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孔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2301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大孔高强度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氧化铝载体具有较高的耐压强度,较大的孔径,适当的双孔道孔径分布及较低的成本。其制备方法是:将由不同原料路线制备的拟薄水铝石干胶粉的一种或几种与碳黑粉及表面活性物质相混合,通过胶溶、成型、干燥及焙烧处理而制得。(*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具有双峰孔结构特征大孔高强度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目前,在重质油加氢脱金属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油中含有一定量的钒、硫、砷、镍等杂质,极易形成沉积,从而堵塞催化剂的孔道,导致催化剂活性迅速下降,以至失活,影响工业应用。由此可见,载体优良的孔结构对重质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脱金属活性有着极特殊的贡献。通过调结催化剂载体的孔结构,特别是提高孔径大于100nm以上的孔容占在率,形成利于分子直径较大金属迁移及可容纳大分子的大孔,使催化剂的内表面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提高加氢处理催化剂的脱金属活性。此外为了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载体还必需具备机械强度高,适于生产制造,价格低等特点。中国专利93114901.0介绍了一种具有双重孔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二种孔径分布不同的氢氧化铝粉作制备氧化铝的前身物,采用炭黑和表面活性剂做扩孔剂,以制备出具有双重孔的氧化铝。但此方法对氢氧化铝原料要求苛刻,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也较多(氧化铝原料∶表面活性剂=100∶5~6)且表面活性剂要选择最好不含氮的线性伯醇聚醚类或聚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而且载体孔径大于10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孔高强度氧化铝载体,其特征在于其孔容为0.70~1.50ml/g,比表面积为150.0~300.0m↑[2]/g,孔直径在10nm以上的孔容占总孔容的30~70%,其中大于100nm的孔容占总孔容的10~40%,堆密度为0.40~0.60g/ml;压碎强度为120~150N/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唐林李崇慧合金南军段为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