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的锰(III)卟啉五聚体造影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6048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的锰(III)卟啉五聚体造影剂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5-(4-甲酰基苯基-10,15,20-三(4-磺酸基苯基)锰(III)卟啉(Mn-FTPPS)与5,10,15,20-四(4-氨基苯基)锰(III)卟啉(Mn-TATPP)以4:1的摩尔比混合,溶于DMSO,形成浓度为8mg/mL的溶液,在60℃下反应4h,反应结束后除去溶剂,于1000kDa的透析袋中透析48~72h,冷冻干燥24~36h后,得到最终的碳氮双键键联的锰(III)卟啉五聚体造影剂(MnP5)。该造影剂分子弛豫效率高、生物相容性好,在水溶液及小鼠体内均具备良好的磁共振成像能力。良好的磁共振成像能力。良好的磁共振成像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的锰(III)卟啉五聚体造影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具体涉及一种锰(III)卟啉五聚体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该造影剂在小鼠体内造影能力评价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一项真正无创伤性的高分辨率技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成为医学成像手段的首选。不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者核医学成像(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依赖于高能辐射(X-射线或γ-射线),MRI利用安全的电磁波,通过其高度的分辨率和微妙的组织对比,形成身体内部结构的图像。目前,大约40%的MRI扫描需要使用磁共振造影剂来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从而识别病变组织。磁共振造影剂的灵敏度可以通过弛豫效能(r1或r2)来衡量,即在每单位浓度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的锰(III)卟啉造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其中,所述磁共振成像的锰(III)卟啉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5-(4-甲酰基苯基)-10,15,20-三(4-磺酸基苯基)锰(III)卟啉(Mn-FTPPS)和5,10,15,20-四(4-氨基苯基)锰(III)卟啉(Mn-TATPP)按照摩尔比4:1溶于溶剂一中,加热回流反应4h后,冷却,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后,于1000kDa的透析袋中透析28~32h,冷冻干燥24~36h后得到灰绿色固体,即为最终的产物-锰(III)卟啉五聚体(M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媛媛应飞鹏王晋豪易小琴唐烨娇沈王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