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直流转换整合元件与使用该元件的集成电路。
技术介绍
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供应给集成电路内部使用,是电子电路中经常使用到的 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通常使用桥式整流电路10来达成交直流转换,此桥式整 流电路10中包含电阻R1,R2以降压,并以四个二极管12,14,16,18达成整流。整流所产生 的直流电压再经过电阻R的降压,并以齐纳二极管Z控制降压后的电压上限,之后供应给后 级电路50使用。后级电路50可以为各种操作在直流低压下的电路(以下简称低压电路), 例如光学传感器、LED控制电路等等。现有技术中,桥式整流电路10必须以独立二极管元件来制作,无法与其它电路元 件一同整合在集成电路之内,是一项有待改进之处。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即提出一种能够与低压电路一同整合在集成电路的内的交直流 转换整合元件,与使用该元件的集成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能够与低压电路一同 整合在集成电路之内的交直流转换整合元件。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交直流转换整合元件的集成电路。为达上述目的,就其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直流转换整合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传导型态的基板;以及位于基板内的第二传导型态的至少四个井区,每个第二传导型态的井区内包括:位于第二传导型态井区内的第一传导型态的高浓度掺杂区;及位于第二传导型态井区内的第二传导型态的高浓度掺杂区;其中,每个井区与其内的第一与第二传导型态的高浓度掺杂区构成二极管,四个井区构成四个二极管,其中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接,此第一相接节点接收一交流电压的一输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相接,此第二相接节点接收该交流电压的另一输入,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相接,此第三相接节点提供一直流电压的低准位,第二二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腾,洪尚铭,蓝正丰,
申请(专利权)人:奇高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