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35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包括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具有一塑料插头本体,该插头本体上凸出有卡扣。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一塑料插座本体,该插座本体具有卡合部。卡合部上开设有卡扣槽,卡扣槽侧壁上凸出有抵顶部。所述卡扣由抵顶部卡合在卡扣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板对板连接器利用抵顶部和卡扣的弹性使卡扣滑过抵顶部卡持在卡扣槽内,可以有效防止在机械撞击或其它外力作用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脱离,也可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便于正确组合对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板对板连接器一般包括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且插头连接 器和插座连接器分别具有插头端子和插座端子。插头端子及插座端 子的一端分别与一印刷电路板电性接触,另一端相对接,从而使插 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电性连接,进而实现两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 性连接。然而,现有板对板连接器一般仅通过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的紧 密卡接实现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的结合,因而当受到机械撞击 或其它外力作用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容易脱离。而且现有板 对板连接器在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组合时难以确认是否对接 到位,容易造成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电性连接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 种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能够稳固结合且便于正确组合对接的 板对板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板对板连接器包括插头连 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组装在插座连接器上,插头连接器具有一插头本体,插座连接器具有一插座本体;所述插头本体上至 少凸出有两卡扣;所述插座本体具有两第一侧墙及由第一侧墙两端延伸出与卡扣数量相等的卡合部,卡合部上均开设有一卡扣槽,该卡扣槽侧壁上凸出有抵顶部,所述卡扣由抵顶部卡持在卡扣槽内。 综上所述,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利用抵顶部和卡扣的弹性使卡扣滑过抵顶部卡持在卡扣槽内, 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在机械撞击或其它外力作用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脱离;另一方 面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便于正确组合对接。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座本体的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本体的立体图。图5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沿V-V线的剖面图。图中各组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 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1包括插座连接器10 和插头连接器20。插座连接器10与插头连接器20分别焊接在一 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上,从而插座连接器10与插头连接器20 的插接配合可使两印刷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请参阅图1及图2,插座连接器10包括插座本体11、若干个 母端子12及若干个助焊片13。插座本体11为塑胶材料制成,其 大致呈长方体状,该插座本体11具有一扁平的基板111。基板111 边缘向上凸伸出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墙112 ,基板111的两端分别 延伸有一连接在两第一侧墙112 —端的第二侧墙113。第一侧墙 112、第二侧墙113与基板111围成一收容腔114。基板111中部 向上凸伸出一凸肋115,该凸肋115与所述第一侧墙112平行设置。 插座本体11的第一侧墙112上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排列并与收容 腔114连通的母端子槽116。所述母端子12对应收容在母端子槽 116和收容腔114内。所述第一侧墙112内侧的两端均向收容腔114 内凸伸出一呈矩形的卡合部117。卡合部117大致中部位置开设有 一上下延伸的卡扣槽118,该卡扣槽118上、下面均与外界连通, 侧面与收容腔114连通。该卡扣槽118两侧壁大致中部位置均向卡 扣槽118内凸出一抵顶部1181。插座本体11靠近卡合部117和第 一侧墙112连接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上下贯通的第一助焊槽119。所述助焊片13卡固在相应的助焊槽119内,而助焊片13下 端焊接在相应的印刷电路板上,从而插座连接器IO与该印刷电路 板固定在一起。请参阅图2及图4,插头连接器20包括插头本体21、若干个 公端子22及两个助焊端子23。插头本体21为塑胶材料制成,其 大致呈长方体状,该插头本体21具有底壁211。插头本体21上开 设有若干个呈两排等间距设置的公端子槽212,所述公端子22对 应收容在公端子槽212内。插头本体21两侧凸伸有圆柱状卡扣 213。底壁211中部开设有一凹槽214,插头本体21两端部处分别 开设有一第二助焊槽215。所述助焊端子23卡固在相应的第二助焊槽215内,而助焊端 子23上端焊接在相应的印刷电路板上,从而插头连接器20与该 印刷电路板固定在一起。请参阅图1、图2及图5,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1的插头 连接器20与插座连接器10在组装時,插座连接器10的凸肋115 对应收容在插头连接器20的凹槽214内,插座连接器10的母端子12与插头连接器20的公端子22相对接,从而使插座连接器10 与插头连接器20电性导通;插头连接器20的卡扣215利用抵顶 部1181和自身的弹性滑过抵顶部1181卡持在插座连接器10的卡 扣槽118内。综上所述,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1的插头连接器20的卡 扣215利用抵顶部1181和自身的弹性滑过抵顶部1181卡持在插 座连接器10的卡扣槽118内, 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在机械撞击或 其它外力作用时插座连接器10与插头连接器20脱离;另一方面 使插头连接器20与插座连接器10便于正确组合对接,从而插头连 接器20与插座连接器IO可以正确稳固地结合。权利要求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组装在插座连接器上,插头连接器具有一插头本体,插座连接器具有一插座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插头本体上至少凸出有两卡扣;所述插座本体具有两第一侧墙及由第一侧墙两端延伸出与卡扣数量相等的卡合部,卡合部上均开设有一卡扣槽,该卡扣槽侧壁上凸出有抵顶部,所述卡扣由抵顶部卡持在卡扣槽内。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插头本 体具有一底壁,该底壁的中部开设有一凹槽;所述插座本体具有一 基板,该基板中部凸伸出一凸肋,该凸肋插入所述凹槽中。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插座连 接器还包括若干个母端子,插座本体的基板两端分别延伸有一连接 在两第一侧墙一端的第二侧墙,基板、第一侧墙及第二侧墙围成一 收容腔,第一侧墙上开设有若干与收容腔连通的母端子槽,所述母 端子固定收容在母端子槽及收容腔中。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插头连 接器还包括收容在插头本体内的若干个公端子。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插座连 接器还包括若干个助焊片,插座本体在靠近卡合部和第一侧墙连接 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一助焊槽,所述助焊片收容在该第一助焊槽 中。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插头连 接器还包括若干个助焊端子,插头本体两端开设有第二助焊槽,所 述助焊端子收容在该第二助焊槽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包括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具有一塑料插头本体,该插头本体上凸出有卡扣。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一塑料插座本体,该插座本体具有卡合部。卡合部上开设有卡扣槽,卡扣槽侧壁上凸出有抵顶部。所述卡扣由抵顶部卡合在卡扣槽中。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利用抵顶部和卡扣的弹性使卡扣滑过抵顶部卡持在卡扣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组装在插座连接器上,插头连接器具有一插头本体,插座连接器具有一插座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插头本体上至少凸出有两卡扣;所述插座本体具有两第一侧墙及由第一侧墙两端延伸出与卡扣数量相等的卡合部,卡合部上均开设有一卡扣槽,该卡扣槽侧壁上凸出有抵顶部,所述卡扣由抵顶部卡持在卡扣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佑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