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孔的制造方法以及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391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接触孔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该衬底上已形成有多个导电结构;    进行一离子注入步骤;    进行一热工艺,以在该些导电结构的侧壁上以及未被该些导电结构覆盖的该衬底表面上形成一衬层,其中形成在该些导电结构侧壁处的该衬层的厚度小于形成在该衬底表面上的该衬层的厚度;    在该衬底上方形成一绝缘层,覆盖该些导电结构;以及    图案化该绝缘层,以在相邻的两个导电结构之间形成一接触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制造方法,特别地涉及一种接触孔的制造方法以及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元件的尺寸也不断地缩小,进入深亚微米的领域中。当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增加时,使得晶片的表面无法提供足够的面积来制作所需的互连线(Interconnect),因此为了配合元件缩小后所增加的互连线需求,两层以上的多层金属互连线的设计,便成为超大型集成电路(VLSI)技术所必须采用的方式。此外,不同金属层之间若要导通,则必须在两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挖一开口并填入导电材料,以形成导通两金属层的插塞结构。为了克服愈来愈小的线宽以及防止接触孔发生未对准(Misalignment),通常许多半导体元件会采用自对准接触孔的设计。特别是在存储元件中,将衬底中的掺杂区与形成在衬底上方的位线电连接的方式,通常都是使用自对准接触孔的设计。图1A至图1F,所示的是公知的一种存储元件中接触孔的制造流程的剖面图。请参照图1A,提供衬底100,衬底100上已形成有具有顶盖层110的栅极结构112,且每一栅极结构112包括栅极介电层104、多晶硅层106以及金属硅化物层108。其中,图中所标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芳裕陈俊哲
申请(专利权)人:茂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