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介质陶瓷及其制造方法和叠层陶瓷电容器,尤其涉及用于实现叠层陶瓷电容器中的电介质陶瓷层的更薄层化的改良。
技术介绍
0002叠层陶瓷电容器具有由叠层的多个电介质陶瓷层和沿着电介质陶瓷层之间的特定界面而形成的多个内部电极来构成的电容器主体。在电容器主体的例如相互对置的各个端面上形成有相互电连接多个内部电极的外部电极。内部电极具有与其中一个外部电极电连接的内部电极和与另一个外部电极电连接的内部电极,与其中一个外部电极电连接的内部电极和与另一个外部电极电连接的内部电极针对叠层方向交互地进行配置。0003对于内部电极所包含的导电材料以低成本为目的,通常采用Ni。在制造叠层陶瓷电容器的过程中,为了获得处于烧结状态的电介质陶瓷层,而实施烧成电容器主体的步骤,不过该烧成步骤必需在将内部电极内置于电容器主体的状态下实施。但是,内部电极所包含的Ni为贱金属(basemetal),所以在上述烧成步骤中必需应用还元性氛围。0004另一方面,作为构成电介质陶瓷层的电介质陶瓷,通常应用可获得高介电常数的BaTi03系的物质。0005在叠层陶瓷电容器中为了增加每一单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介质陶瓷,其主成分是BaTiO↓[3]系,其特征在于, 作为副成分包含Li,Li含有量e[摩尔部分]相对于主成分100摩尔部分是0.5≤e≤6.0, 关于该电介质陶瓷的颗粒,颗粒径的平均值Rg[μm]是0.06<Rg<0.17,其 标准偏差σg[μm]是σg<0.075。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8-27 2008-2175851.一种电介质陶瓷,其主成分是BaTiO3系,其特征在于,作为副成分包含Li,Li含有量e[摩尔部分]相对于主成分100摩尔部分是0.5≤e≤6.0,关于该电介质陶瓷的颗粒,颗粒径的平均值Rg[μm]是0.06<Rg<0.17,其标准偏差σg[μm]是σg<0.075。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介质陶瓷,其特征在于, 该电介质陶瓷用以下组成式来表示-100(BaxCax)mTi03+aR03/2+bMgO+cMO+dSi02+eLiOm ,其中m、 a、 b、 c、 d及e表示摩尔比,R含有从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以及Y中选出的至少1种,M含 有Mn及V的至少一方,且满足以下各条件-`0.96《m《1.03,0《x《0.2,0《b《2.0, 0.2《c《1.0,及 0.5《d《4.0。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介质陶瓷,其特征在于,颗粒径的平均值Rg[pm]是0.06<Rg<0.14 ,其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木智则,中村友幸,松田真,铃木宏规,笹林武久,石原雅之,盐田彰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