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88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车架,包括立管、主梁、发动机斜撑管及发动机托架,主梁和发动机斜撑管均与立管相连,发动机斜撑管的下端与发动机托架相连,在立管、主梁及发动机斜撑管之间焊接有前叉加强板,与传统结构相比,发动机斜撑管缩短并且发动机托架的上部向上延长,使发动机斜撑管与发动机托架之间的连接部位靠近于前叉加强板的最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更合理,它不仅降低了整车因发动机引起的振动,而且使发动机在车架上的安装更方便、省力,也便于发动机排气管进行走向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
,尤其涉及摩托车的车架构造。
技术介绍
现有骑式摩托车的车架主要由立管、主梁、发动机斜撑管、左右 中管、左右上管及左右撑管等焊接而成,其中主梁、立管、发动机斜 撑管及左右中管构成车架前部框架;左右上管、左右中管及左右撑管 构成了车架的中后部框架。发动机斜撑管下端连接发动机托架,由于 发动机斜撑管是一根较长的管状件,在立管、主梁及发动机斜撑管三 者之间的三角区域焊接前叉加强板时,发动机斜撑管受热变形大,给 发动机托架的安装带来困难;再者,由于发动机斜撑管较长,发动机 的振动容易通过其传递到车架上,造成整个车辆的振动偏大。另外, 由于发动机斜撑管下端比较靠下,使发动机装配空间狭窄,装配发动 机时,发动机只能从一侧按某个方位角才能装入,很费力;由于发动 机斜撑管处于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从发动机引出的排气管也正好经 过此位置,因而实际装配中不得不在发动机斜撑管和排气管上相应的 部位敲打出凹坑,以彼此让位,但这样会降低它们的强度,甚至会影 响到发动机排气管的正常通气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的摩托车车架,它不仅降低 了整车因发动机引起的振动,而且使发动机在车架上的安装更方便、 省力,也便于发动机排气管进行走向布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车架包含有立管、主梁、发动机 斜撑管及发动机托架,主梁和发动机斜撑管均与立管相连,发动机斜撑管 的下端与发动机托架相连,在立管、主梁及发动机斜撑管之间焊接有前 叉加强板,与传统结构相比,发动机斜撑管縮短,并且发动机托架的上 部向上延长,使发动机斜撑管与发动机托架之间的连接部位靠近于前叉加 强板的最下端。由于发动机斜撑管縮短,在焊接前叉加强板时,发动机斜撑管的受热 变形小,同时,发动机装配空间得以增大,发动机可以方便的从两侧或 前方装入车架,发动机的装配更方便、省力。发动机传递到发动机斜撑管 上的振动幅度减少,从而降低了整车的振动。发动机斜撑管縮短后,发动 机排气管从发动机托架里穿出,向后弯折并与消声器连接,发动机斜撑管 与排气管之间不用再通过敲打出凹坑来彼此让位。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结构更合理,它不仅降低了整 车因发动机引起的振动,而且使发动机在车架上的安装更方便、省力, 也便于发动机排气管进行走向布置。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发动机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5为图3的俯视图。图中l.立管;2.前叉加强板;3.主梁;4.发动机斜撑管;5.发 动机托架;6.发动机挂耳;7.加强管;8.连接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立管1、主梁3、发动机斜撑管4 及发动机托架5,主梁3和发动机斜撑管4均与立管1相连,发动机斜撑管 4的下端与发动机托架5相连,在立管1、主梁3及发动机斜撑管4之 间焊接有前叉加强板2,与传统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结构相比,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的发动机斜撑管4縮短,并且发动机托架5的上部向上延长,使发 动机斜撑管4与发动机托架5之间的连接部位靠近于前叉加强板2的最下 端。以跑车型骑式摩托车车架为例,在焊接前叉加强板2时,发动机斜撑 管4的受热变形小,同时,发动机装配空间得以增大,发动机可以方便 的从两侧或前方装入车架,发动机的装配更方便、省力。发动机传递到发 动机斜撑管4上的振动幅度减少,从而降低了整车的振动。发动机斜撑管4 縮短后,发动机排气管从发动机托架5里穿出,向后弯折并与消声器连接, 发动机斜撑管4与排气管之间不用再通过敲打出凹坑来彼此让如图2、 3、 4、 5所示,发动机托架5是由两根呈L形的连接管8及连 接在它们之间的加强管7形成的框架结构,在两根连接管8上均设置有发 动机挂耳6。在车架上安装发动机时,发动机排气管从两根连接管8之间穿 出,发动机挂耳6通过螺栓与发动机相连,两根连接管8起主要承重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车架,包括立管、主梁、发动机斜撑管及发动机托架,主梁和发动机斜撑管均与立管相连,发动机斜撑管的下端与发动机托架相连,在立管、主梁及发动机斜撑管之间焊接有前叉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斜撑管缩短,并且发动机托架的上部向上延长,使发动机斜撑管与发动机托架之间的连接部位靠近于前叉加强板的最下端。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托架是 由两根呈L形的连接管及连接在它们之间的加强管形成的框架结构,在两 根连接管上均设置有发动机挂耳。全文摘要一种摩托车车架,包括立管、主梁、发动机斜撑管及发动机托架,主梁和发动机斜撑管均与立管相连,发动机斜撑管的下端与发动机托架相连,在立管、主梁及发动机斜撑管之间焊接有前叉加强板,与传统结构相比,发动机斜撑管缩短并且发动机托架的上部向上延长,使发动机斜撑管与发动机托架之间的连接部位靠近于前叉加强板的最下端。本专利技术结构更合理,它不仅降低了整车因发动机引起的振动,而且使发动机在车架上的安装更方便、省力,也便于发动机排气管进行走向布置。文档编号B62K11/04GK101525028SQ20091010362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江 张 申请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车架,包括立管、主梁、发动机斜撑管及发动机托架,主梁和发动机斜撑管均与立管相连,发动机斜撑管的下端与发动机托架相连,在立管、主梁及发动机斜撑管之间焊接有前叉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斜撑管缩短,并且发动机托架的上部向上延长,使发动机斜撑管与发动机托架之间的连接部位靠近于前叉加强板的最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