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陶瓷组分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516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不包含Pb的半导体陶瓷组分,其中BaTiO↓[3]中的部分Ba被用Bi-Na代替。该半导体陶瓷组分的特征在于,将居里温度改变至正向,而不使用Pb,以及大大地降低室温下的电阻率。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该半导体陶瓷组分的方法。特别地公开了一种由组分公式[(BiNa)↓[x]Ba↓[1-x]]TiO↓[3]表示的半导体陶瓷组分,其中x满足0<x≤0.3。通过分开地制备不包含半导体掺杂剂的BaTiO↓[3]煅烧粉末和(BiNa)TiO↓[3]煅烧粉末,将煅烧粉末混合在一起、然后粉碎并成形该混合物,最后在具有1%或更低氧浓度的惰性气体气氛中烧结所得物质,获得所述的半导体陶瓷组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正向电阻温度的半导体陶瓷组分,其用于 PTC热敏电阻、PTC加热器、PTC开关、温度检测器等,以及涉及一种 用于生产该半导体陶瓷组分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作为显示出PTCR特性(正的电阻率温度系数)的材料,按 常例已提出了其中将各种半导体惨杂剂添加到BaTi03的组分(参见, 专利文献O 。这些组分具有约120。C的居里温度。取决于用途,这些 组分需要改变居里温度。已经提出了,通过添加例如SrTi03到包含Sb203和Nb203的BaTi03 来改变居里温度(参见,专利文献2)。但是,在此情况下,居里温度 仅仅在负向上改变,而在正向上不改变。目前,仅仅PbTi03被认为是 用于在正向上改变居里温度的添加元素(参见,专利文献3)。但是, 由于PbTi03包含引起环境污染的元素,近年来需要使用没有PbTi03的 材料。在BaTi03半导体陶瓷中,提出了通过将Nb、 Ta和稀土元素的一种 或多种添加到具有BaLh(BiNa、Ti03的结构的组份,其中不使用PbTi03 的BaTi03中的部分Ba被Bi-Na所代替,并且x被控制在(Kx^).15的范围 内,在氮气中烧结该组分,然后在氧化气氛中使该组分经历热处理, 从而生产BaTi03半导体陶瓷的方法(参见,专利文献4)。在其中部分Ba被Bi-Na代替的系统中控制该组分的原子价的情况 下,当三价阳离子被添加作为半导体掺杂剂时,由于单价Na离子的存在,产生半导体效果被减小和室温下的电阻率增加的问题。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例如,通过添加作为半导体掺杂剂的O.l mol。/。的Nd203 到Ba^x (BiNa) xTi03 (0<x$0.15)所获得的组分,但是该数量不是能 实现用于PTC应用的足够半导电性的数量。为了解决BaTi03半导体陶瓷组分的常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由 公式[(Al。.5A2o.5)x(BaLyQy)]Ti03表示的半导体陶瓷组分(其中Al是Na、 K和Li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A2是Bi,以及Q是La、 Dy、 Eu和Gd的一 种或两种或多种),其中x和y每个满足(Kx^0.2, 0.002^^0.01 (参见 专利文献5),作为能在正向上改变居里温度,并且大大地减小室温下 的电阻率而不使用Pb的半导体陶瓷组分。专利文献l: JP-B-51-41440专利文献2: JP-B-8-22773专利文献3: JP-B-62-58642专利文献4: JP-A-56-169301专利文献5: JP-A-2005-2554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问题尽管上述常规组分包含诸如La的稀土元素或诸如Sb和Nb的四价 元素作为半导体掺杂剂,但是这种半导体掺杂剂的添加,特别地,三 价稀土元素,导致在其中部分Ba被Bi-Na代替的不包含Pb的组分中,在 煅烧或烧结时,在Bi (三价)点中混合稀土元素,由此原子价的控制变 得困难,同时,引起载流子浓度的分散,S口,电阻。此外,上述常规组分是,在煅烧之前,通过混合构成该组分的所 有元素的开始材料,接着进行煅烧、成形、烧结以及热处理而制造的 组分。特别,在专利文献4和5中公开的其中部分Ba被Bi-Na所代替的不 包含Pb的组分中,在煅烧步骤过程中Bi挥发,以及Bi-Na中发生组分偏差,由此不同阶段的成形被加速,以及室温下的电阻率增加以及引起 居里温度的波动。可以认为,在低温下执行煅烧是为了限制Bi的挥发。但是,尽管 通过该方法确定地限制Bi的挥发,但是不能形成完全的固溶液,以及不 能获得希望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包含Pb的半导体陶瓷组分,该半导体 陶瓷组分能够将居里温度改变到正向并且大大地减小室温下的电阻 率;以及提供一种该半导体陶瓷组分的生产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导体陶瓷组分,其中BaTi03 中的部分Ba被Bi-Na代替,该半导体陶瓷组分,在煅烧和烧结时,没有 将作为半导体掺杂剂的三价稀土元素加入到Bi (三价)点中,以及能够 容易地控制原子价,能够限制电阻的耗散;以及提供一种该半导体陶 瓷组分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半导体陶瓷组分,其中BaTi03中的部 分Ba被Bi-Na代替,该半导体陶瓷组分在煅烧步骤中能够限制Bi的挥 发、能够防止Bi-Na的组分偏差,由此抑制不同阶段的成形、能够进一 步减小室温下的电阻率、以及能够限制居里温度的波动;以及提供一 种该半导体陶瓷组分的生产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为了获得以上目的的充分研究,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制造其中 BaTi03中的部分Ba被Bi-Na代替的半导体陶瓷组分中,当在具有低氧浓 度的惰性气体气氛中执行烧结时,即使不添加诸如稀土元素的半导体 掺杂剂,通过Ti+e—Tf+的反应,在固溶液中形成T产,由此可以形成 半导体,并解决了诸如难以控制原子价和由于Bi (三价)点中的半导体 掺杂剂的混合的电阻耗散的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不使用半导体掺杂剂生产其中BaTi03中 的部分Ba被Bi-Na代替的半导体陶瓷组分中,通过分别地制备BaTi03组 分和(BiNa) Ti03组分,并在较高温度下,在BaTi03组分的最佳温度 下和在较低温度下,在(BiNa) Ti03组分的最佳温度下,煅烧各种组 分(下面称为分开煅烧方法),(BiNa) Ti03组分的Bi挥发被抑 制,以及可以防止Bi-Na的组分偏差,以及可以抑制不同阶段的成形, 并且通过混合、成形和烧结这些煅烧粉末,可以获得具有室温下低电 阻率和居里温度的波动受控的半导体陶瓷组分。更进一步,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煅烧之前混合构成组分的所有元素 的开始材料的情况下,在煅烧阶段,Bi变为液相,并形成复杂的粒间结 构,以致难以形成单个粒间级,并且电阻率的温度系数发生耗散(跳 跃特性),此外,在根据上述技术,通过Ti十e—T产的反应形成半导 体而不添加半导体掺杂剂中,在挥发Bi的添加中,Ti被消耗,并且 Ti4++e—Ti^的效果被减弱,以及室温电阻提高,以致必需添加控制原 子价的元素。但是,通过采用上述的分开煅烧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中BaTi03中的部分Ba被Bi-Na代替的半导体陶瓷 组分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BaTi0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制备(BiNa) Ti0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混合BaTi03的煅烧粉末和(BiNa) Ti0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以及成形和烧结所述混合煅烧粉末的步骤。在上述结构的制造方法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其中在具有1%或更低氧浓度的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所述烧结步 骤的结构;其中制备BaTiO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中的煅烧温度为700至l,200。C 的结构;其中制备(BiNa) TiO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中的煅烧温度为700至 950。C的结构;其中在制备BaTi0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中、在制备(BiNa) Ti03的 煅烧粉末的步骤中、或在该两个步骤中,在煅烧之前添加3.0moP/。或更 低的硅氧化物和4.0mol。/。或更低的碳酸钙或钙氧化物的结构;其中在混合BaTi03的煅烧粉末和(BiNa) 110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 中,添加3.0molM或更低的硅氧化物和4.0molo/。或更低的碳酸钙或钙氧 化物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其中BaTiO↓[3]中的部分Ba用Bi-Na代替的半导体陶瓷组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BaTiO↓[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制备(BiNa)TiO↓[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混合BaTiO↓[3]的煅烧粉末和(BiNa)TiO↓[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以及成形并烧结所述混合的煅烧粉末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10-27 292471/20061. 一种用于制造其中BaTiO3中的部分Ba用Bi-Na代替的半导体陶瓷组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BaTiO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制备(BiNa)TiO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混合BaTiO3的煅烧粉末和(BiNa)TiO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以及成形并烧结所述混合的煅烧粉末的步骤。2. 如权利要求l所要求的用于制造半导体陶瓷组分的方法,其中在 具有1%或更低氧浓度的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所述烧结步骤。3. 如权利要求l所要求的用于制造半导体陶瓷组分的方法,其中制 备BaTiO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中的煅烧温度是700至l,200。C。4. 如权利要求l所要求的用于制造半导体陶瓷组分的方法,其中制 备(BiNa) TiO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中的煅烧温度是700至95(fC。5. 如权利要求l所要求的用于制造半导体陶瓷组分的方法,其中 在制备BaTi03的煅烧粉末的步骤中、在制备(BiNa) 1103的煅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田武司田路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