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凤荣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对称收缩扩散导流型尿素合成塔塔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33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对称收缩扩散导流型尿素合成塔塔盘,属尿素设备领域,包括塔盘体Ⅰ(1)、塔盘体Ⅱ(2)、密封环(3)、固定螺栓(4)、连接螺栓(5)、环隙液相通道(6)、固定销(7)、钩头螺栓(8)、塔盘支撑(9)、中心导流筒(10)、气相孔(11)、多向导流型泡罩(12)、径向导流通道(13)、轴径向导流通道(14),多向导流型泡罩(12)上设有径向导流通道(13)和轴径向导流通道(14),塔盘体Ⅰ(1)、塔盘体Ⅱ(2)上下交替排列安装在尿素合成塔衬里(15)内。使用该新型塔盘,尿素合成转化率可提高到70-73%,尿素成品蒸汽消耗可显著降低,节能减排效益十分明显。(*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尿素生产设备领域,是一种组合式对称收縮扩 散导流型尿素合成塔塔盘,适用于尿素合成塔,它通过液相导流和气体的多向 导流分布混合,强化气液传质效果,最大程度的提高尿素合成转化率。
技术介绍
尿素合成塔是尿素生产的最重要设备,塔内物料反应的平衡程 度决定了二氧化碳转化率的高低,决定了尿素成品能耗的高低。而尿素合成塔 的塔盘又是决定塔内物料反应平衡程度高低的重要部件,因此,在相同的操作 条件下,塔盘性能的好坏对二氧化碳转化率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对尿素成品能 耗的影响也是重要的。目前,尿素合成塔塔盘一般采用平筛板塔盘、球帽型塔 盘、驼峰型塔盘、气分型塔盘等,它们虽然依次加强了气、液相反应物的混合 并进行强化传质,但仍存在较多缺点,如气液分流不明确、气液相混合仍不 均匀、壁流和涡流现象仍较明显等。所以,二氧化碳转化率还是比较低,最高 可达到65%_68%,造成分解系统负荷较大,蒸汽消耗较高,使尿素能耗居高不 下,与现阶段的节能降耗工作产生较大矛盾。因此,对塔盘进行改造,提高塔 盘的性能,提高二氧化碳转化率是必要的,也是急迫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塔盘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 种设计结构合理、气液相混合均勾、传质传热效果好、尿素合成转化率高、安 装简单的组合式对称收縮扩散导流型尿素合成塔塔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对称收縮扩散导 流型尿素合成塔塔盘,它包括塔盘体I (1)、塔盘体II (2)、密封环(3)、固定螺栓(4)、连接螺栓(5)、环隙液相通道(6)、固定销(7)、钩头螺栓(8)、 塔盘支撑(9)、中心导流筒(10)、气相孔(11)、多向导流型泡罩(12)、径向导流通道(13)、轴径向导流通道(14),其特征在于:塔盘体I (1)、塔盘体 II (2)上均设有气相孔(11)和多向导流型泡罩(12),气相孔(11)的直径 在3-15毫米之间,多向导流型泡罩(12)上设有径向导流通道(13)和轴径向 导流通道(14);塔盘体I (1)上设有中心导流筒(10)和固定螺栓(4);塔 盘体I (1)、塔盘体II (2)上下交替排列安装在尿素合成塔衬里(15)上,塔 盘体I (1)、塔盘体II (2)根据需要可以设计为多块。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对称收缩扩散导流型尿素合成塔塔盘与已有 塔盘技术相比有以下积极效果1、实现初次碰撞,使传质传热加速进行。在尿素合成塔内使用该塔盘,从气相孔中竖直上升的气体与多向导流型泡罩径向通 道导流出的气体首先进行剧烈碰撞,使大气泡互相碰撞为小气泡,使气液接触面积急剧增加,传质传热加速进行。2、实现第二次乃至多次碰撞,使传质传热 继续加速进行。当碰撞成的小气泡继续上升的过程中,与多向导流型泡罩轴径 向通道导流出的气体进一步进行碰撞,将小气泡继续碰撞成更小的气泡,使气 液接触面积继续倍数级增加,使传质传热急剧进行,直至接近平衡状态。3、强 制改变尿液反应物料在塔内的流动路线,使传质传热反应强化进行。通过塔盘 体I (1)和塔盘体II (2)上下交替排列安装,使尿液由环隙流动强制收縮通 道变为走上一块塔盘的中心导流筒,然后再扩散上升从上一层塔盘的环隙通道 通过,如此收縮扩散、收縮扩散使尿液反应物料由塔底经过塔盘流到塔顶,通 过流动路线、流动速度的改变,改变了尿液的流动状态,使气液接触更充分, 传质传热反应更快,反应更接近于平衡。4、由于尿液反应物料流动路线的强制 改变,塔内物料流动均匀、无死角,克服了壁流和涡流现象,提高了尿塔的有 效容积利用率。通过该新型塔盘积极效果的实现,尿素合成转化率可提高到 70-73%,尿素成品蒸汽消耗可显著降低,节能减排效益十分明显。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主结构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主结构图的M向视图; 图3是本技术的主结构图的N向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多向导流型泡罩(12)的主结构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多向导流型泡罩(12)的主结构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多向导流型泡罩(12)的主结构图; 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多向导流型泡罩(12)的主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多向导流型泡罩(12)的主结构图4的B向 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多向导流型泡罩(12)的主结构图5的C向 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多向导流型泡罩(12)的主结构图6的D向 视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向导流型泡罩(12)的主结构图的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以上附图,下面详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 图1、图2、图3所示实施例中,采用尿素级316L不锈钢制作成尿素合成塔塔 盘,再用连接螺栓(5)把塔盘连接组合成塔盘体I (1)和塔盘体II (2),塔 盘体I (1)和塔盘体II (2)的直径可以不相等,在塔盘体I (1)和塔盘体II (2)上开设气相孔(11)、安装多向导流型泡罩(12),气相孔(11)的直径在 3-15毫米之间,多向导流型泡罩(12)上开设径向导流通道(13)和轴径向导 流通道(14),同时在塔盘体I (1)的中心开设并安装中心导流筒(10)和焊 接固定螺栓(4)。将塔盘体I (1)和塔盘体II (2)按图1所示,上下交替排列安装在尿素合成塔内的塔盘支撑(9)上,并用钩头螺栓(8)把塔盘体I (1)、 塔盘体II (2)进行固定,将密封环(3)安装在塔盘体I (1)和尿素合成塔衬 里(15)之间的环隙上,并用固定销(7)和固定螺栓(4)连接牢固。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在多向导流型泡罩(12)的顶部沿同心圆开 设斜圆形旋流通道,如图7所示,使气体形成轴径向旋流,在多向导流型泡罩 (12)的外圆侧沿切线方向开设方形旋流通道,使气体形成径向旋流。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在多向导流型泡罩(12)的顶部开设辐射形 旋流通道,如图8所示,使气体形成轴径向旋流,在多向导流型泡罩(12)的 外圆侧沿切线方向开设方形旋流通道,使气体形成径向旋流。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在多向导流型泡罩(12)的顶部沿同心圆切 线方向开设旋流通道,如图9所示,使气体形成轴径向旋流,在多向导流型泡 罩(12)的外圆侧沿切线方向开设方形旋流通道,使气体形成径向旋流。图IO是本技术实施例四,在多向导流型泡罩(12)的顶部沿同心圆开 设斜圆形旋流通道,如图7所示,使气体形成轴径向旋流,在多向导流型泡罩 (12)的外圆侧沿切线方向开设圆形旋流通道,使气体形成径向旋流。图ll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向导流型泡罩(12)的外圆侧沿切线方向开 设的径向旋流通道,使气体形成径向旋流。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对称收缩扩散导流型尿素合成塔塔盘,它包括塔盘体I(1)、塔盘体II(2)、密封环(3)、固定螺栓(4)、连接螺栓(5)、环隙液相通道(6)、固定销(7)、钩头螺栓(8)、塔盘支撑(9)、中心导流筒(10)、气相孔(11)、多向导流型泡罩(12)、径向导流通道(13)、轴径向导流通道(14),其特征在于塔盘体I(1)、塔盘体II(2)上均设有气相孔(11)和多向导流型泡罩(12),气相孔(11)的直径在3-15毫米之间,多向导流型泡罩(12)上设有径向导流通道(13)和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对称收缩扩散导流型尿素合成塔塔盘,它包括塔盘体Ⅰ(1)、塔盘体Ⅱ(2)、密封环(3)、固定螺栓(4)、连接螺栓(5)、环隙液相通道(6)、固定销(7)、钩头螺栓(8)、塔盘支撑(9)、中心导流筒(10)、气相孔(11)、多向导流型泡罩(12)、径向导流通道(13)、轴径向导流通道(14),其特征在于:塔盘体Ⅰ(1)、塔盘体Ⅱ(2)上均设有气相孔(11)和多向导流型泡罩(12),气相孔(11)的直径在3-15毫米之间,多向导流型泡罩(12)上设有径向导流通道(13)和轴径向导流通道(14);塔盘体Ⅰ(1)上设有中心导流筒(10)和固定螺栓(4);塔盘体Ⅰ(1)、塔盘体Ⅱ(2)上下交替排列安装在尿素合成塔衬里(15)上,塔盘体Ⅰ(1)、塔盘体Ⅱ(2)根据需要可以设计为多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荣
申请(专利权)人:李凤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