器圆簧固定片,主要用于汽油、柴油发动机上的起动电机中的单向离合器中啮合滚柱 止退弹簧的固定上。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的单向离合器中的滚柱止退弹簧一般均采用扁弹簧的结构。扁簧是 属于非圆形弹簧圈螺旋弹簧,这类弹簧在工作时材料截面内的最大应力要比在同样条件下 的普通圆柱螺旋弹簧高,并且加工困难,必须有专用主设备才可以加工,在使过程中弹簧容 易出现压缩变形或断裂,导致单向离合器出现早期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用小圆簧代替原来的扁簧,为使小圆簧支撑稳定增 加了一个固定片。该固定片采用尼龙66安装于弹簧前端,直接与滚柱接触,可有效的解决 弹簧直接与滚柱接触的失稳现象。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单向离合器圆簧固定片,包括外圈体、内圈体、 滚柱及弹簧,其特征是所述内圈体上开设有沿着其轴线方向的轴孔;所述内圈体的外面 套接外圈体;所述内圈体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沿周向的环形凹槽,在外圈体的内圆周表面间 隔设置若干个楔形凹槽;所述楔形凹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 第二凹槽之间平滑过渡;所述滚柱和弹簧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向离合器圆簧固定片,包括外圈体(4)、内圈体(5)、滚柱(1)及弹簧(3),其特征是:所述内圈体(5)上开设有沿着其轴线方向的轴孔;所述内圈体(5)的外面套接外圈体(4);所述内圈体(5)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沿周向的环形凹槽,在外圈体(4)的内圆周表面间隔设置若干个楔形凹槽;所述楔形凹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之间平滑过渡;所述滚柱(1)和弹簧(3)之间设置固定片(2);所述滚柱(1)位于第一凹槽(6)内;所述弹簧(3)位于第二凹槽(7)内;所述第一凹槽(6)的间距d1与滚柱(1)的直径相等,间距d1大于第二凹槽(7)的间距d2;所述间距d1和...

【技术特征摘要】
单向离合器圆簧固定片,包括外圈体(4)、内圈体(5)、滚柱(1)及弹簧(3),其特征是所述内圈体(5)上开设有沿着其轴线方向的轴孔;所述内圈体(5)的外面套接外圈体(4);所述内圈体(5)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沿周向的环形凹槽,在外圈体(4)的内圆周表面间隔设置若干个楔形凹槽;所述楔形凹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之间平滑过渡;所述滚柱(1)和弹簧(3)之间设置固定片(2);所述滚柱(1)位于第一凹槽(6)内;所述弹簧(3)位于第二凹槽(7)内;所述第一凹槽(6)的间距d1与滚柱(1)的直径相等,间距d1大于第二凹槽(7)的间距d2;所述间距d1和间距d2均为从内圈体(5)的外圆周表面到相对应的外圈体(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神力齿轮冷挤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