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底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175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底托,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漏水件、及连接基座的接头件;基座包括底板、分别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挡板、及与底板连接的前挡板及后挡板;基座上设置有集水槽与排水槽;排水槽呈通槽状连通集水槽与基座外侧;漏水件设置在排水槽与集水槽的连通处;漏水件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分别连通集水槽与排水槽;接头件的设置位置与排水槽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接头件罩设在排水槽远离集水槽的一端。上述预制底托,通过设置基座,在建筑施工过程可直接与外界拼接施工,取代了传统的多道工序,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设置集水槽、排水槽与漏水件,有效防止出现渗漏的问题,降低施工难度,进一步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Prefabricated bottom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底托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底托。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数量在不断地增长,导致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如何高效的进行建筑施工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现有的卫生间、阳台、厨房地面的施工过程都需要进行防水、试水、水泥砂浆及饰面等多道工序进行施工建造,各工序所需的时间较长,施工质量要求较高,严重影响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施工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预制底托。一种预制底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挡板、与所述底板一端连接的前挡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远离前挡板一端的后挡板;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集水槽与排水槽;所述底板、侧挡板、前挡板及后挡板围设成所述集水槽;所述排水槽呈通槽状连通所述集水槽与基座外侧;漏水件,所述漏水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漏水件设置在所述排水槽与集水槽的连通处;所述漏水件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分别连通所述集水槽与排水槽;及接头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接头件的设置位置与所述排水槽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接头件罩设在所述排水槽远离集水槽的一端。上述预制底托,通过设置基座,在建筑施工过程可直接与外界拼接施工,取代了传统的多道工序,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通过预制底托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并通过设置集水槽、排水槽与漏水件,有效防止预制底托出现渗漏的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槽呈L状结构设置,所述排水槽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与后挡板的连接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厚度自所述前挡板向所述后挡板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底板呈倾斜状结构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呈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防滑条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底板的倾斜方向相对应,所述防滑条沿自所述前挡板向所述后挡板的方向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水件对应呈L状结构设置,所述漏水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及后挡板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槽内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自所述排水槽的周缘处向内延伸设置,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漏水件相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块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段;所述导流段自所述底板向外向远离所述后挡板方向呈倾斜状结构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底板背向集水槽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嵌置槽;所述嵌置槽呈环形凹槽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外侧,所述嵌置槽自所述基座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底板方向延伸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为一体成型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预制底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的预制底托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2中圆圈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述的预制底托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1所述的漏水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100-预制底托;10-基座、11-集水槽、12-排水槽、15-安装块、16-导流段、13-嵌置槽、20-底板、21-防滑条、25-定位块、30-侧挡板、40-前挡板、50-后挡板;60-漏水件、65-排水孔;70-接头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预制底托100,包括基座10、安装在基座10上的漏水件60、及连接基座10的接头件70;所述预制底托100用于卫生间、阳台或厨房的底面施工,有效的缩短建筑工期。该基座10大致呈直板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该基座10用于与外界连接固定;该基座10包括底板20、分别设置在底板20两侧的侧挡板30、与底板20一端连接的前挡板40、及设置在底板20远离前挡板40一端的后挡板50。该底板20大致呈矩形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底板20对应设置在基座10的底部;该侧挡板30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底板20的两侧,侧挡板30自底板20向上延伸设置;该前挡板40与后挡板50对应设置在底板20的前后两端,前挡板40与后挡板50呈并列状沿竖直方向设置,该前挡板40与后挡板50分别自底板20向上延伸设置,该前挡板40与后挡板50对应与两侧的侧挡板30连接,使该前挡板40、侧挡板30及后挡板50依次连接,并对应环绕设置在该底板20的周缘处。在本实施例中,该底板20的厚度自强挡板向后挡板50方向逐渐减小,该底板20呈倾斜状结构设置,使进入基座10内的液体更好的向后挡板50方向流动,以提高排水效率。该基座10上设置有集水槽11与排水槽12;该集水槽11呈矩形状结构沿水平方向设置,该底板20、侧挡板30、前挡板40及后挡板50围设成该集水槽11;该排水槽12对应设置在基座10的一侧,该排水槽12呈通槽状连通集水槽11与基座10外侧,该集水槽11用于收集降落在基座10内的液体,该排水槽12用于将集水槽11内的液体排出,进而有效防止预制底托100出现渗漏。在本实施例中,该排水槽12呈L状结构设置,排水槽12对应设置在底板20与后挡板50的连接处,该排水槽12对应设置在底板20厚度较小的一端,进而提高基座10的排水效率。可以理解地,该排水槽12的设置数量对应为一至五个。该排水槽12内设置有安装块15;该安装块15自排水槽12的周缘处向内延伸设置,该安装块15与排水槽12的形状相对应,安装块15对应环绕排水槽12靠近集水槽11一端的周缘延伸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块15靠近底板20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段16;该导流段16自底板20向外向远离后挡板50方向呈倾斜状结构设置,该导流段16用于使液体更容易的通过排水槽12,进一步地提高排水效率。更进一步地,该基座10上设置有嵌置槽13;该嵌置槽13呈环形凹槽状设置在基座10的外侧,该嵌置槽13自基座10靠近底板20的一侧向远离底板20方向延伸设置,该嵌置槽13对应环绕该侧挡板30、前挡板40及后挡板50设置,该嵌置槽13对应自侧挡板30、前挡板40及后挡板50向集水槽11内部延伸设置,该嵌置槽13用于将基座10嵌设在外界预设的安装位置,进而提高基座10的安装稳定性,该侧挡板30、前挡板40及后挡板50对应嵌置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底托,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挡板、与所述底板一端连接的前挡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远离前挡板一端的后挡板;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集水槽与排水槽;所述底板、侧挡板、前挡板及后挡板围设成所述集水槽;所述排水槽呈通槽状连通所述集水槽与基座外侧;/n漏水件,所述漏水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漏水件设置在所述排水槽与集水槽的连通处;所述漏水件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分别连通所述集水槽与排水槽;及/n接头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接头件的设置位置与所述排水槽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接头件罩设在所述排水槽远离集水槽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底托,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挡板、与所述底板一端连接的前挡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远离前挡板一端的后挡板;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集水槽与排水槽;所述底板、侧挡板、前挡板及后挡板围设成所述集水槽;所述排水槽呈通槽状连通所述集水槽与基座外侧;
漏水件,所述漏水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漏水件设置在所述排水槽与集水槽的连通处;所述漏水件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分别连通所述集水槽与排水槽;及
接头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接头件的设置位置与所述排水槽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接头件罩设在所述排水槽远离集水槽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呈L状结构设置,所述排水槽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与后挡板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厚度自所述前挡板向所述后挡板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底板呈倾斜状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呈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防滑条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轲梁海王启松杨弘斌李建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