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固体饮料加工用食用菌培养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1187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6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固体饮料加工用食用菌培养料,涉及食用菌加工技术领域,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玉米20‑25份、大麦15‑20份、甘蔗渣10‑15份、椰糠10‑15份、松针粉6‑10份、竹叶6‑10份、黄豆5‑8份、茶枯粉5‑8份、红薯渣5‑8份、桑叶3‑6份、葡萄皮渣3‑6份、银杏叶2‑4份、壳聚糖2‑4份、醋糟2‑4份、河沙2‑4份、β‑环糊精2‑4份、棕榈油2‑4份、鱼腥草1‑2份、鸦胆子1‑2份、木粉1‑2份、甘蔗糖蜜1‑2份、姜粉0.5‑1份、小苏打0.5‑1份、土霉素0.3‑0.5份、硼砂0.3‑0.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培养料疏松肥沃,能普遍满足食用菌的正常生长需求;同时具有自我杀菌作用,对制备原料进行预杀菌;并且能够被重复使用,充分利用其营养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固体饮料加工用食用菌培养料
技术介绍
:真菌多糖是食用菌中含有的重要药理活性物质,被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激活剂,具有抗细菌、抗病毒和抗凝聚的作用,增强肝功能和解毒力,提高动物缺耐氧能力和氧的利用率,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率,降血糖、镇静、镇痛、平喘、止咳、化痰等多种功效。目前,市售的食用菌固体饮料制成固态颗粒,饮用时用温水冲泡,形成液态饮品。为了严格控制食用菌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食用菌固体饮料的加工采用一体化生产线,从食用菌培养到食用菌固体饮料的制成,严格把控每个工序,从而制得营养价值丰富且能放心饮用的食用菌固体饮料。在食用菌培养阶段,尤其要注意培养料的选择与配制,这将直接影响食用菌的生长品质和培养周期,同时也要考虑到培养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疏松肥沃且能被多次重复使用的食用菌固体饮料加工用食用菌培养料。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食用菌固体饮料加工用食用菌培养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玉米20-25份、大麦15-20份、甘蔗渣10-15份、椰糠10-15份、松针粉6-10份、竹叶6-10份、黄豆5-8份、茶枯粉5-8份、红薯渣5-8份、桑叶3-6份、葡萄皮渣3-6份、银杏叶2-4份、壳聚糖2-4份、醋糟2-4份、河沙2-4份、β-环糊精2-4份、棕榈油2-4份、鱼腥草1-2份、鸦胆子1-2份、木粉1-2份、甘蔗糖蜜1-2份、姜粉0.5-1份、小苏打0.5-1份、土霉素0.3-0.5份、硼砂0.3-0.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玉米、大麦和黄豆加水浸泡5h,再隔水蒸熟,待自然冷却至35-40℃后加入红薯渣和甘蔗糖蜜,保温混合30min,即得物料I;(2)将甘蔗渣、竹叶、桑叶、银杏叶和鱼腥草粉碎成长度为3-5mm的小段,并加入松针粉、棕榈油、木粉和姜粉,充分混合后压缩成块,然后在75-80℃下旋转烘烤30min,再经粉碎机制成粒度为1-2mm的粗粉,即得物料II;(3)将葡萄皮渣、醋糟和鸦胆子混合均匀后送入冷冻干燥机,经充分干燥后粉碎成粒度为0.5-1mm的细粉,再加入椰糠和茶枯粉,并加热至65-70℃保温混合15min,即得物料III;(4)向物料I中加入物料II和物料III,混合均匀后于0-5℃环境中静置8h,再加入壳聚糖、河沙、β-环糊精、小苏打、土霉素和硼砂,充分混合均匀。所述壳聚糖使用前经过改性处理,其处理方法为:将15-20份壳聚糖加入等重量份的料酒中,并搅拌形成均匀浆体,再加入2-3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1-2份氢化蓖麻油,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3min,然后加入1-2份茶籽粉和0.5-1份松节油,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处理2min,所得混合物送入喷雾干燥机,最后将所得颗粒研磨成粉末。壳聚糖经过改性处理,不仅提高其亲水性,还能提高其杀菌和抗病能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食用菌培养料的制备原料价廉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培养料疏松肥沃,能普遍满足食用菌的正常生长需求;同时具有自我杀菌作用,对制备原料进行预杀菌;并且能够被重复使用,充分利用其营养成分,从而降低食用菌的培养成本,便于大规模培养营养价值丰富的食用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将20份玉米、20份大麦和5份黄豆加水浸泡5h,再隔水蒸熟,待自然冷却至35-40℃后加入8份红薯渣和1份甘蔗糖蜜,保温混合30min,即得物料I;(2)将12份甘蔗渣、6份竹叶、5份桑叶、2份银杏叶和2份鱼腥草粉碎成长度为3-5mm的小段,并加入6份松针粉、2份棕榈油、1份木粉和0.5份姜粉,充分混合后压缩成块,然后在75-80℃下旋转烘烤30min,再经粉碎机制成粒度为1-2mm的粗粉,即得物料II;(3)将4份葡萄皮渣、3份醋糟和1份鸦胆子混合均匀后送入冷冻干燥机,经充分干燥后粉碎成粒度为0.5-1mm的细粉,再加入10份椰糠和6份茶枯粉,并加热至65-70℃保温混合15min,即得物料III;(4)向物料I中加入物料II和物料III,混合均匀后于0-5℃环境中静置8h,再加入2份壳聚糖、2份河沙、3份β-环糊精、1份小苏打、0.5份土霉素和0.3份硼砂,充分混合均匀。壳聚糖的改性处理:将20份壳聚糖加入等重量份的料酒中,并搅拌形成均匀浆体,再加入3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1份氢化蓖麻油,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3min,然后加入1份茶籽粉和1份松节油,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处理2min,所得混合物送入喷雾干燥机,最后将所得颗粒研磨成粉末。实施例2(1)将25份玉米、15份大麦和5份黄豆加水浸泡5h,再隔水蒸熟,待自然冷却至35-40℃后加入5份红薯渣和1份甘蔗糖蜜,保温混合30min,即得物料I;(2)将15份甘蔗渣、8份竹叶、3份桑叶、3份银杏叶和1份鱼腥草粉碎成长度为3-5mm的小段,并加入8份松针粉、2份棕榈油、1份木粉和0.5份姜粉,充分混合后压缩成块,然后在75-80℃下旋转烘烤30min,再经粉碎机制成粒度为1-2mm的粗粉,即得物料II;(3)将6份葡萄皮渣、2份醋糟和1份鸦胆子混合均匀后送入冷冻干燥机,经充分干燥后粉碎成粒度为0.5-1mm的细粉,再加入15份椰糠和5份茶枯粉,并加热至65-70℃保温混合15min,即得物料III;(4)向物料I中加入物料II和物料III,混合均匀后于0-5℃环境中静置8h,再加入4份壳聚糖、2份河沙、3份β-环糊精、1份小苏打、0.5份土霉素和0.3份硼砂,充分混合均匀。壳聚糖的改性处理:将20份壳聚糖加入等重量份的料酒中,并搅拌形成均匀浆体,再加入2份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2份氢化蓖麻油,充分混合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3min,然后加入1份茶籽粉和0.5份松节油,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处理2min,所得混合物送入喷雾干燥机,最后将所得颗粒研磨成粉末。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固体饮料加工用食用菌培养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玉米20‑25份、大麦15‑20份、甘蔗渣10‑15份、椰糠10‑15份、松针粉6‑10份、竹叶6‑10份、黄豆5‑8份、茶枯粉5‑8份、红薯渣5‑8份、桑叶3‑6份、葡萄皮渣3‑6份、银杏叶2‑4份、壳聚糖2‑4份、醋糟2‑4份、河沙2‑4份、β‑环糊精2‑4份、棕榈油2‑4份、鱼腥草1‑2份、鸦胆子1‑2份、木粉1‑2份、甘蔗糖蜜1‑2份、姜粉0.5‑1份、小苏打0.5‑1份、土霉素0.3‑0.5份、硼砂0.3‑0.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固体饮料加工用食用菌培养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玉米20-25份、大麦15-20份、甘蔗渣10-15份、椰糠10-15份、松针粉6-10份、竹叶6-10份、黄豆5-8份、茶枯粉5-8份、红薯渣5-8份、桑叶3-6份、葡萄皮渣3-6份、银杏叶2-4份、壳聚糖2-4份、醋糟2-4份、河沙2-4份、β-环糊精2-4份、棕榈油2-4份、鱼腥草1-2份、鸦胆子1-2份、木粉1-2份、甘蔗糖蜜1-2份、姜粉0.5-1份、小苏打0.5-1份、土霉素0.3-0.5份、硼砂0.3-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固体饮料加工用食用菌培养料,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玉米、大麦和黄豆加水浸泡5h,再隔水蒸熟,待自然冷却至35-40℃后加入红薯渣和甘蔗糖蜜,保温混合30min,即得物料I;(2)将甘蔗渣、竹叶、桑叶、银杏叶和鱼腥草粉碎成长度为3-5mm的小段,并加入松针粉、棕榈油、木粉和姜粉,充分混合后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国房美春苏振泉吴延飞潘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锦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寨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