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体底盘组件结构及缸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01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缸体底盘组件结构及缸体装置,底盘组件设置于缸筒内,所述底盘组件包括支撑盘件和电磁铁盘件,所述支撑盘件具有能被磁铁吸附的特性;支撑盘件和电磁铁盘件的尺寸均与缸筒适配;支撑盘件设置于电磁铁盘件的顶部,电磁铁盘件通过通电和放电来实现对支撑盘件的吸附或释放。本设计采用电磁吸附方式来实现对支撑盘件的吸附和释放,操作简单、快捷,不会损伤盘件;本设计可以有效防止粉料从支撑盘件下漏,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出现拉缸现象而损伤盘件和缸筒壁。

Structure of cylinder block chassis components and cylinder block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缸体底盘组件结构及缸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机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缸体底盘组件结构及缸体装置。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对产品具有成型快速、制作精度高的特点,其原材料为粉末状,其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实现对产品的制造,不易造成材料浪费。根据材料的种类及其使用,现有熔融沉积造型术、激光立体印刷术和选择型激光烧结术等细分类型的3D打印装置。其中,采用选择型激光烧结术来实现的3D打印装置较为常见。常见的类型包括采用SLS选择性激光烧结术和采用SLM选择性激光熔化术的3D打印装置,两种类型均属于使用激光作为能量介质的3D打印技术。两种类型中,相较于SLS选择性激光烧结术而言,SLM在增材制造的过程中用激光使粉体完全熔化,不需要黏结剂,成型的精度和力学性能都比SLS要好,因此,较SLS选择性激光烧结术而言,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前景要好,例如在医疗、汽车、航天等领域都有极大应用前景。对于SLM型3D打印机而言,其通常包括供料装置、成型装置、铺粉装置、激光装置和粉料回收装置。其中,成型装置的缸体内,由于是作为产品的成型区域,需要在打印过程中为产品提供支撑面,同时,打印完成的产品还需要转移,现有方案的底盘通常通过螺栓等来进行安装固定,在安装和取出时均不方便,现有的直接通过手或工具转移产品的方案容易损伤到刚打印完成的产品。同时,由于受每次安装的力度影响,会对底盘造成一定的损伤,手动安装也可能会使底盘表面出现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缸体底盘组件结构及缸体装置,以为打印过程提供整个工作面,同时解决支撑盘件快捷装、取,以及安装过程容易受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缸体底盘组件结构,底盘组件设置于缸筒内,所述底盘组件包括支撑盘件和电磁铁盘件,所述支撑盘件具有能被磁铁吸附的特性;支撑盘件和电磁铁盘件的尺寸均与缸筒适配;支撑盘件设置于电磁铁盘件的顶部,电磁铁盘件通过通电和放电来实现对支撑盘件的吸附或释放。本设计采用电磁吸附的方式安装支撑盘件,具有快捷、高效的特点。同时,采用该方式摒弃了采用螺栓安装的方式,不受人力和安装工具的影响,不会受到损坏。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盘件与所述电磁铁盘件之间设计有定位孔-定位柱结构。通过定位孔-定位柱结构,可以快速完成支撑盘件的安装定位。进一步的,支撑盘件包括底盘和吸附件,所述底盘不具备被磁铁吸附的特性,所述吸附件能够被磁铁吸附,所述吸附件嵌于所述底盘内。这样,支撑盘件就既满足在粉料侧不具备磁铁吸附的特性,又能够被电磁铁盘件吸附。进一步的,所述底盘的底部设计有与吸附件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吸附件固定于该安装槽内。即设计了吸附件的安装结构,此结构能够快速完成支撑盘件的组装。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铁盘件由上而下包括依次相连的定位盘、隔热盘和联接盘,所述定位盘侧边设置有至少一圈羊毛毡;在定位盘内部均匀分布设置了若干电磁铁;所述隔热盘由隔热材料加工而成,隔热盘内设置有过线槽;所述隔热盘和联接盘上均设计有相匹配的线束过孔;联接盘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定位盘对支撑盘件其定位和吸附功能(由电磁铁完成),隔热盘隔离两端的热量传递,防止相互影响,联接盘作为底盘组件与外部(如驱动机构)的连接窗口,电磁铁的电源线从联接盘和隔热盘的线束过孔走线,连接到电磁铁。羊毛毡具有致密性和强压缩性,由于致密型细羊毛毡的作用,可有效阻挡粉末继续下移,其组织含大量致密空隙,即使少量粉料落入羊毛毡与缸筒壁之间缝隙,也不会因为压力过大,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对缸筒壁和各盘件造成拉伤。进一步的,定位盘与所述支撑盘件之间,设计有定位孔-定位柱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盘上设置有对应于各所述电磁铁的沉孔,各所述电磁铁的底部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沉孔中,各所述沉孔均与所述过线槽连通。这样设计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线束通过独立的空间固定于结构内部,进而避免底盘组件运动过程中对线束造成影响。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铁为断电保持型磁铁。支撑盘件仅在打印结束时需要取出,工作时需要一直固定电磁铁盘件上,断电保持型磁铁仅在通电时失去磁性,即需要为底盘组件通电的频率因选择断电保持型磁铁而变得很低。未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缸体装置,该缸体装置应用了上述的缸体底盘组件结构。由此具备上述缸体底盘组件结构的所有特点。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设计采用电磁吸附方式来实现对支撑盘件的吸附和释放,从而可以通过及其简单、快捷的操作(仅需对齐、通/断电)完成支撑盘件的安装和取出,过程中,由于无需人力和额外工具的干涉,因此不会损伤盘件,也不会出现安装倾斜的情况。2、本设计采用致密型羊毛毡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粉料从支撑盘件下漏,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出现拉缸现象而损伤盘件和缸筒壁。3、本设计的装置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运行稳定。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缸体及底盘组件的整体结构图。图2、3分别是底盘组件爆炸图的俯、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缸体底盘组件结构,如图1所示,底盘组件20位于缸筒10内,包括支撑盘件20A和电磁铁盘件20B,支撑盘件20A具有能被磁铁吸附的特性;支撑盘件20A和电磁铁盘件20B的尺寸均与缸筒10适配;支撑盘件20A设置于电磁铁盘件20B的顶部,电磁铁盘件20B通过通电和放电来实现对支撑盘件20A的吸附或释放。为了实现支撑盘件20A在安装时的快速定位,支撑盘件20A与电磁铁盘件20B之间设计有定位孔-定位柱结构,即一者设计定位孔,另一者设计相匹配的定位柱。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见附图2、3,在支撑盘件20A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202,在电磁铁盘件20B的顶部,设置有对应的定位柱205。在安装支撑盘件20A时,将定位孔202对准定位柱205,即可实现支撑盘件20A与电磁铁盘件20B的对准,电磁铁盘件20B通过磁力的有无来实现对支撑盘件20A的吸附和释放。以电磁铁盘件20B为断电保持型为例,在未通电时,其具备磁性,通电后磁性消失,则在对准支撑盘件20A后,电磁铁盘件20B即吸附住支撑盘件20A,在需要取出支撑盘件20A时,仅需对电磁铁盘件20B通电即可。由于打印粉料的特殊要求,在使用某些粉料进行打印时,要求支撑粉料的部分不能具备被磁铁吸附的特性,对此,支撑盘件20A设计为:支撑盘件20A包括底盘201和吸附件203,底盘201不具备被磁铁吸附的特性,相反,吸附件203能够被磁铁吸附,吸附件203嵌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缸体底盘组件结构,底盘组件(20)设置于缸筒(1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组件(20)包括支撑盘件(20A)和电磁铁盘件(20B),所述支撑盘件(20A)具有能被磁铁吸附的特性;支撑盘件(20A)和电磁铁盘件(20B)的尺寸均与缸筒(10)适配;支撑盘件(20A)设置于电磁铁盘件(20B)的顶部,电磁铁盘件(20B)通过通电和放电来实现对支撑盘件(20A)的吸附或释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体底盘组件结构,底盘组件(20)设置于缸筒(1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组件(20)包括支撑盘件(20A)和电磁铁盘件(20B),所述支撑盘件(20A)具有能被磁铁吸附的特性;支撑盘件(20A)和电磁铁盘件(20B)的尺寸均与缸筒(10)适配;支撑盘件(20A)设置于电磁铁盘件(20B)的顶部,电磁铁盘件(20B)通过通电和放电来实现对支撑盘件(20A)的吸附或释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底盘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件(20A)与所述电磁铁盘件(20B)之间设计有定位孔-定位柱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缸体底盘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件(20A)包括底盘(201)和吸附件(203),所述底盘(201)不具备被磁铁吸附的特性,所述吸附件(203)能够被磁铁吸附,所述吸附件(203)嵌于所述底盘(201)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缸体底盘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01)的底部设计有与吸附件(203)相匹配的安装槽(213),所述吸附件(203)固定于该安装槽(213)内。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缸体底盘组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兰田杨加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府珞埔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