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11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少电子部件的数量,可以降低整个装置的制造成本以及安装面积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在将半导体芯片单独收容在封装内,或者将半导体芯片与在周围连接的电子部件一同安装在基板上,使用绝缘材料进行注模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中,具有:将一端与所述半导体芯片的外部端子连接,在另一端上连接静电保护用二极管(D1),并且被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芯片内的电流限制用电阻(R10);以及在所述电流限制用电阻(R10)的两端之间并联连接、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芯片内的熔丝(F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涉及将半导体芯片单独收容在封装内,或者 将半导体芯片与在周围连接的电子部件一同安装在基板上,并使用绝缘材料进行注模的半导体集成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二次电池将锂离子电池安装在数字照相机等便携设备中。因 为锂离子电池不耐过充电以及过放电,所以以具备过充电以及过放电的保护电 路的电池组的方式来使用。图4表示了使用现有的保护电路的电池组的一例的电路结构图。在该图 中,锂离子电池10的正极、负极分别与电池组的外部端子B+、 B-连接。在 端子B+、 B-之间连接有电阻R1和电容器C1的串联电路。端子B+与电池组 的外部端子P+连接,端子B-经由用于切断电流的n沟道MOS (金属氧化膜 半导体)FET (电场效应晶体管)FET晶体管Ml、 M2与电池组的外部端子P -连接。此外,端子P+、 P-之间连接有电容器C2,在端子B-、 P-之间连接有 电容器C3。在端子P+、 P-之间连接负载或充电器。将晶体管Ml 、 M2的漏极连接在一起,晶体管Ml的源极经由端子B -与 锂离子电池10的负极连接,晶体管M2的源极与端子P-连接。晶体管M1、 M2各自的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其将半导体芯片单独收容在封装内,或者将半导体芯片与在周围连接的电子部件一同安装在基板上、并使用绝缘材料进行注模,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一端与所述半导体芯片的外部端子连接,在另一端上连接静电保护用二极管,并且被设置在 所述半导体芯片内的电流限制用电阻;以及 在所述电流限制用电阻的两端之间并联连接、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芯片内的熔丝。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秀宪柴田浩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