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模
,尤其是电机转子压铸模结构
技术介绍
在采用冷压室压铸机压铸电机转子生产过程中,电机转子是采用铸铝快速高压压射成型,型腔内空气常常难以瞬间尽数排出,转子内部残留大量气泡,尤其是端环厚度大于20mm的转子残留气泡现象较为严重。这些气泡严重影响电机质量。在电机转子压铸生产中,降低气孔率一直是技术重点和难点。现有技术降低气孔率大多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提高比压及降低压射速度,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对模具损伤较大(特别是下模),模具寿命直线下降;二是增加排气槽数量,加大排气槽深度,但如图1、图2所示,现有转子压铸模模具大多是在风叶型腔A的水平上端部设置风叶排气道D,在平衡柱型腔B的水平上端部设置平衡柱排气道E,排气柱型腔C水平上端部也可排气。在压铸过程中,当铝水到达风叶型腔A和平衡柱型腔B的水平上端部后很快就将其排气道封闭,型腔内残留气体无法排出,致使气孔率尤其是端环F上的气孔率仍然很高,难以有效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排除铸铝电机转子压铸时产生的气体,降低电机铸铝转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铸铝转子压铸模,其特征在于,在压铸模的上模(5)上方设置有至少三层排气通道板(2、3、4),在每块排气通道板(2、3、4)和上模(5)的上端面均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放射状排气通道(1、11、12、13),排气通道与上模型腔(10)顶部的排气柱型腔(7、8)连通;排气通道板与上模用连接螺钉(9)联接,在排气通道板与上模之间还配置有定位销(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定忠,李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电机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