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3886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包括内金属管、套在内金属管外的外金属管、夹在两金属管之间的橡胶层和套在内金属管外的橡胶限位板,内金属管的长度比外金属管和橡胶层的长度长,所述内金属管的两端设有轴肩,两轴肩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用于安装的竖直通孔,所述橡胶限位板位于轴肩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竖直方向的安装方式替代原来水平方向的安装方式,解决了软垫和橡胶限位板安装困难的问题;而且还减小了冲击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整车的乘坐舒适性。适用于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的部件,特别是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 软垫。
技术介绍
现有发动机衬套型悬置软垫由内金属管、外金属管和夹在两金属管之间的橡胶构 成,内管比外管长,橡胶可以做成规则形状或异型形状。在一定尺寸下,该类悬置软垫轴向 刚度小于径向刚度,在系统布置时,一般将悬置软垫的内管水平布置。这就存在以下不足 1、当悬置软垫与发动机分装后,软垫与固定在车身上的悬置托架相连时,水平对准悬置托 架孔眼和软垫内金属管孔眼来穿螺栓比较困难,影响生产节拍。2、如果软垫先固定在悬置 托架上,则软垫与动力总成相连时,由于光线暗、装配位置深和活动空间小等原因,装配也 很困难。3、当内金属管轴向前后布置时,由于轴向刚度小,且不易设置橡胶限位,在整车起 动、加速和制动时,发动机前后摆动因缺乏有效限位而产生冲击噪音,影响整车的乘坐舒适 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安装方便的用于发动机 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以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和整车的乘坐舒适性的目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包 括内金属管、套在内金属管外的外金属管、夹在两金属管之间的橡胶层和套在内金属管外 的橡胶限位板,内金属管的长度比外金属管和橡胶层的长度长,所述内金属管的两端设有 轴肩,两轴肩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用于安装的竖直通孔,所述橡胶限位板位于轴肩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内金属管为实心结构,这样强度更高。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通孔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平面,且该安装平面与通孔的轴 线垂直。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橡胶限位板的小头端的一侧设有梯形柱,该梯形柱朝向外侧, 这样的设计可减小由于发动机前后摆动而产生的冲击。本技术还包括安装在通孔内头部朝上的锥头螺栓,且锥头螺栓的螺杆光柱部 分与通孔之间为过盈配合,这样进一步简化了本技术的安装难度。本技术采用竖直方向的安装方式替代原来水平方向的安装方式,解决了软垫 安装困难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橡胶限位板安装困难的问题;而且橡胶限位板的梯形柱 与本体形成两级限位结构,梯形柱为一级限位,由于材料少,刚度小,先起作用,橡胶限位板 本体为二级限位,由于材料多,刚度大,后起作用,这样可增强减小冲击的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整车的乘坐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去掉一个螺栓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橡胶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金属管、1. 1-轴肩、1. 2-通孔、1. 3-安装平面、2-外金属管、3-橡胶层、 4-橡胶限位板、4. 1-梯形柱、5-螺栓、6-悬置托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包括内金属管1、套在内金属管1 外的外金属管2、夹在两金属管之间的橡胶层3和套在内金属管1外的橡胶限位板4,内金 属管1的长度比外金属管2和橡胶层3的长度长,所述内金属管1的两端设有轴肩1. 1,两 轴肩1. 1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用于安装的竖直通孔1. 2,所述橡胶限位板4位于轴肩1. 1处。 所述内金属管1为实心结构。所述通孔1. 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平面1. 3,且该安装平面 1. 3与通孔1. 2的轴线垂直。上述橡胶限位板4的小头端的一侧设有梯形柱4. 1,该梯形柱4. 1朝向外侧。本技术还包括安装在通孔1. 2内头部朝上的锥头螺栓5,且锥头螺栓5的螺杆 光柱部分与通孔1. 2之间为过盈配合。本技术使用时,将锥头螺栓5对准悬置托架6上对应的孔眼,再用螺母将本实 用新型固定在悬置托架6上即可。为使安装更方便,一方面所用锥头螺栓5的头端部呈锥 形且朝上,其尾端六角头朝下,这样的设计能让锥头螺栓5更容易穿过通孔1. 2,也便于后 续的安装;另方面所用锥头螺栓5的螺杆光柱部分与通孔1. 2之间为过盈配合,这样的设计 是为了不让穿好的锥头螺栓5从通孔1. 2脱出。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包括内金属管、套在内金属管外的外金属管、夹在两金属管之间的橡胶层和套在内金属管外的橡胶限位板,内金属管的长度比外金属管和橡胶层的长度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管的两端设有轴肩,两轴肩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用于安装的竖直通孔,所述橡胶限位板位于轴肩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管为 实心结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 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平面,且该安装平面与通孔的轴线垂直。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限 位板的小头端的一侧设有梯形柱,该梯形柱朝向外侧。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限位板 的小头端的一侧设有梯形柱,该梯形柱朝向外侧。6.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在通孔内头部朝上的锥头螺栓,且锥头螺栓的螺杆光柱部分与通孔之间为过盈配合。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通 孔内头部朝上的锥头螺栓,且锥头螺栓的螺杆光柱部分与通孔之间为过盈配合。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通 孔内头部朝上的锥头螺栓,且锥头螺栓的螺杆光柱部分与通孔之间为过盈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包括内金属管、套在内金属管外的外金属管、夹在两金属管之间的橡胶层和套在内金属管外的橡胶限位板,内金属管的长度比外金属管和橡胶层的长度长,所述内金属管的两端设有轴肩,两轴肩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用于安装的竖直通孔,所述橡胶限位板位于轴肩处。本技术采用竖直方向的安装方式替代原来水平方向的安装方式,解决了软垫和橡胶限位板安装困难的问题;而且还减小了冲击的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整车的乘坐舒适性。适用于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文档编号B60K5/12GK201739425SQ201020243469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曾迥立, 梅小明, 肖江华 申请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软垫,包括内金属管、套在内金属管外的外金属管、夹在两金属管之间的橡胶层和套在内金属管外的橡胶限位板,内金属管的长度比外金属管和橡胶层的长度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管的两端设有轴肩,两轴肩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用于安装的竖直通孔,所述橡胶限位板位于轴肩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迥立肖江华梅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