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数控溢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64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控制阀,特别涉及一种步进数控溢流阀,由通油阀体(15)、锥阀芯(16)、控制体(10)、通油体(7)、通油块(4)和锥块(5)组成,其特征在于控制体(10)固定连接一个直流步进电机(11),该阀的控制量为数字脉冲信号,在计算机控制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处理过程,控制方便,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设备简单。(*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控制阀,特别涉及一种步进数控溢流阀。技术背景目前,在液压系统中应用最多的是伺服阀,不足之处是它的控制量为模拟电信号,应用计算机控制时处理过程复杂;稳定性不理想,结构上要装永久磁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有利于计算机控制,稳定性好,控制精度高,结构简单的步进数控溢流阀。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要由通油阀体、锥阀体、锥阀芯、控制体、通油体、通油块和锥块等部件组成的步进数控溢流阀,其特点是在控制体固定连接一个直线步进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阀的控制量为数字脉冲信号,在计算机控制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处理过程,控制方便,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设备简单。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附图说明图1示步进数控溢流阀结构主视图。图中,1-油堵;2-控制盖;3-一号密封圈;4-通油块;5-锥块;6-一号弹簧;7-通油体;8-二号密封圈;9-三号密封圈;10-控制体;11-直流步进电机;12-四号密封圈;13-五号密封圈;14-六号密封圈;15-锥阀体;16-锥阀芯;17-二号弹簧;18-七号密封圈;19-通油阀体;20-回油箱二号孔;21-压力油入口;22-回油箱一号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步进数控溢流阀主要由通油阀体9、锥阀体15、锥阀芯16、控制体10、通油体7、通油块4和锥块5组成,通油阀体19内设压力油入口21,回油箱一号孔22和回油箱二号孔20,锥阀体15装在通油阀体19中心,用四号、六号、七号密封圈进行密封,锥阀芯16装在锥阀体15中,锥阀芯16中孔装一个二号弹簧17;通油阀体19上端与控制盖2固定连接在一起,中间用四号密封圈12密封,控制盖2中心装一个通油块4,通油块4与控制盖2之间用一号密封圈3密封,通油块4左端装有锥块5,锥块5上装一个一号弹簧6,一号弹簧6右端与控制体10接触,控制体10装在通油体7中,之间用两个三号密封圈9密封,通油体7装在控制盖2中,之间用两个二号密封圈密封,控制体10与直流步进电机11固定连接。控制是这样来实现的,当系统压力油压力大于一定值时,压力油推动锥块5压缩一号弹簧6打开通道,系统压力油就从回油箱二号孔20回油箱;当系统压力不足时,直流步进电机11推动控制体10压缩一号弹簧6,用锥块5将油孔堵死,使系统压力油增高,系统压力可用直流步进电机11来控制,直流步进电机采用数字脉冲信号来控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控制精度高,计算机控制方便,易于实现智能化。权利要求1.一种步进数控溢流阀,由通油阀体(15)、锥阀芯(16)、控制体(10)、通油体(7)、通油块(4)和锥块(5)组成,其特征在于控制体(10)固定连接一个直流步进电机(11)。专利摘要本技术属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控制阀,特别涉及一种步进数控溢流阀,由通油阀体(15)、锥阀芯(16)、控制体(10)、通油体(7)、通油块(4)和锥块(5)组成,其特征在于控制体(10)固定连接一个直流步进电机(11),该阀的控制量为数字脉冲信号,在计算机控制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处理过程,控制方便,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设备简单。文档编号F16K17/10GK2787957SQ20052008977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张国军, 张海华 申请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步进数控溢流阀,由通油阀体(15)、锥阀芯(16)、控制体(10)、通油体(7)、通油块(4)和锥块(5)组成,其特征在于控制体(10)固定连接一个直流步进电机(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军张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