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阀用过载补油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597 阅读:4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阀用过载补油阀,包括具有内孔的提动阀座,所述内孔的一端为第一圆柱孔,另一端为直径小于第一圆柱孔的第二圆柱孔,中间为圆锥台孔过渡,提动阀座内孔中设有先导阀芯,所述先导阀芯的一端为第一圆柱体,并位于第一圆柱孔内,另一端为第二圆柱体,并位于第二圆柱孔内,中间通过圆锥台连接,所述圆锥台方向与圆锥台孔相同,锥角小于圆锥台孔,圆锥台的小端伸进第二圆柱孔内,所述圆锥台孔与第二圆柱孔之间通过衔接面连接,所述衔接面为圆弧面或角度与圆锥台相同或略大于圆锥台的锥面,圆锥台与衔接面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先导阀芯和提动阀座不易磨损的多路阀用过载补油阀。(*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Overload compensating valve for multiway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oil supply valve for overload a multi way valve, including valve seat with an inner hole, one end of the inner hole of the cylindrical hole for the first second, the other end is a cylindrical hole diameter smaller than the first cylindrical hole, the middle cone hole transition, poppet valve seat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pilot valve one end of the pilot valve, the first cylinder, and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cylindrical hole, the other end is second cylinder, and is located in the cylindrical hole second, connected by the cone, the cone and cone holes of the same direction, the cone angle is less than the conical hole, the small end of the cone into a cylindrical hole second in between the conical hole and second cylindrical holes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surface, wherein the connection surface for the cone cone angle and circular arc surface or the same or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cone, cone and joi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verload oil filling valve for a pilot valve core and a plurality of valves which are not easy to be worn by a lifting valve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路阀用过载补油阀,适用于挖掘机、装载机等的多路阀上。
技术介绍
挖掘机为实现其左、右行走、回转、动臂、斗杆、铲斗等动作,一般采用多路阀进行 控制。过载补油阀应用在多路阀上,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过载补油阀主要通过以下两种 方式应用在多路阀上 1.过载补油阀安装在多路阀的工作阀片上,用于控制倾斜油缸当油缸前倾时, 由于货物满载,有一 向前力,对倾斜油缸是拉力,若泵供油不及时,则倾斜油缸大腔容易吸 真空,此刻过载补油阀的补油功能起作用,将回油箱中的油补到倾斜油缸大腔中。 2.过载补油阀安装在多路阀的辅助联控制执行机构中,如负载超过油口设定的压 力,则过载补油阀开启,使工作口压力保持在一恒定值。 普通的过载补油阀,如附图1所示,包括具有内孔10的提动阀座l,所述内孔10的一端为第一圆柱孔,另一端为直径小于第一圆柱孔的第二圆柱孔,中间通过圆锥台孔过渡, 所述圆锥台孔与第二圆柱孔的连接处形成尖角105 ;提动阀座内孔10中设有先导阀芯2,所 述先导阀芯2的一端为第一圆柱体21,并位于第一圆柱孔内,另一端为第二圆柱体22,并位 于第二圆柱孔内,中间通过圆锥台23连接;所述圆锥台23方向与圆锥台孔相同,锥角小于 圆锥台孔,圆锥台23的小端伸进第二圆柱孔,锥面与尖角105相抵,形成密封;所述第一圆 柱体21靠近圆锥台的一端沿周向设有凸边24,所述内孔10中固设有调压弹簧3,调压弹簧 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圆柱体21内,并与凸边24相抵。 由于先导阀芯2在打开到关闭的过程中,与提动阀座1的接触面直接落在尖角105 上,很容易导致两零件的快速磨损,如先导阀芯的圆锥台23锥面磨损严重,提动阀座密封 面被磨损出锥面等。以上两点均会导致调压弹簧3的预压縮量减小,从而导致原设定压力 的下降。由于调压弹簧3的刚度很大(约为150N/mm),而先导阀芯2的作用面积一般都很 小(约为8mm2),若调压弹簧3预压縮长度减小0. lmm,对应的压力将减小约1. 875Mpa。多 路阀工作时,过载补油阀的开启和关闭频率很高,经过很短时间的连续工作后,原设定压力 就有5Mpa左右甚至更大的下降,导致过载补油阀功能失效,进而影响整机的工作状况和使 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先导阀芯和提动阀座不易磨损的 多路阀用过载补油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多路阀用过载补油阀,包括具有内孔的提动阀座,所述内孔的一端为第一圆柱孔,另一端为直径小于第一圆柱孔的第二圆柱孔,中间为圆锥台孔过渡,提动阀座内孔中设有先导阀芯,所述先导阀芯的一端为第一圆柱体,并位于第一圆柱孔内,另一端为第二圆柱体,并位于第二圆柱孔内,中间通过圆锥台连接,所述圆锥台方向与圆锥台孔相同,锥角小 于圆锥台孔,圆锥台的小端伸进第二圆柱孔内,所述圆锥台孔与第二圆柱孔之间通过衔接 面连接,所述衔接面为圆弧面或角度与圆锥台相同或略大于圆锥台的锥面,圆锥台与衔接 面相抵。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将先导阀芯与提动阀座的接触面由尖角变为角度相近的衔接面,接触 面增大,先导阀芯关闭时,与提动阀座的冲击力得到缓冲,应力减小,先导阀芯与提动阀座 不易被磨损,从而保证了先导阀芯的工作寿命和整机的工作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2 4,多路阀用过载补油阀,包括具有内孔10的提动阀座l,所述内孔 的一端为第一圆柱孔101,另一端为直径小于第一圆柱孔的第二圆柱孔102,中间为圆锥台 孔103过渡,提动阀座内孔中设有先导阀芯2,所述先导阀芯的一端为第一圆柱体21,并位 于第一圆柱孔101内,另一端为第二圆柱体22,并位于第二圆柱孔102内,中间通过圆锥台 23连接,所述圆锥台23方向与圆锥台孔103相同,锥角小于圆锥台孔103,所述圆锥台孔 103与第二圆柱孔102之间通过衔接面104连接,所述衔接面104为圆弧面或角度与圆锥台 23相同或略大于圆锥台23的锥面,圆锥台23与衔接面104相抵。 所述第一圆柱体21靠近圆锥台23的一端沿周向设有凸边24,所述内孔中固设有调压弹簧3,调压弹簧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圆柱体21内,并与凸边24相抵。 由于先导阀芯2与提动阀座1的接触面由尖角变为角度与先导阀芯2相适配的衔接面104,接触面积增大,先导阀芯2关闭时,与提动阀座1的冲击力得到缓冲,应力减小,先导阀芯2与提动阀座1不易被磨损,从而保证了先导阀芯2的工作寿命和整机的工作性能。权利要求一种多路阀用过载补油阀,包括具有内孔(10)的提动阀座(1),所述内孔(10)的一端为第一圆柱孔(101),另一端为直径小于第一圆柱孔的第二圆柱孔(102),中间为圆锥台孔(103)过渡,提动阀座内孔中设有先导阀芯(2),所述先导阀芯的一端为第一圆柱体(21),并位于第一圆柱孔(101)内,另一端为第二圆柱体(22),并位于第二圆柱孔(102)内,中间通过圆锥台(23)连接,所述圆锥台(23)方向与圆锥台孔(103)相同,锥角小于圆锥台孔(103),圆锥台的小端伸进第二圆柱孔(10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台孔(103)与第二圆柱孔(102)之间通过衔接面(104)连接,所述衔接面(104)为圆弧面或角度与圆锥台(23)相同或略大于圆锥台(23)的锥面,圆锥台(23)与衔接面(104)相抵。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阀用过载补油阀,包括具有内孔的提动阀座,所述内孔的一端为第一圆柱孔,另一端为直径小于第一圆柱孔的第二圆柱孔,中间为圆锥台孔过渡,提动阀座内孔中设有先导阀芯,所述先导阀芯的一端为第一圆柱体,并位于第一圆柱孔内,另一端为第二圆柱体,并位于第二圆柱孔内,中间通过圆锥台连接,所述圆锥台方向与圆锥台孔相同,锥角小于圆锥台孔,圆锥台的小端伸进第二圆柱孔内,所述圆锥台孔与第二圆柱孔之间通过衔接面连接,所述衔接面为圆弧面或角度与圆锥台相同或略大于圆锥台的锥面,圆锥台与衔接面相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先导阀芯和提动阀座不易磨损的多路阀用过载补油阀。文档编号F16K17/10GK201487331SQ200920195638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4日专利技术者邓波 申请人:宁波海宏液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路阀用过载补油阀,包括具有内孔(10)的提动阀座(1),所述内孔(10)的一端为第一圆柱孔(101),另一端为直径小于第一圆柱孔的第二圆柱孔(102),中间为圆锥台孔(103)过渡,提动阀座内孔中设有先导阀芯(2),所述先导阀芯的一端为第一圆柱体(21),并位于第一圆柱孔(101)内,另一端为第二圆柱体(22),并位于第二圆柱孔(102)内,中间通过圆锥台(23)连接,所述圆锥台(23)方向与圆锥台孔(103)相同,锥角小于圆锥台孔(103),圆锥台的小端伸进第二圆柱孔(10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台孔(103)与第二圆柱孔(102)之间通过衔接面(104)连接,所述衔接面(104)为圆弧面或角度与圆锥台(23)相同或略大于圆锥台(23)的锥面,圆锥台(23)与衔接面(104)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宏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