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差速限制装置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222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7:04
提供用于差速限制装置的控制装置。差速限制装置限制在车辆的左轮和右轮的旋转速度之间的差值以及在车辆的前轮和后轮的旋转速度之间的差值中的至少一个。控制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71),电子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取得关于车辆在预定区域中将要经受的横风的横风信息,并基于横风信息来执行控制以产生差速限制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差速限制装置的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差速限制装置的控制装置,该差速限制装置限制在前轮和后轮的旋转速度之间的差值以及在左轮和右轮的旋转速度之间的差值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介绍
提出了一种差速限制力控制装置。差速限制力控制装置限制左轮和右轮之间的差速,以抑制车辆由于行驶期间的干扰而朝向右侧或左侧的不期望的移动(参见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特开2009-257383(JP2009-257383A))。JP2009-257383A中描述的差速限制力控制装置包括风力检测单元、差速器、差速限制单元和差速限制力控制单元。风力检测单元检测出由车辆的位于车辆的重心前方的部分接收的风力。差速器将由动力单元产生的动力有区别地传递到右驱动轮和左驱动轮。差速限制单元产生对抗在右驱动轮和左驱动轮之间的差速的差速反作用力,以限制由差速器提供的差速。当风力检测单元检测到风力时,差速限制力控制单元控制差速限制单元以便根据检测到的风力施加差速反作用力。
技术实现思路
相关技术中的差速限制力控制装置仅在其检测到风力之后控制差速限制力。因此,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横风时,车辆举动变得暂时不稳定,这可能使驾驶员感到不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差速限制装置的控制装置,其提高了车辆的横风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差速限制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差速限制装置限制在车辆的左轮和右轮的旋转速度之间的差值以及在所述车辆的前轮和后轮的旋转速度之间的差值中的至少一个差值。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取得关于所述车辆在预定区域中将要经受的横风的横风信息,所述预定区域位于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上的前方,并且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基于所述横风信息来执行控制以产生差速限制力。与在车辆受到横风之后控制差速限制力的情况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面的用于差速限制装置的控制装置提高了车辆的横风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包括差速限制装置的四轮驱动车辆的构造的示例的构造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控制装置的构造的示例的框图;图3是受到横风的车辆的示意图;图4A和图4B是隧道出口附近的车辆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由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前轮驱动车辆的构造的示例的构造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四轮驱动车辆的构造的示例的构造图;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四轮驱动车辆的构造的示例的构造图;并且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四轮驱动车辆的构造的示例的构造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照图1至图5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作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给出的。然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不限于这些具体形式。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包括差速限制装置的四轮驱动车辆的构造的示例的构造图。图2是示出控制装置的功能构造的示例的框图。图3是受到横风的车辆的示意图。图4A和图4B是隧道出口附近的车辆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由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如图1中所示,四轮驱动车辆1包括发动机11、变速器12、前轮10R、10L和后轮20R、20L。发动机11是产生使车辆1行驶的驱动扭矩的驱动源。变速器12改变发动机11的输出的旋转速度。前轮10R、10L是一对左右主驱动轮,发动机11的驱动力总是在发动机11的输出的旋转速度被变速器12改变后传递到该对主驱动轮。后轮20R、20L是一对辅助驱动轮,发动机11的驱动力根据车辆状态传递到该对辅助驱动轮。四轮驱动车辆1是车辆的示例,并且包括稍后描述的控制装置7。包括控制装置7的四轮驱动车辆1在下文中有时被称为车辆。四轮驱动车辆1进一步包括中央差速器13A、前差速器13、传动轴14、后差速器15、用于右前轮10R的驱动轴16R和用于左前轮10L的驱动轴16L、用于右后轮20R的驱动轴17R和用于左后轮20L的驱动轴17L以及差速限制装置2和控制装置7。差速限制装置2限制右后轮20R和左后轮20L之间的旋转速度的差值(即,右后轮20R和左后轮20L之间的旋转速度的差值)。控制装置7控制差速限制装置2。控制装置7能够取得各种检测值,包括旋转速度传感器101至104的检测值以及偏航率传感器105和横向G传感器106的检测值。旋转速度传感器101至104分别检测前轮10L、10R和后轮20L、20R的旋转速度。控制装置7基于检测值和稍后描述的映射图721向差速限制装置2供应电流。差速限制装置2根据从控制装置7供应的电流产生差速限制力。偏航率传感器105和横向G传感器106是检测车辆举动的检测器的示例。差速限制装置2包括壳体21、管状输出轴22、多片式离合器23和致动器24。壳体21固定到后差速器15的后面描述的后差速器壳154。输出轴22与壳体21同轴地支撑,使得输出轴22可以相对于壳体21旋转。多片式离合器23容纳在壳体21中。致动器24按压多片式离合器23。输出轴22的一端连接到用于右后轮20R的驱动轴17R,并且与后差速器15一体地旋转(即,一起旋转)的侧齿轮轴156连接到输出轴22的另一端。多片式离合器23包括与壳体21一体地旋转的多个外离合器片23a和与输出轴22一体地旋转的多个内离合器片23b。当外离合器片23a和内离合器片23b接收致动器24的按压力时,它们彼此摩擦接触。致动器24包括例如将旋转力转换成轴向按压力的球凸轮机构和操作球凸轮机构的电磁离合器机构或电动马达。致动器24根据从控制装置7供应的电流用按压力按压多片式离合器23。控制装置7能够通过增大或减小供应到致动器24的电流来连续增大或减小由差速限制装置2产生的差速限制力。发动机11的驱动力经由变速器12、中央差速器13A、前差速器13以及用于右前轮10R的驱动轴16R和用于左前轮10L的驱动轴16L传递到前轮10R、10L。前差速器13包括一对侧齿轮134R、134L、一对小齿轮133、小齿轮销132和容纳这些部件的前差速器壳131。侧齿轮134R、134L分别联接到用于右前轮10R的驱动轴16R和用于左前轮10L的驱动轴16L,使得侧齿轮134R、134L不可相对于驱动轴16R、16L旋转。小齿轮133与侧齿轮134R、134L啮合,使得小齿轮133的轴线垂直于侧齿轮134R、134L的轴线。小齿轮销132支撑小齿轮133。中央差速器13A包括:一对侧齿轮136R、136L;一对小齿轮137;小齿轮销138;和容纳这些部件的中央差速器壳139;以及最终齿轮130。侧齿轮136R、136L分别联接到齿圈135和前差速器壳131。小齿轮137与侧齿轮136R、136L啮合,使得小齿轮137的轴线垂直于侧齿轮136R、136L的轴线。小齿轮销1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差速限制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差速限制装置限制在车辆的左轮和右轮的旋转速度之间的差值以及在所述车辆的前轮和后轮的旋转速度之间的差值中的至少一个差值,所述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n电子控制单元(71),所述电子控制单元(71)被构造成取得关于所述车辆在预定区域中将要经受的横风的横风信息,所述预定区域位于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上的前方,并且所述电子控制单元(71)被构造成基于所述横风信息来执行控制以产生差速限制力。/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1 JP 2018-2180631.一种用于差速限制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差速限制装置限制在车辆的左轮和右轮的旋转速度之间的差值以及在所述车辆的前轮和后轮的旋转速度之间的差值中的至少一个差值,所述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控制单元(71),所述电子控制单元(71)被构造成取得关于所述车辆在预定区域中将要经受的横风的横风信息,所述预定区域位于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上的前方,并且所述电子控制单元(71)被构造成基于所述横风信息来执行控制以产生差速限制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风信息至少包含风速和风向;并且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71)控制所述差速限制装置,使得所述差速限制装置根据所述风速或者根据所述风速和所述风向产生所述差速限制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71)取得关于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的信息和关于所述预定区域的位置的信息,并且所述电子控制单元(71)控制所述差速限制装置,使得在所述车辆到达所述预定区域之前所述差速限制装置产生所述差速限制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的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预定区域的所述位置之间的间隔距离变得小于预定距离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71)控制所述差速限制装置,使得所述差速限制装置产生所述差速限制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71)进一步取得关于所述车辆的速度的信息,所述电子控制单元(71)基于所述车辆的所述速度、所述车辆的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预定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上宽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