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芯片测试平台的外管脚测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586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测试平台的外管脚测试结构,包括测试平台上芯片数个管脚扇出的对应信号走线,其中每根信号走线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测试点,测试点包括至少两个焊盘,至少一个焊盘通过信号走线与芯片的对应管脚连接,其余焊盘通过信号走线与测试平台外围电路连接,各个焊盘之间设置有连通导线。采用该种结构的集成电路芯片测试平台的外管脚测试结构,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可测试性,而且降低了高速信号产生不确定畸变的可能性;同时测试操作方便灵活,测试结构设计巧妙,从而在数字基带芯片早期开发时期能够提高性能,增加可测试性,节省了成本,节省开发周期,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给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特别涉及集成电路芯片测试
,具体是指一 种集成电路芯片测试平台的外管脚测试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中越来越多地使用集成电路,集成电 路工业已经成为现代电子工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技术,除了设计、 制造之外,就是测试和封装工艺,尤其是对于数字基带芯片来说,在早期开发时期,通常会 设计硬件测试平台来对芯片进行各种测试和验证。由于芯片本身尚不成熟,外管脚定义会在不同的阶段发生一定的变化,相应的,对其进 行测试的硬件测试平台也必须做出一定的改变以应付这种变化。但是数字基带芯片早期开发 时期的这种硬件测试平台由于系统结构复杂,价格很昂贵,如果对应于一版的芯片就要重新 开发硬件测试平台,无疑会大大增加成本和开发周期。为降低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目前常采用的一种技术是把数字基带芯片独立出来重新做 一块测试平台子板,这块测试平台子板插在硬件测试母板对应的插槽上,这样,如果基带芯 片发生变化,只需要重新设计这块结构简单的子板,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增加成本和开发 周期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仍然是有一定缺点的, 一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测试平台的外管脚测试结构,包括测试平台上芯片数个管脚扇出的对应信号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根信号走线中均设置有至少一测试点,该测试点包括至少两个焊盘,其中至少一焊盘通过信号走线与芯片的对应管脚相连接,其余焊盘通过信号走线与测试平台外围电路相连接,所述的各个焊盘之间设置有连通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春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摩波彼克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