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052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4:24
本实用公开一种孕育装置,包括孕育剂盛放漏斗,浇口杯、固定浇口杯的铁砂箱、支撑架;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的出口端位于浇口杯的上方,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杆体和盛放支架,所述的盛放支架固定在杆体上、用于容置孕育剂盛放漏斗,所述的引流管自盛放支架的下方引入延伸到浇口杯的上方;所述的铁砂箱的侧壁设置有插接管、所述的杆体插接于插接管内、并能沿着插接管内壁周向旋转。固定方法简单、方向可以随时调整,解决了放置孕育装备时不好固定和孕育剂流出方向不好调整的问题,确保了孕育连续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孕育装置。

Inocul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孕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浇注系统中的球化孕育
,具体的涉及一种孕育装置。
技术介绍
原铁水熔炼、球化和孕育处理是球墨铸铁铸造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环节。铁水的球化孕育效果最终决定石墨析出形态、共晶凝固特性及铸态组织品质,所以说,孕育过程对于球墨铸铁的制备非常重要;而在孕育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孕育装备,目前使用的孕育装备多是采用固定的方式将输送孕育粉的孕育装置固定于浇口杯上,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孕育剂流出方向不好调整,如果方向不正确、不能将孕育剂准确输送到浇口杯内、就需要停止操作,将孕育设备调整到合适位置再进行孕育剂的输送,会导致工作停止不连续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固定方法简单、方向可以随时调整,解决了放置孕育装备时不好固定和孕育剂流出方向不好调整的问题,确保了孕育连续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孕育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孕育装置,包括孕育剂盛放漏斗,浇口杯、固定浇口杯的铁砂箱、支撑架;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的出口端位于浇口杯的上方,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杆体和盛放支架,所述的盛放支架固定在杆体上、用于容置孕育剂盛放漏斗,所述的引流管自盛放支架的下方引入延伸到浇口杯的上方;所述的铁砂箱的侧壁设置有插接管、所述的杆体插接于插接管内、并能沿着插接管内壁周向旋转。采用上述结构,只需要将孕育剂盛放漏斗设置于支撑架上,将支撑架的杆体插接于铁砂箱侧壁上插接管内即可;不需要对准位置,不需要精确的安装;然后根据需要旋转杆体将孕育剂盛放漏斗下端的引流管对准浇口杯的上方即可;该装置可以随时地旋转调整引流管的方位,保证时时刻刻的对准浇口杯,不需要间断或停止,保证连续的工作,从而实现了:固定方法简单、方向可以随时调整,解决了放置孕育装备时不好固定和孕育剂流出方向不好调整的问题,确保了孕育连续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包括漏斗本体,所述的漏斗本体的下端连接有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包括竖直部和倾斜部、所述的竖直部的一端与漏斗本体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倾斜部连接、且倾斜部自竖直部的连接端向下倾斜;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保证孕育剂流动顺畅,且还能准确的引导进入到浇口杯中,不会分散、散落,集中度高,更利于准确进入到浇口杯内。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漏斗本体的上端面连接有握持部,所述的握持部包括轴向延伸出上端面的竖直段和与竖直段连接的横向段,且横向段的延伸方向与漏斗本体上端面的直径延伸方向一致;采用该结构方便对孕育剂盛放漏斗移动、运输,且不会直径与孕育剂接触。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漏斗本体的外侧面径向延伸设置有多个支撑杆,用于与支撑架相互抵靠实现对孕育剂盛放漏斗的支撑。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架的杆体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的第一杆体和第三杆体均为竖直设置,所述的第二杆体为横向设置,且第二杆体的一端与第一杆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杆体连接;所述的第三杆体用于与插接管插接,所述的第一杆体上设置盛放支架,当第三杆体插接于插接管内、所述的第二杆体自与第三杆体的连接端向远离浇口杯方向延伸。采用该结构可以保证孕育剂盛放漏斗更加方便的旋转调整方向,同时也有效保持漏斗与浇口杯之间具有一定的水平距离,保证更加宽泛的角度调节范围。作为优选,所述的盛放支架包括容置孕育剂盛放漏斗的环形托架,所述的环形托架的外侧面的一个位置与第一杆体固定连接,位于该连接位置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支撑棒,两根支撑棒的一端与第一杆体固定连接、两根支撑棒的另一端固定于环形托架上、并分别位于上述连接位置的两侧;采用该结构形成稳固的三角形固定方式,更加牢固、稳定。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孕育装置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孕育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孕育剂盛放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铁砂箱和浇口杯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1.孕育剂盛放漏斗,1.1.漏斗本体,1.2.握持部,1.3.支撑杆,1.21.竖直段,1.22.横向段,2.浇口杯,3.铁砂箱,4.支撑架,4.1.杆体,4.11.第一杆体,4.12.第二杆体,4.13.第三杆体,4.2.盛放支架,5.引流管,5.1.竖直部,5.2倾斜部,6.插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但本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附图1-5所示:本技术的孕育装置,包括孕育剂盛放漏斗1,浇口杯2、固定浇口杯的铁砂箱3、支撑架4;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管5、所述的引流管的出口端位于浇口杯的上方,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设置于支撑架4上;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杆体4.1和盛放支架4.2,所述的盛放支架4.2固定在杆体上、用于容置孕育剂盛放漏斗,所述的引流管自盛放支架的下方引入延伸到浇口杯的上方;所述的铁砂箱的侧壁设置有插接管6、所述的杆体插接于插接管内、并能沿着插接管内壁周向旋转。采用上述结构,只需要将孕育剂盛放漏斗设置于支撑架上,将支撑架的杆体插接于铁砂箱侧壁上插接管内即可;不需要对准位置,不需要精确的安装;然后根据需要旋转杆体将孕育剂盛放漏斗下端的引流管对准浇口杯的上方即可;该装置可以随时地旋转调整引流管的方位,保证时时刻刻的对准浇口杯,不需要间断或停止,保证连续的工作,从而实现了:固定方法简单、方向可以随时调整,解决了放置孕育装备时不好固定和孕育剂流出方向不好调整的问题,确保了孕育连续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优点。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1包括漏斗本体1.1,所述的漏斗本体的下端连接有引流管5,所述的引流管包括竖直部5.1和倾斜部5.2、所述的竖直部的一端与漏斗本体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倾斜部连接、且倾斜部自竖直部的连接端向下倾斜;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保证孕育剂流动顺畅,且还能准确的引导进入到浇口杯中,不会分散、散落,集中度高,更利于准确进入到浇口杯内。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漏斗本体1.1的上端面连接有握持部1.2,所述的握持部包括轴向延伸出上端面的竖直段1.21和与竖直段连接的横向段1.22,且横向段的延伸方向与漏斗本体上端面的直径延伸方向一致;具体的两侧的竖直段固定于漏斗本体内侧壁上,横向段的两端连接竖直段的上端,构成一个U形的握持部;采用该结构方便对孕育剂盛放漏斗移动、运输,且不会直径与孕育剂接触。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漏斗本体的外侧面径向延伸设置有多个支撑杆1.3,用于与支撑架相互抵靠实现对孕育剂盛放漏斗的支撑。如附图4所示:所述的支撑架4的杆体4.1包括第一杆体4.11、第二杆体4.12和第三杆体4.13,所述的第一杆体和第三杆体均为竖直设置,所述的第二杆体为横向设置,且第二杆体的一端与第一杆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杆体连接;所述的第三杆体用于与插接管插接,所述的第一杆体上设置盛放支架,当第三杆体插接于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孕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孕育剂盛放漏斗,浇口杯、固定浇口杯的铁砂箱、支撑架;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的出口端位于浇口杯的上方,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杆体和盛放支架,所述的盛放支架固定在杆体上、用于容置孕育剂盛放漏斗,所述的引流管自盛放支架的下方引入延伸到浇口杯的上方;所述的铁砂箱的侧壁设置有插接管、所述的杆体插接于插接管内、并能沿着插接管内壁周向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孕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孕育剂盛放漏斗,浇口杯、固定浇口杯的铁砂箱、支撑架;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的出口端位于浇口杯的上方,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杆体和盛放支架,所述的盛放支架固定在杆体上、用于容置孕育剂盛放漏斗,所述的引流管自盛放支架的下方引入延伸到浇口杯的上方;所述的铁砂箱的侧壁设置有插接管、所述的杆体插接于插接管内、并能沿着插接管内壁周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孕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包括漏斗本体,所述的漏斗本体的下端连接有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包括竖直部和倾斜部、所述的竖直部的一端与漏斗本体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倾斜部连接、且倾斜部自竖直部的连接端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孕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本体的上端面连接有握持部,所述的握持部包括轴向延伸出上端面的竖直段和与竖直段连接的横向段,且横向段的延伸方向与漏斗本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敏周宁项铮宇吴超胡婵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