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层高地下室结构的深基坑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9271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超大层高地下室结构的深基坑支护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深大基坑支护体系施工难度大、安全性不高、施工效率低的问题。该支护方法包括:一、在围护结构顶部设置混凝土支撑,并设置栈桥,在较大面积基坑阶梯处设置混凝土支撑,在下层较小基坑面积阶梯处设置钢支撑;二、由上至下依次分若干阶梯区域设置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并开挖基坑内土方至基底,并浇筑垫层和基础底板;三、由下往上施工地下室外墙及各阶梯区域基础底板,同时保留底部钢支撑,依次拆除对应的混凝土支撑,并施工相应的钢换撑,随拆随撑,直至浇筑完成地下室首层结构梁板;四、待周边密实回填后,由下往上依次拆除各阶梯区域钢支撑和钢换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超大层高地下室结构的深基坑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深大基坑支护体系通常采取设置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随着基础底板和地下楼层结构的施工而自下而上拆除各道支撑。然而,现有的深大基坑支护体系不适用于具有超大层高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工程。主要原因在于,超大层高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工程中,地下结构顶板施工完成前不能拆除各道支撑,否则地下墙体成为悬臂结构,影响其安全,而且还会导致基坑较大的二次变形产生。对于深大基坑而言,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可充分利用其刚度,增大其布置间距,便于挖土施工。但钢筋混凝土支撑在顶板结构完成后再行拆除,势必造成采取支撑闷拆的工艺,施工难度大、安全性低,并影响施工速度。此外,对于存在台阶的阶梯形深基坑,随着土方开挖自上而下依次形成各步台阶,如台阶处基础底板跟进施工,在下层土方开挖过程中台阶处边坡土变形带动基础底板移动,并对桩基产生水平力,同时基础底板容易开裂。因此,需寻求一种能够适应具有台阶式基础底板的超大层高地下室结构的深基坑支护方法,以便于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层高地下室结构的深基坑支护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超大层高地下室结构的深基坑支护方法

【技术保护点】
超大层高地下室结构的深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深基坑呈阶梯型,深基坑各阶梯由上往下分为若干阶梯区域且基坑面积逐渐递减,该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围护结构顶部设置一道混凝土支撑,并设置栈桥,在各个上层较大面积基坑阶梯处设置混凝土支撑,在下层较小基坑面积阶梯处设置钢支撑;步骤二、由上至下依次分若干阶梯区域设置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并开挖基坑内土方,直至基坑内土方开挖至基底,及时浇筑垫层和基础底板;步骤三、待基础底板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由下往上施工地下室外墙及各阶梯区域基础底板,同时保留底部钢支撑,依次拆除对应的混凝土支撑,并施工相应的钢换撑,随拆随撑,直至浇筑完成地下室首层结构梁板;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超大层高地下室结构的深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深基坑呈阶梯型,深基坑各阶梯由上往下分为若干阶梯区域且基坑面积逐渐递减,该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围护结构顶部设置一道混凝土支撑,并设置栈桥,在各个上层较大面积基坑阶梯处设置混凝土支撑,在下层较小基坑面积阶梯处设置钢支撑;步骤二、由上至下依次分若干阶梯区域设置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并开挖基坑内土方,直至基坑内土方开挖至基底,及时浇筑垫层和基础底板;步骤三、待基础底板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由下往上施工地下室外墙及各阶梯区域基础底板,同时保留底部钢支撑,依次拆除对应的混凝土支撑,并施工相应的钢换撑,随拆随撑,直至浇筑完成地下室首层结构梁板;步骤四、待地下室首层结构梁板达到设计强度的80%,且周边密实回填后,由下往上依次拆除各阶梯区域钢支撑和钢换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层高地下室结构的深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包括:第一步、第一阶梯区域混凝土支撑及栈桥全部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基坑开挖至第二阶梯区域压顶梁或围檩底标高,施工第二阶梯区域混凝土压顶梁、围檩和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第二步、待第二阶梯区域混凝土压顶梁、围檩、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全部形成,且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基坑开挖至第三阶梯区域压顶梁或围檩底标高,施工第三阶梯区域混凝土压顶梁、围檩、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第三步、如此循环重复,待第N阶梯区域混凝土压顶梁、围檩、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高文志申青峰朱刚徐益夕史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