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挠性布线板的连接结构及连接器的光电挠性布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04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光电挠性布线板的连接结构及连接器和光电挠性布线板,从而延长光电挠性布线板中的光传输路径长度,实现光电挠性布线板的小型化,获得良好的弯曲性和光传输特性。在光电挠性布线板(30)中,已从光电挠性布线板(30)中去除进行光电转换的光元件(45、55)及其驱动器(60、70)。在将光电挠性布线板(30)连接安装基板(12、22)的连接器(40、50)上,安装该光元件(45、55)。驱动(60、70)与连接器(40、50)一起安装在安装基板(12、22)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传输光信号和电气信号双方的光电挠性布线板连 接刚性基板等其他基板的光电挠性布线板的连接结构,以及在该光电挠 性布线板的连接结构中使用的连接器和光电挠性布线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支持高速通信网络的信息处理终端装置要求高速性能, 作为应对这种要求的一种技术,开发了利用一块基板传输光信号和电气 信号双方的光电混载基板。光电混载基板的特征是与多个电气传输路径 平行配置光传输路径。并且,作为这种光电混载基板的一种,提出了具有良好弯曲性的光电挠性布线板(专利文献1 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279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0315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300930号公报光电挠性布线板在具有活用了该良好弯曲性的转动部的信息处理终 端装置中、例如在主体与兼作显示部的盖体通过铰链轴可以转动地连接 的手机、PDA、个人计算机、游戏机等中,被用来连接该主体侧的电气 电路和盖体侧的电气电路。该情况时,光电挠性布线板使用一组连接器 连接在主体侧的刚性安装基板和盖体侧的刚性安装基板之间。更加具体 地讲,光电挠性布线板的两端部插入被安装在两侧安装基板上的一组插 头状连接器中,从而分别与两侧的安装基板连接。图14表示光电挠性布线板的连接结构的以往示例。图14中A表示 例如两折式手机的主体,B表示该手机的盖体。主体A内的刚性安装基 板la与盖体B内的刚性安装基板lb通过光电挠性布线板2相连接。光 电挠性布线板2具有多个电气传输路径6和光传输路径7 (光波导),而 且在两方的端部附近具有把光信号转换为电气信号的光元件3及其驱动器4。另一方面,在安装基板la、 lb上安装有插头状连接器5、 5,通过将 光电挠性布线板2的两端部插入这些连接器中,安装基板la、 lb通过光 电挠性布线板2相连接。在连接器5、 5的各自内部及光电挠性布线板2 的两端部设有数量对应于传输路径总数的通电用触点。艮P,以往的光电挠性布线板2虽然在布线板上进行光传输,但为了 和与其连接的安装基板la、 lb的匹配,需要利用电气信号进行从安装基 板向布线板内的信号取入、和从布线板内向安装基板的信号取出,因此 在布线板的两端部上安装进行光电转换的光元件3、 3及其驱动器4、 4。但是,在这种以往的光电挠性布线板2及其连接结构中,与在布线 板的两端部上安装光元件3、 3及其驱动器4、 4相关,存在以下问题。与光电挠性布线板2的总长L1相比,光电挠性布线板2中的光传输 区间的长度L2、即实质上的光传输路径长度变短。因此,光电挠性布线 板2超过必要程度地增大,难以向小型化设备拓展。这是第一问题。在光电挠性布线板2中,安装光元件3、 3及其驱动器4、 4的两端 安装部相比光传输区间的部分,弯曲性明显变差,需要在光元件3、 3之 间确保原有的弯曲性,难以在总长度上确保预测程度的弯曲性。因此, 难以适用于两折式手机这样要求良好的弯曲性的用途。这是第二问题。第三问题是在制造光电挠性布线板2时,需要安装光元件3、 3及其 驱动器4、 4的安装步骤,导致布线板成本升高。第四问题是与光电挠性布线板2的总长L1相比,实质上的光传输路 径长度受到限制。即,在光电挠性布线板2的两端部(比光元件3、 3靠 前的部分)不存在光传输路径,通过电气传输路径(铜线图形)进行本 应该光传输的高速数字信号的传输。因此,不能充分享受光传输的优点。 具体地讲,在该电气传输路径中产生EMC特性的恶化、信号传输特性的 恶化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挠 性布线板的连接结构、以及光电挠性布线板用的连接器和光电挠性布线 板,可以最长限度地确保光电挠性布线板中的光传输路径长度,由此可 以实现光电挠性布线板的小型化,并且可以确保良好的弯曲性、光传输 特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光电挠性布线板的连接结构,使 用连接器将传输光信号和电气信号双方的光电挠性布线板连接到其他基 板上,该光电挠性布线板的连接结构的特征在于,已从所述光电挠性布 线板中去除进行光电转换的光元件及其驱动器,而且将至少所述光元件 安装在所述连接器上。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光电挠性布线板的连接结构中,己从所述光电挠性 布线板中去除本来设置在光电挠性布线板的光传输路径中的光元件及其 驱动器,所以能够从布线板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即沿着布线板的大致 总长设置光传输路径。换言之,既对高速传输有效又具有良好的弯曲性 的光传输路径的长度,没有因光元件和驱动器而受影响,可以尽可能地 增大该光传输路径的长度。已从光电挠性布线板中去除的光元件安装在连接器上,由此与安装 在光电挠性布线板上时相同,可以进行光电转换,不会产生功能上的障 碍。关于驱动器,也可以与光元件一起安装在连接器上,但从避免布线 结构的复杂化、避免连接器的大型化等方面考虑,也可以安装在安装有 连接器的其他基板上。关于光元件在连接器中的配置位置,依赖于光电挠性布线板中的电 气传输路径、光传输路径的布线图形,在光传输路径位于布线板的中央 部时,光元件也安装在连接器的中央部,在光传输路径位于侧端部、即 电气传输路径组的外侧时,光元件也安装在连接器的侧端部,但为在后 者时,如果将光元件安装在未被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触点)夹持的侧 端部,则可以实现连接器的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连接器用于将传输光信号和电气信号双方的光 电挠性布线板连接到其他基板上,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光电挠性布线板的光传输路径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光电转换用的光元件。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连接器中,进行光电转换的光元件安装在与光电挠 性布线板的光传输路径对应的位置,所以能够从光电挠性布线板中去除 光元件及其驱动器。因此,能够使布线板的总长与光传输路径的长度实 质上一致,能够避免既对高速传输有效又具有良好的弯曲性的光传输路 径的长度因光元件和驱动器而受影响的情况。并且,在该连接器中,重要的是连接在连接器上的光电挠性布线板 的光传输路径与安装在连接器上的光元件的位置吻合。因此,优选形成 为设置导孔的插头状连接器,该插头状连接器将光电挠性布线板的端部 插入其中,通过该端部的插入,使光电挠性布线板的光传输路径与该连 接器内的光元件位置吻合。关于光元件在连接器中的配置位置,依赖于光电挠性布线板中的电 气传输路径、光传输路径的布线图形,在光传输路径位于布线板的中央 部时,光元件也安装在连接器的中央部,在光传输路径位于端部、即电 气传输路径组的外侧时,光元件也安装在连接器的侧端部,但在为后者 时,如果将光元件安装在未被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触点)夹持的侧端 部,则可以实现连接器的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光电挠性布线板用于传输光信号和电气信号双 方,该光电挠性布线板的特征在于,光传输路径和电气传输路径从该布 线板的一端部延伸到另一端部,在各个传输路径的两端部设有各个信号 的输入输出口 。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光电挠性布线板中,电气信号的传输路径和光信号 的传输路径从该布线板的一端部延伸到另一端部,在其两端部设有各个信号的输入输出口。因此,光电挠性布线板的总长L1与光传输路径长度 L2大致相同。并且,高速数字信号通过该光号传输路径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挠性布线板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使用连接器将传输光信号和电气信号双方的光电挠性布线板连接到其他基板上,该光电挠性布线板的连接结构的特征在于, 已从所述光电挠性布线板中去除进行光电转换的光元件及其驱动器,而且将至少所述光元件安装在所述连接器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快人长田孝之
申请(专利权)人:星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