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及汽车技术

技术编号:245827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及汽车;包括:S1、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锁车状态,否则进行S2,是则进行S3;S2、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怠速或上电状态,是则进行S5;S3、智能移动终端与车辆进行远程配对;S4、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和/或车外拾音系统接收远程配对成功信号,并启动;S5、车外拾音系统接收语音信号,并传递至语音声纹识别系统;S6、语音声纹识别系统进行语义识别;S7、判断语音信号是否为控制命令语音信号,是则进行S8;S8、语音声纹识别系统进行声纹特征提取,并与声纹库中预先存储的目标声纹模型进行对比;S9、车辆执行动作。声纹识别及配对能够有效地保证车辆的使用安全。

A control method of vehicle action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控制场景越来越丰富,为消费者带来了方便快捷的驾乘体验。近年来如何通过智能系统控制打开后备箱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有些已经应用到商品车上,主要的技术手段包括红外线触发、脚踢雷达探测、多组测距传感器探测、智能钥匙与语音识别结合等控制方式。上述控制方式均是先通过按压钥匙侧解锁键或者解锁后备箱键,率先对后备箱进行解锁,然后再由智能系统控制打开后备箱。这些控制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汽车后备箱智能化控制的需求,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或者改善空间,如红外线触发和脚踢雷达探测,需要将脚放置到固定位置或者抬起脚至一定高度,这在某些使用场景是不便于操作的,如双手不方便打开后备箱时,顾客抬起一只脚站立容易摔倒,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多组测距传感器探测的方案适用于一定身高顾客将一定尺寸的物体放置在胸前搬运至后备箱的场景,主要通过探测并计算后背门至胸前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距离差值实现场景识别,使用场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智能钥匙与语音识别相结合的技术方案,通过智能钥匙识别使用者身份,在此基础上采用语音命令实现后备箱控制,这种方案能够较好的解放双手,但是对说话人的身份没有进行确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亟需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及汽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动作控制方法及汽车,声纹识别及配对能够有效地保证车辆的使用安全。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锁车状态,如果不处于锁车状态,则进行步骤S2,如果处于锁车状态,则进行步骤S3;S2、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怠速或上电状态,如果处于怠速或上电状态,则进行步骤S5;S3、智能移动终端与车辆进行远程配对;S4、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和/或车外拾音系统接收远程配对成功信号,并启动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和车外拾音系统;S5、所述车外拾音系统接收语音信号,并将语音信号传递至所述语音声纹识别系统;S6、语义识别,所述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语义识别;S7、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控制命令语音信号,如果所述语音信号为控制命令语音信号,则进行步骤S8;S8、声纹配对,所述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对所述控制命令语音信号进行声纹特征提取,并与声纹库中预先存储的目标声纹模型进行对比,以进行声纹配对;S9、声纹配对成功,车辆执行所述控制命令语音信号所包含的执行动作。作为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方案,步骤S2中,车辆如果不处于怠速或上电状态,则判断车辆是否处于熄火或下电状态,如果处于熄火或下电状态,则进行智能移动终端与车辆进行远程配对确认,如果远程配对成功,则进行步骤S5,如果远程配对不成功,则关闭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和车外拾音系统。作为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7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61、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唤醒词语音信号;如果语音信号不是唤醒词语音信号,则进行步骤S7,如果所述语音信号为唤醒词语音信号,则进行步骤S62;S62、车辆执行唤醒的响应动作。作为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5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41、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唤醒词语音信号,如果语音信号不是唤醒词语音信号,则进行步骤S5;如果所述语音信号为唤醒词语音信号,则进行步骤S42;S42、所述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对所述唤醒词语音信号进行声纹特征提取,并与声纹库中预先存储的目标声纹模型进行对比,以进行声纹配对;S43、声纹配对成功,则车辆执行唤醒的响应动作。作为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方案,步骤S9中,在声纹配对成功之后,车辆执行所述控制命令语音信号所包含的执行动作之前,要进行车钥匙与车辆的短程配对,以确认使用者的身份。作为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5之前,要进行车钥匙与车辆的短程配对,以确认使用者的身份。作为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方案,在进行步骤S6之前,所述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背景声降噪处理或语音信噪比增强处理;或所述车外拾音系统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背景声降噪处理或语音信噪比增强处理。作为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与所述车辆通过蓝牙、远程射频或超声波进行信息传输。作为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唤醒的响应动作为打开车辆的尾灯、高位制动灯或车外迎宾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车辆处于锁车状态,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和车外拾音系统初始处于的关闭模式,可以节省能耗。车辆处于怠速或上电状态,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和车外拾音系统处于就绪状态,使车辆能够快速地响应使用者发出的指令,保证使用者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感。再者,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对使用者发送的指令进行声纹识别及配对,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识别和确认,能够保证使用者为车主或经车主授权的人,能够有效地保证车辆的使用安全。此外,车辆处于熄火或下电状态下,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和车外拾音系统处于就绪状态。智能终端与车辆进行远程配对确认,确认使用者是否在车辆附近,如果不在车辆附近关闭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和车外拾音系统,避免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及车外拾音系统不必要的能耗。如果在车辆附近,为了使车辆能够快速地响应使用者发出的控制指令,保证使用者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感,则保持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和车外拾音系统处于就绪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锁车状态,如果不处于锁车状态,则进行步骤S2,如果处于锁车状态,则进行步骤S3;/nS2、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怠速或上电状态,如果处于怠速或上电状态,则进行步骤S5;/nS3、智能移动终端与车辆进行远程配对;/nS4、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和/或车外拾音系统接收远程配对成功信号,并启动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和车外拾音系统;/nS5、所述车外拾音系统接收语音信号,并将语音信号传递至所述语音声纹识别系统;/nS6、语义识别,所述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语义识别;/nS7、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控制命令语音信号,如果所述语音信号为控制命令语音信号,则进行步骤S8;/nS8、声纹配对,所述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对所述控制命令语音信号进行声纹特征提取,并与声纹库中预先存储的目标声纹模型进行对比,以进行声纹配对;/nS9、声纹配对成功,车辆执行所述控制命令语音信号所包含的执行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锁车状态,如果不处于锁车状态,则进行步骤S2,如果处于锁车状态,则进行步骤S3;
S2、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怠速或上电状态,如果处于怠速或上电状态,则进行步骤S5;
S3、智能移动终端与车辆进行远程配对;
S4、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和/或车外拾音系统接收远程配对成功信号,并启动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和车外拾音系统;
S5、所述车外拾音系统接收语音信号,并将语音信号传递至所述语音声纹识别系统;
S6、语义识别,所述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语义识别;
S7、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控制命令语音信号,如果所述语音信号为控制命令语音信号,则进行步骤S8;
S8、声纹配对,所述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对所述控制命令语音信号进行声纹特征提取,并与声纹库中预先存储的目标声纹模型进行对比,以进行声纹配对;
S9、声纹配对成功,车辆执行所述控制命令语音信号所包含的执行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及汽车,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车辆如果不处于怠速或上电状态,则判断车辆是否处于熄火或下电状态,如果处于熄火或下电状态,则进行智能移动终端与车辆进行远程配对确认,如果远程配对成功,则进行步骤S5,如果远程配对不成功,则关闭语音声纹识别系统和车外拾音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61、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唤醒词语音信号;如果语音信号不是唤醒词语音信号,则进行步骤S7,如果所述语音信号为唤醒词语音信号,则进行步骤S62;
S62、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乐超曹蕴涛刘英杰王鹏鹏张强杨化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