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424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ECU(11)具备独立的两个微型计算机(17a、17b)作为马达控制信号输出器,并且该各微型计算机(17a、17b)执行同一电流反馈运算。构成驱动电路(18)的各开关臂(20a、20b)根据所对应的微型计算机(17a、17b)输出的马达控制信号,分别独立地进行动作。各微型计算机(17a、17b)判定电流指令值与实际电流值I(I1、I2)的电流偏差的绝对值是否超出规定的阈值。当该电流偏差超出阈值时,判定在系统中发生了某种异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本申请请求2009年7月1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9-165014的优先权的权 利,在本申请中援引其日本专利申请的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在车辆用的动力转向装置中有以马达作为驱动源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EPS),该 EPS具有布局自由度高且能耗小的特征。因此,近年来,在从小型车辆到大型车辆的幅宽的 车种中,对之的采用被推进。EPS中,在执行该动力助推控制的信息处理装置(微型计算机等)中,执行有数 量较多的异常判定处理(诊断处理)。例如、微型计算机由CPU及存储器(RAM及ROM)、以 及各种电子电路(A/D变换器等)构成,但在其起动时(点火系ON时),执行用于确认作 为执行程序及其作业数据的存储区域的存储器正常与否的初始检查。例如、参照日本特开 2006-331086号公报。另外,在起动后,仍监视该微型计算机及其控制下的各种电子电路是 否正常发挥作用。此外,该异常判定处理中,当检测到某处异常时,迅速实现故障保险,由此 来确保高信赖性及安全性。然而,近年来在EPS中,为了实现更优异的操舵感,而执行有各种各样的补偿控 制,随之存储器的容量增大,导致上述初始检查所需的时间加长。另外,起动后的功能检查 例如通过设置从执行动力助推控制的主微型计算机中独立出来的监视用微型计算机来进 行,但该情况下,主微型计算机必须实时执行从该监视用微型计算机输送来的试验运算。而 且包括该监视用微型计算机在内,设置新的监视电路(异常判定电路)使得主微型计算机 中产生需要监视该监视电路是否发挥正常作用等、导致为执行该异常判定所需要的处理能 力被进一步增大、这也进一步助长了制造成本的增加。此外,设置多个监视电路,使得故障发生率随着该构成要素的增加而显著上升,进 而遍布多支的异常判定的执行也有可能会将本来在EPS运用上不带来任何影响的细微的 事件判定为异常。此外,将之作为故障进行计数,会引起该故障发生率被进一步拉升等的问 题,就该点而言,仍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可解决上述课题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具有以马达作为驱动源对操舵系赋予用 于辅助转向操作的助力的操舵力辅助装置、和控制上述操舵力辅助装置的动作的控制器。 上述控制器具有为了产生与上述助力对应的马达转矩而输出马达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输 出器、和根据上述马达控制信号向上述马达供给驱动电力的驱动电路。上述控制信号输出 器根据检测出的操舵转矩运算与目标助力相当的电流指令值,并为使实际电流值追随于该 电流指令值而执行电流反馈运算,由此生成上述马达控制信号。上述驱动电路通过将开关3臂并联连接而构成,所述开关臂由将根据上述马达控制信号而进行0N/0FF的一对开关元 件串联连接而成。上述控制器具有执行同一上述电流反馈运算的独立的两个上述控制信号 输出器,根据该各控制信号输出器所输出的马达控制信号使与马达端子对应的二列的上述 各开关臂独立地动作,由此来执行上述驱动电力对于上述马达的供给,并且上述控制器具 有异常判定器,该异常判定器在上述各控制信号输出器的至少任意一方中的上述电流指令 值和实际电流值的电流偏差超出规定的阈值时判定发生了异常。根据上述构成,各控制信号输出器所执行的电流反馈运算相同,且作为该基础的 状态量的检测对象物也共通。因此,只要该双系统的控制系中不出现异常,两者的运算结果 也会相同。根据该各控制信号输出器所输出的马达控制信号各开关臂同步地进行动作,由 此能够供给与假定该各控制信号输出器单独进行控制的情况同样的电力。在各控制信号输出器所形成的独立的两个控制系的至少一方发生异常时,会在该 电流反馈运算的结果中产生差异。结果,马达的实际电流将不管结果的正误而追随于表示 较少通电量的一方的马达控制信号。也就是,会在输出应该产生更大的实际电流的马达控 制信号的一侧产生电流偏差。尤其当在各控制信号输出器中产生的异常未给动力助推控制的执行带来影响时, 该异常会在任何一方的上述电流偏差中显现。在测得该异常后,如果停止动力助推控制的 执行,会废弃上述的起动时的存储器的初始检查等、关于构成控制信号输出器的电子电路 的其他异常判定控制,也能够代替基于该电流偏差的异常判定。此外,该起动时间由此而缩 短,对于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要求的处理能力降低,由此能够实现削减成本、并因电路规模的 缩小而实现故障发生率的降低。如上所述,即便在异常发生时,由于马达的实际电流值会追随于表示较少通电量 的一方的马达控制信号,因此能够避免异常时发生过大的助推。在一个马达控制信号表示 应该向反方向赋予助力的信息的情况下,各开关臂的高电位侧的各开关元件、及低电位侧 的各开关元件分别同时进行0N/0FF,即上段全ON、下段全0N,由此避免该反向助推的产生。 结果能够确保更高的信赖性及安全性。上述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亦可具备独立的两个电流传感器,上述各控制信号 输出器根据由对应的上述电流传感器检测出的实际电流值来执行上述电流反馈运算。另外,亦可在上述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对上述控制器输入能够检测出上 述操舵转矩的独立的双系统的传感器信号,并且上述各控制信号输出器根据由对应的上述 传感器信号检测出的操舵转矩而分别独立地运算上述电流指令值。根据上述构成,各电流传感器中产生的异常也会显现为上述电流偏差。因此,对于 该电流传感器的异常判定,亦能代替为基于该电流偏差的异常判定,结果能够进一步实现 构成的简单化及信赖性的提高。另外,根据上述构成,在转矩传感器产生的异常也会显现为上述电流偏差。对于该 转矩传感器的异常判定,亦能代替为基于该电流偏差的异常判定,结果能够进一步实现构 成的简单化及信赖性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征和优点能够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对实施方式的说 明变得明确,对于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注相同或相似的符号。附图说明图1是电动动力转向装置(EPS)的简略构成图。图2是表示EPS的电气构成的框图。图3是表示动力助推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EPS中的马达控制的方框图。图5是表示异常判定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EPS)I中,固定有转向盘2的转向 轴3经由齿轮齿条机构4与齿条轴5连结,伴随着转向操作的转向轴3的旋转通过齿轮齿 条机构4变换成齿条轴5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向轴3是通过连结转向柱轴3a、中间轴3b、 及小齿轮轴3c而成的。此外,伴随着该转向轴3的旋转的齿条轴5的往复直线运动经由连 结在该齿条轴5的两端的横拉杆6传递至未图示的转向节,由此来改变转向轮7的舵角、即 车辆的行进方向。另外,EPSl具备对操舵系赋予用于辅助转向操作的助力的作为操舵力辅助装置的 EPS致动器10、和控制该EPS致动器10的动作的作为控制器的E⑶11。EPS致动器10构成为将作为驱动源的马达12经由减速机构13与转向柱轴3a进 行驱动连结的转向柱助推型的EPS致动器。对于减速机构13采用公知的蜗杆&蜗轮。对 于马达12采用带刷的直流马达,该马达12基于从E⑶11供给来的驱动电力进行旋转。EPS 致动器10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马达作为驱动源对操舵系赋予用于辅助转向操作的助力的操舵力辅助装置;和控制上述操舵力辅助装置的动作的控制器,上述控制器具有:为了产生与上述助力对应的马达转矩而输出马达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输出器;和根据上述马达控制信号向上述马达供给驱动电力的驱动电路,上述控制信号输出器根据检测出的操舵转矩对与目标助力相当的电流指令值进行运算,并为使实际电流值追随于该电流指令值而执行电流反馈运算,由此生成上述马达控制信号,上述驱动电路通过将开关臂并联连接而形成,所述开关臂由将根据上述马达控制信号而进行ON/OFF的一对开关元件串联连接而成,上述控制器具有执行相同上述电流反馈运算的独立的两个上述控制信号输出器,根据该各控制信号输出器所输出的马达控制信号使与马达端子对应的二列的上述各开关臂独立地动作,由此来执行上述驱动电力向上述马达的供给,并且上述控制器具有异常判定器,当在上述各控制信号输出器的至少任意一方,上述电流指令值和实际电流值的电流偏差超出规定的阈值时,该异常判定器判定发生了异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里则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