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7618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所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1),节气门(5),中冷器(6),排气歧管(7),催化转化器(8),涡轮增压器(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空气滤清器(1)与进气歧管(4)之间设置旁通管路(3),所述的旁通管路(3)与控制其开启和关闭的控制阀(2)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降低泵气损失及进气背压,提高进气效率,改善涡轮增压发动机低负荷时的加速滞后,降低发动机油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技术介绍
现阶段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都只有一条进气通道,即空气经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 器,中冷器,进气歧管进入气缸。无论发动机处在何种工况下,进气都必须通过增压器,中冷 器及较长多弯的管道,这样对于发动机负荷较低时,进气系统内气流阻力很大,泵气损失较 多,加之增压气体温度较高,使得气体膨胀,导致进气效率下降,发动机响应性较差,加速滞 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降低泵气 损失及进气背压,提高进气效率,改善涡轮增压发动机低负荷时的加速滞后,从而降低发动 机油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为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节气门,中冷 器,排气歧管,催化转化器,涡轮增压器,在所述的空气滤清器与进气歧管之间设置旁通管 路,所述的旁通管路与控制其开启和关闭的控制阀连接。 所述的旁通管路一端连接在空气滤清器与涡轮增压器的真空管上,所述的旁通管 路的另 一端连接在进气歧管的进气门前端。 所述的控制阀设置在与空气滤清器后的进气管路相连接的旁通管路上。 所述的控制阀与空气滤清器后端的进气管路连接,控制阀设置为根据空气滤清器后端的进气管路内的真空压力开启或关闭的结构。 所述的控制阀与控制控制阀开启与关闭参数的发动机ECU连接。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的结构能降低泵气损失及进气背压,提高进气效率,改善涡轮增压发 动机低负荷时的加速滞后,降低发动机油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中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空气滤清器;2、控制阀;3、旁通管路;4、进气歧管;5、节气门;6、 中冷器;7、排气歧管;8、催化转化器;9、涡轮增压器;10、进气管路11、空气;12、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 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 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 1 ,节气门5,中冷器6,排气歧管7,催化转化器8,涡轮增压器9,在所述的空气滤清器1与进 气歧管4之间设置旁通管路3,所述的旁通管路3与控制其开启和关闭的控制阀2连接。 所述的旁通管路3 —端连接在空气滤清器1与涡轮增压器9的真空管10上,所述 的旁通管路3的另一端连接在进气歧管4的进气门5前端。 所述的控制阀2设置在与空气滤清器1后的进气管路10相连接的旁通管路3上。 所述的控制阀2与空气滤清器1后端的进气管路10连接,控制阀2设置为根据空气滤清器1后端的进气管路10内的真空压力开启或关闭的结构。 所述的控制阀2与控制控制阀2开启与关闭参数的发动机ECU连接。 如图1所示,在空气滤清器1后的管路中加一个三通管路,三通管路一个出口仍与涡轮增压器9连接,另一个出口与控制阀2相连,旁通管路3将控制阀2与进气歧管4连接起来,保证整个管路各接口之间密封良好。 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空气流向示意图,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当发动机处 在较低负荷工况时,控制阀2使得旁通进气管路3开启,新鲜得空气11经过空气滤清器1进 入旁通管路3,从而绕开涡轮增压器9及中冷器6,直接进入进气歧管4,再进入气缸12。这 就使得进气畅通,进气温度低,速度快,提高进气效率。而当发动机的转速提高到发动机ECU 设定的参数的程度后,控制阀3使旁通管路3关闭,空气11经原有进气系统进入气缸12。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原有进气系统中增加一个旁通的进气管路,采用縮短进气 距离,降低泵气损失及进气背压,提高进气效率的方法,改善涡轮增压发动机低负荷时的加 速滞后,从而降低发动机油耗。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的实现并 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 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1),节气门(5),中冷器(6),排气歧管(7),催化转化器(8),涡轮增压器(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空气滤清器(1)与进气歧管(4)之间设置旁通管路(3),所述的旁通管路(3)与控制其开启和关闭的控制阀(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1),节气门(5),中冷器(6),排气歧管(7),催化转化器(8),涡轮增压器(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空气滤清器(1)与进气歧管(4)之间设置旁通管路(3),所述的旁通管路(3)与控制其开启和关闭的控制阀(2)连接。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旁通管路(3) —端连接在空气滤清器(1)与涡轮增压器(9)之间的进气管路(10)上,所述的旁通管路(3)的另一端连接在节气门(5)前端。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智炯殷青峰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