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62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身包括:车架;前面板;下侧围防弹钢板;上侧围防弹钢板,上侧围防弹钢板形成为与车架侧面上端的形状对应的折弯板,上侧围防弹钢板设在车架侧面上端且与车架相连,下侧围防弹钢板与上侧围防弹钢板在水平位置焊接相连以形成主焊缝;至少两个内衬防弹钢板,内衬防弹钢板与下侧围防弹钢板和上侧围防弹钢板分别连,至少两个内衬防弹钢板在主焊缝处相连。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身,在兼顾重量的前提下采用承载式半壳结构车身,防弹钢板和车架共同承载受力,使得车架结构能够达到轻量化目的,能够解决车架与防弹钢板焊接处、下侧围防弹钢板与上侧围防弹钢板焊接处防弹性能下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全地形突击车车身多采用防弹钢板焊接,防弹钢板焊接区域的防弹性能下降,达不到防护指标要求。车身主焊缝处、车架与防弹钢板焊接处、防弹钢板与防弹钢板焊接之处,防护性能下降,在兼顾车身重量要求的前提下,车身多处存在防护弱区,达不到百分之百的防护要求。现有的全地形突击车的车身存在重量和防护之间的矛盾:满足防护,防弹钢板厚度增加,解决车架与防弹钢板焊接处、防弹钢板与防弹钢板焊接之处防弹性能下降问题,车身重量超标;满足重量要求,防弹钢板厚度在不焊接情况下满足防护指标要求,焊接之后,焊接区域防护达不到指标要求。一般都是满足重量要求前提下,牺牲部分防护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身,包括:车架;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形成为与所述车架前端形状对应的折弯板,所述前面板设在所述车架的前端且与所述车架相连;下侧围防弹钢板,所述下侧围防弹钢板形成为与所述车架侧面下端的形状对应的折弯板,所述下侧围防弹钢板设在所述车架侧面下端且与所述车架相连;上侧围防弹钢板,所述上侧围防弹钢板形成为与所述车架侧面上端的形状对应的折弯板,所述上侧围防弹钢板设在所述车架侧面上端且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下侧围防弹钢板与所述上侧围防弹钢板在水平位置焊接相连以形成主焊缝;至少两个内衬防弹钢板,所述内衬防弹钢板与所述下侧围防弹钢板和所述上侧围防弹钢板分别相连,至少两个所述内衬防弹钢板在所述主焊缝处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包括:下车架,所述下车架由两个沿所述车架长度方向设置且沿所述车架高度方向间隔开的两个第一支架和多个沿所述车架高度方向设置且沿所述车架长度方向间隔开的第二支架组成,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相连;上车架,所述上车架设在所述下车架的上方且与所述下车架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形成为“U”型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形成为闭合的环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形成为五个。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内衬防弹钢板邻近所述主焊缝的一端分别设有隼头和用于与所述隼头配合的卯眼。进一步地,所述内衬防弹钢板与所述上侧围防弹钢板以及所述下侧围防弹钢板分别焊接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四道折弯。进一步地,所述上侧围防弹钢板和所述下侧围防弹钢板上共设有六道折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身。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身,在兼顾重量的前提下采用承载式半壳结构车身,防弹钢板和车架共同承载受力,使得车架结构能够达到轻量化目的,能够解决车架与防弹钢板焊接处、下侧围防弹钢板与上侧围防弹钢板焊接处防弹性能下降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身的前面板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身的下侧围防弹钢板和上侧围防弹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身的前面板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身的上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身的下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身的侧围防弹钢板与内衬防弹钢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身的内衬防弹钢板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身的内衬防弹钢板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车身100;前面板10;下侧围防弹钢板20;上侧围防弹钢板30;内衬防弹钢板40;上车架51;下车架52;第一支架521;第二支架52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身10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身100包括车架、前面板10、下侧围防弹钢板20、上侧围防弹钢板30和至少两个内衬防弹钢板40。具体而言,前面板10形成为与车架前端形状对应的折弯板,前面板10设在车架的前端且与车架相连,下侧围防弹钢板20形成为与车架侧面下端的形状对应的折弯板,下侧围防弹钢板20设在车架侧面下端且与车架相连,上侧围防弹钢板30形成为与车架侧面上端的形状对应的折弯板,上侧围防弹钢板30设在车架侧面上端且与车架相连,下侧围防弹钢板20与上侧围防弹钢板30在水平位置焊接相连以形成主焊缝,内衬防弹钢板40与下侧围防弹钢板20和下侧围防弹钢板20分别相连,至少两个内衬防弹钢板40在主焊缝处相连。换言之,如图1至图9所示,车身100主要由车架、前面板10、下侧围防弹钢板20、上侧围防弹钢板30和至少两个内衬防弹钢板40组成。该车身100主要应用于全地形突击车,全地形突击车的车身100的结构形式为承载式半壳结构,防弹钢板(前面板10、下侧围防弹钢板20、上侧围防弹钢板30和内衬防弹钢板40)和车架焊接在一起,共同起到承力的作用,车身100的整体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车身100的防护指标为:车身100正面和侧面100米处能防53式7.62mm普通钢芯弹。防弹钢板材料的选取,是综合考虑了材料的防弹性能、冷弯性能、以及新增车架焊接的防护性能等,并通过枪击试验和冷弯试验验证。全地形突击车的车身100在防护结构设计方面充分利用防弹钢板的冷弯性能和倾角效应,尽量用防弹钢板的折弯代替焊接,减少焊接处防护弱区,如图2和图3所示。图2是车身100的前面板10,采用整块钢板的折弯成型,图3是车身100侧围采用防弹钢板(下侧围防弹钢板20和上侧围防弹钢板30)折弯成型,在水平位置焊接,焊缝处不在枪击范围之内。所有的折弯处,都进行了枪击试验验证,符合防护要求。通过防弹钢板的折弯,整个车身100的焊缝尽可能的降到最低,减少了焊接热影响区。进一步地,为了解决主焊缝处防弹性能下降问题,解决的办法为在主焊缝处内衬防弹钢板40,从而,使得主焊缝处的防弹性能达到指标要求。经过以上的处理,本全地形突击车的车身100在满足重量要求的前提下,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的防护要求。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身100,在兼顾重量的前提下采用承载式半壳结构车身,防弹钢板和车架共同承载受力,使得车架结构能够达到轻量化目的,能够解决车架与防弹钢板焊接处、下侧围防弹钢板20与上侧围防弹钢板30焊接处防弹性能下降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车架包括下车架52和上车架51。具体而言,下车架52由两个沿车架长度方向设置且沿车架高度方向间隔开的两个第一支架521和多个沿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架;/n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形成为与所述车架前端形状对应的折弯板,所述前面板设在所述车架的前端且与所述车架相连;/n下侧围防弹钢板,所述下侧围防弹钢板形成为与所述车架侧面下端的形状对应的折弯板,所述下侧围防弹钢板设在所述车架侧面下端且与所述车架相连;/n上侧围防弹钢板,所述上侧围防弹钢板形成为与所述车架侧面上端的形状对应的折弯板,所述上侧围防弹钢板设在所述车架侧面上端且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下侧围防弹钢板与所述上侧围防弹钢板在水平位置焊接相连以形成主焊缝;/n至少两个内衬防弹钢板,所述内衬防弹钢板与所述下侧围防弹钢板和所述上侧围防弹钢板分别相连,至少两个所述内衬防弹钢板在所述主焊缝处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形成为与所述车架前端形状对应的折弯板,所述前面板设在所述车架的前端且与所述车架相连;
下侧围防弹钢板,所述下侧围防弹钢板形成为与所述车架侧面下端的形状对应的折弯板,所述下侧围防弹钢板设在所述车架侧面下端且与所述车架相连;
上侧围防弹钢板,所述上侧围防弹钢板形成为与所述车架侧面上端的形状对应的折弯板,所述上侧围防弹钢板设在所述车架侧面上端且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下侧围防弹钢板与所述上侧围防弹钢板在水平位置焊接相连以形成主焊缝;
至少两个内衬防弹钢板,所述内衬防弹钢板与所述下侧围防弹钢板和所述上侧围防弹钢板分别相连,至少两个所述内衬防弹钢板在所述主焊缝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下车架,所述下车架由两个沿所述车架长度方向设置且沿所述车架高度方向间隔开的两个第一支架和多个沿所述车架高度方向设置且沿所述车架长度方向间隔开的第二支架组成,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金宏利邴建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