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桥隧相接段支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桥隧相接段深基坑支护结构,属于公路市政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的修建日益深入山区,桥梁隧道比例显著增加,桥隧相接成为高速公路一道新景观。桥隧相接段洞口设计断面小,地形较为狭窄,施工场地局促,线位较高,桥台紧贴隧道洞口,洞门施工及梁板架设较为困难。桥隧相接段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对边仰坡及暗洞结构的稳定造成较大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护进行加强,以确保隧道出口边仰坡、暗洞结构及基坑侧壁的稳定和安全。已有的隧道出口桥隧相连结构深基坑支护施工,采用了围护桩+微型钢管桩和临时锚喷网的支护方案。同时隧道边坡与仰坡采用一般锚喷加固方式、桥隧相接段采用围护桩支挡,隧道底部采用微型钢管桩注浆加固的支护技术,通过施工完成的桥隧相接段隧道边仰坡、洞身的位移及变形监测,显示隧道整体稳定性及支护效果良好。但是此类支护方式施工较为复杂,围护桩数量较多,施工工期较长。鉴于此,为了提高桥隧相接段基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亟待技术一种简单有效的桥隧相接段深基坑支护结构,提高桥隧相接段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 ...
【技术保护点】
桥隧相接段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隧道(1)、隧边加强梁(2)、水泥土墙(4)、预制方桩(5)、连接竖管(7)、钢筋笼(14)、模袋(16)、支撑件(17)、现浇壁板墙(18)、边坡、水平盖梁(20)、定型导向架(22)和大承台(24)组成;所述隧道(1)底板下部设有隧边加强梁(2),所述大承台(24)外侧设有预制方桩(5)与现浇壁板墙(18),现浇壁板墙(18)下部设有水泥土墙(4),施工导墙(21)上设有定型导向架(22),所述边坡及仰坡设有砂浆锚杆(25)与网喷混凝土(26)。
【技术特征摘要】
1.桥隧相接段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隧道(1)、隧边加强梁(2)、水泥土墙(4)、预制方桩(5)、连接竖管(7)、钢筋笼(14)、模袋(16)、支撑件(17)、现浇壁板墙(18)、边坡、水平盖梁(20)、定型导向架(22)和大承台(24)组成;所述隧道(1)底板下部设有隧边加强梁(2),所述大承台(24)外侧设有预制方桩(5)与现浇壁板墙(18),现浇壁板墙(18)下部设有水泥土墙(4),施工导墙(21)上设有定型导向架(22),所述边坡及仰坡设有砂浆锚杆(25)与网喷混凝土(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隧相接段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边加强梁(2)靠近预制方桩(5)侧预埋后接水平筋(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隧相接段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方桩(5)设有搁置槽(6),转角处预制方桩(5)设有三槽,其余预制方桩(5)设有两槽,槽内设有连接竖管(7),整个搁置槽(6)设有后注浆体(12),底部设有竖管固定底板(10),底板上设有预埋连接端(11),预制方桩(5)侧边设有水平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崔允亮,张世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