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OS快闪存储器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319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SONOS快闪存储器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依次具有介质层-捕获电荷层-介质层的三层堆叠结构、第一多晶硅层以及腐蚀阻挡层的半导体衬底;沿位线方向依次刻蚀腐蚀阻挡层、第一多晶硅层和介质层-捕获电荷层-介质层的三层堆叠结构,直至暴露出半导体衬底,形成开口;通过开口在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源极和漏极;在开口内以及腐蚀阻挡层上形成介电层,并进行平坦化处理直至曝露出腐蚀阻挡层;去除腐蚀阻挡层;在第一多晶硅层以及介电层表面形成第二多晶硅层,沿字线方向刻蚀第二多晶硅层,直至暴露介电层;进行10至20秒的快速热退火。本方法去除在介电层的侧壁以及第一多晶硅层之间产生多晶硅残留,防止漏电流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SONOS快闪存储器的制 作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用于存储数据的半导体存储器分为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 器,易失性存储器易于在电源中断时丢失其数据,而非易失性存储器即使在 电中断时仍可保存其数据。与其它的非易失性存储技术(例如,磁盘驱动器) 相比,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相对较小。因此,非易失性存储器已广泛地应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存储卡等。近来,已经提出了具有硅-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硅(SONOS)结构 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即SONOS快闪存储器。SONOS快闪存储器具有很薄的单 元,其便于制造且容易结合至例如集成电路的外围区域(peripheral region)和/ 或逻辑区域(logic region)中。现有技术中SONOS快闪存储器的制作方法参考附图1至附图7所示,其 中附图7还包括附图7A至附图7C,首先,参考附图1,提供半导体村底200, 并在所述半导体衬底200上形成介质层-捕获电荷层-介质层的三层堆叠结 构210,所述三层堆叠结构210包括形成在半导体衬底200上的介质层210a, 形成在介质层210a上的捕获电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SONOS快闪存储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具有介质层-捕获电荷层-介质层的三层堆叠结构、第一多晶硅层以及腐蚀阻挡层;沿位线方向依次刻蚀腐蚀阻挡层、第一多晶硅层和介质层-捕获电荷层-介质层的三层堆叠结构,直至暴露出半导体衬底,形成开口;通过开口进行离子注入,在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源极和漏极;在开口内以及腐蚀阻挡层上形成介电层,并进行平坦化处理直至曝露出腐蚀阻挡层;去除腐蚀阻挡层;在第一多晶硅层以及介电层表面形成第二多晶硅层,并沿字线方向刻蚀所述第二多晶硅层,直至暴露介电层;进行10至20秒的快速热退火。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SONOS快闪存储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具有介质层-捕获电荷层-介质层的三层堆叠结构、第一多晶硅层以及腐蚀阻挡层;沿位线方向依次刻蚀腐蚀阻挡层、第一多晶硅层和介质层-捕获电荷层-介质层的三层堆叠结构,直至暴露出半导体衬底,形成开口;通过开口进行离子注入,在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源极和漏极;在开口内以及腐蚀阻挡层上形成介电层,并进行平坦化处理直至曝露出腐蚀阻挡层;去除腐蚀阻挡层;在第一多晶硅层以及介电层表面形成第二多晶硅层,并沿字线方向刻蚀所述第二多晶硅层,直至暴露介电层;进行10至20秒的快速热退火。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SONOS快闪存储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丹蔡信裕仇圣棻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