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车业亮专利>正文

食用菌层拨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33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层拨加工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菌种腔和壳体,菌种腔与壳体之间的隔板上开设通孔,壳体侧壁上开设出料口,出料口与料腔相通,壳体内安装第一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上安装绞龙,绞龙位于菌种腔、料腔和通孔内,第三传动轴上安装分种辊,分种辊位于菌种腔内,分种辊上开设至少两个凹槽。它是提供一种食用菌种料混合机械,来替代传统的人工混合作业,可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并且,它可将菌种分层置入基料内,可提高食用菌的产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层拨加工机
技术介绍
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需将基料与菌种进行混合加工,传统的操作方法是由人工操作, 先将各种基料混合搅拌均匀,再将菌种接入其中,充分搅拌,其过程较为复杂、劳动强度大、 生产效率低,并且,人工操作难以达到将菌种分层置入基料内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层拨加工机,它是提供一种食用菌种料混合机械, 来替代传统的人工混合作业,可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并且,它可将菌 种分层置入基料内,可提高食用菌的产量。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食用菌层拨加工机,包括壳体, 壳体内设置菌种腔和壳体,菌种腔与壳体之间的隔板上开设通孔,壳体侧壁上开设出料口, 出料口与料腔相通,壳体内安装第一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上安装绞龙,绞龙位 于菌种腔、料腔和通孔内,第三传动轴上安装分种辊,分种辊位于菌种腔内,分种辊上开设 至少两个凹槽。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壳体内安装第二传动轴, 第二传动轴上安装第一拨料爪,第一拨料爪位于料腔内,第二传动轴上安装第一链轮和第二 齿轮,第三传动轴上安装第二链轮,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连接,第一传动轴上安装 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传动轴上安装第二拨料爪,第二拨料爪位于料腔 内。菌种腔内安装第四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上安装拨种爪,第四传动轴上安装第四链轮,第 三传动轴上安装第三链轮,第三链轮通过链条与第四链轮连接。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伸出壳体 夕卜,该端安装副传动轮,副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主传动轮连接,主传动轮与电动机的输出轴 连接。壳体上安装支腿,支腿上安装离合轴,离合轴上安装离合手柄和离合轮架,离合轮 架上安装离合轮。支腿上安装连接件,连接件上安装两个传动带限位装置,两个传动带限位 装置分别位于主传动轮的两侧,两个传动装置的结构形状完全相同,每个传动装置由调整套 管、螺母和调整杆连接构成,调整套管的一端与连接件连接,调整套管的另一端安装螺母,螺母内安装调整杆,调整杆与螺母螺纹连接,调整杆位于调整套管的管腔内。菌种腔内安装 限料挡板,限料挡板的下端位于分种辊附近。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可同时将基料与菌种充分混 合,生产效率可明显高于传统的人工混合作业,并且劳动强度小,节省了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I局 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B-B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l进种口 2进料口 3电动机座4主传动轮5副传动轮6第一传动轴7 第一齿轮8绞龙9第二齿轮IO第二传动轴ll第一链轮12第一拨料爪13第二链轮 14第三传动轴15第三链轮16分种辊17第二拨料爪18第四链轮19第四传动轴20 拨种爪21出料口 22离合手柄23离合轴24离合轮架25离合轮26支腿27电动机 28限料挡板29凹槽30料腔31菌种腔32壳体33通孔34连接件35调整套管36 传动带37调整杆38螺母。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食用菌层拨加工机,包括壳体(32),壳体(32)内设置菌种腔(31) 和壳体(32),菌种腔(31)和壳体(32)之间由隔板分开,菌种腔(31)与壳体(32)之 间的隔板上开设通孔(33),通孔(33)使菌种腔(31)与料腔(30)仅在通孔(33)处相 通,壳体(32)上开设进种口 (1)和进料口 (2),进种口 (1)与菌种腔(31)相通,进料 口 (2)与料腔(30)相通,壳体(32)侧壁上开设出料口 (21),出料口 (21)与料腔(30) 相通,壳体(32)内安装第一传动轴(6)和第三传动轴(14),第一传动轴(6)和第三传 动轴(14)可分别与不同的电动机单独连接,即,第一传动轴(6)和第三传动轴(14)均 是独立驱动,也可以第一传动轴(6)与第三传动轴(14)之间安装传动装置,再由第一传 动轴(6)与电动机连接,即第一传动轴(6)通过传动装置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第三传动 轴(14);第一传动轴(6)上安装绞龙(8),绞龙(8)位于菌种腔(31)、料腔(30)和通 孔(33)内,第三传动轴(14)上安装分种辊(16),分种辊(16)位于菌种腔(31)内, 分种辊(16)可以是圆柱形,分种辊(16)上开设至少两个凹槽(29),如图4所示,分种 辊(16)上开设三个凹槽(29),每相邻的两个凹槽(29)间夹角相等,分种辊(16)上设置数个凹槽(29),可保证菌种是间断性的投放,从而,可达到基料中分层设置菌种的效果。分种辊(16)上还可开设四个、五个、六个或更多个凹槽(29),当凹槽(29)的个数是三至五个时工作效果最好。使用时,第一传动轴(6)带动绞龙(8)转动,第三传动轴(14)带动分种辊(16)转动,将菌种由进种口 (1)投入分种辊(16)的凹槽(29)内,将基料由进料口 (2)投入料腔(30)内,基料连续不断的落到绞龙(8)上,而菌种只有当所在凹槽(29)转动到下方时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绞龙(8)上,从而,实现层拨效果,绞龙(8)转动将菌种和基料混合,并由出料口 (21)排出。图中标号3是电动机座,电动机座(3)与支腿(26)连接。由于基料篷松多孔,质量较轻,因此,如图1所示,可在壳体(32)内安装第二传动轴(10),第二传动轴(10)上安装第一拨料爪(12),第一拨料爪(12)可将浮于表面的基料向下拨动,使基料可以到达绞龙(8),第一拨料爪(12)位于料腔(30)内,第二传动轴(10)上安装第一链轮(11)和第二齿轮(9),第三传动轴(14)上安装第二链轮(13),第二链轮(13)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11)连接,第一传动轴(6)上安装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9)啮合。电动机带动第一传动轴(6)转动,第一传动轴(6)带动绞龙(8)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9)带动第二传动轴(10)转动,第二传动轴(10)带动第一拨料爪(12)转动,第一齿轮(7)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9)的直径,第一链轮(11)的直径小于第二链轮(13)的直径。第二传动轴(10)和第一传动轴(6)之间的传动方式,以及第二传动轴(10)和第三传动轴(14)之间的传动方式可以由其他传动方式替换,例如,皮带轮传动。为进一步防止基料浮于料腔(30)表面,可在第三传动轴(14)上安装第二拨料爪(17),第二拨料爪(17)位于料腔(30)内,第二拨料爪(17)位于第一拨料爪(12)的上方,第二拨料爪(17)先将浮于最表层的基料向下拨动一定距离,再由第一拨料爪(12)进一步将基料向下拨动,直至基料落到绞龙(8)上。为防止菌种堵塞到菌种腔(31)内不下落,可在菌种腔(31)内安装第四传动轴(19),第四传动轴(19)上安装拨种爪(20),第四传动轴(19)上安装第四链轮(18),第三传动轴(14)上安装第三链轮(15),第三链轮(15)通过链条与第四链轮(18)连接。第四传动轴(19)由第三传动轴(14)通过第三链轮(15)、第四链轮(18)和链条提供旋转动力。第一传动轴(6)的一端伸出壳体(32)夕卜,该端安装副传动轮(5),副传动轮(5)通过传动带(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食用菌层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2),壳体(32)内设置菌种腔(31)和壳体(32),菌种腔(31)与壳体(32)之间的隔板上开设通孔(33),壳体(32)侧壁上开设出料口(21),出料口(21)与料腔(30)相通,壳体(32)内安装第一传动轴(6)和第三传动轴(14),第一传动轴(6)上安装绞龙(8),绞龙(8)位于菌种腔(31)、料腔(30)和通孔(33)内,第三传动轴(14)上安装分种辊(16),分种辊(16)位于菌种腔(31)内,分种辊(16)上开设至少两个凹槽(2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业亮
申请(专利权)人:车业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