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50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属于设备减振降噪技术领域。该基座,包括设置于楼层板上的若干对底梁、将一对底梁顶部连接的基座平台、设置于基座平台上的浮动地台以及设置在浮动地台上的弹簧减振器。冷却塔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荷载,通过撑脚经弹簧减振器消弱后传递至浮动地台上,由隔振吸音材料再次消弱,使底座平台、底梁传递至楼层板上的低频振动噪音,达到建筑环境噪音控制的标准。另外,将基座平台、底梁与楼层板形成整体结构,有效避免了竖向荷载对楼层板上的保温层、防渗层、面层产生破坏,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A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base for roof cool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属于设备减振降噪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建筑设备的噪声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安装在高层建筑裙楼上或屋顶上的冷却塔,其振动和气流噪声通过扩散传递,对周围建筑物产生了强烈的噪音污染,尤其通过楼板传递至下层办公区域,对工作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同时机械振动通过安装基础和周围结构以低频声形式向四周传播,对结构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危害,在建筑结构表面还会产生辐射二次固体声,从而加剧了环境噪声的污染。通常,在施工过程中对冷却塔设置消声器、隔音屏、减振垫、减振器等措施,能降低通过空气向四周传递的噪音,但未能解决冷却塔运行时通过楼板传递的低频振动噪音。且现有的冷却塔基础通常直接设置于楼层板的已完工面层上,震动荷载作用下,容易破坏楼层板上的保温层、防渗层和面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用于消除冷却塔运行时通过楼板传递的低频振动噪音,且冷却塔基础不会对楼层板上的保温层、防渗层和面层产生影响。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包括:设置于楼层板上的若干对底梁,每一对底梁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底梁与楼层板形成一体结构;基座平台,每一对底梁顶部通过基座平台连接,基座平台的侧边设置有凸沿,凸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基座平台与底梁形成一体结构;浮动地台,设置在基座平台的凹槽中,包括传力板,以及设置于传力板与基座平台之间的隔振吸音材料;弹簧减振器,设置于传力板上,用于支撑冷却塔的撑脚。进一步,所述浮动地台与凸沿之间填充非硬化密封胶。进一步,在所述传力板与隔振吸音材料之间设置有防水层。进一步,所述吸音材料包括位于下方的吸音棉和位于吸音棉上的橡胶隔振垫。进一步,楼层板上铺设有水平防渗层,水平防渗层在底梁部位向上延伸一定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将基座平台、底梁与楼层板形成整体结构,在基座平台的凹槽中铺设隔振吸音材料及传力板形成浮动地台,然后在传力板上设置与冷却塔撑脚位置相匹配的弹簧减震器,将冷却塔运行时的振动荷载通过撑脚经弹簧减振器消弱后,传递至浮动地台上,由隔振吸音材料再次消弱,使底座平台、底梁传递至楼层板上的低频振动噪音,达到建筑环境噪音控制的标准。另外,将基座平台、底梁与楼层板形成整体结构,有效避免了竖向荷载对楼层板上的保温层、防渗层、面层产生破坏,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架设冷却塔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底梁和基座平台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楼层板;2-防渗层;3-保护层;10-底梁;20-基座平台;21-凸沿;30-浮动地台;31-传力板;32-隔振吸音材料;32-隔振吸音材料32;33-吸音棉;34-橡胶隔振垫;35-非硬化密封胶;36-防水层;40-弹簧减振器;50-冷却塔;51-冷却塔撑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下面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该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作进一步说明。该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包括:设置于楼层板1上的若干对底梁10,每一对底梁10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底梁10与楼层板1形成一体结构;基座平台20,每一对底梁10顶部通过基座平台20连接,基座平台20的侧边设置有凸沿21,凸沿21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基座平台20与底梁10形成一体结构;浮动地台30,设置在基座平台20的凹槽中,包括传力板31,以及设置于传力板31与基座平台20之间的隔振吸音材料32;弹簧减振器40,设置于传力板31上,用于支撑冷却塔50的撑脚51。结合图1和图2所示,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包括两对底梁10,每一对底梁10上设置1个基座平台20,共设置两个基座平台20,每个基座平台20上设置两排弹簧减振器40,弹簧减振器40的位置与冷却塔撑脚51相对应,冷却塔50的4排撑脚51分别支撑于两个基座平台20上的4排弹簧减振器40上。当冷却塔50运行时,振动荷载通过撑脚51经弹簧减振器40消弱后,传递至浮动地台30上,由隔振吸音材料32再次消弱后,使底座平台20、底梁10传递至楼层板1上的低频振动噪音,达到建筑环境噪音控制的标准。传力板31可以采用轻质混凝土板,也可以采用钢板,撑脚51的集中荷载经传力板31扩散后,均匀作用于隔振吸音材料32,以便于隔振吸音材料32有效发挥减振降噪的作用。作为举例,如图3所示,所述隔振吸音材料32包括位于下方的吸音棉33和位于吸音棉33上的橡胶隔振垫34。优选为,在所述传力板31与隔振吸音材料32之间设置有防水层36,防止雨水或冷却水进入隔振吸音材料32中,影响隔振吸音材料32减振降噪的效果。如图3所示,弹簧减振器40包括弹簧本体、与弹簧本体上端固定连接的压板和与弹簧本体上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与传力板螺栓连接,冷却塔的撑脚51支撑在压板上。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浮动地台30与凸沿21之间的缝隙中填充非硬化密封胶35,非硬化密封胶35具有一定弹性,可避免传力板31的低频振动荷载直接作用于基座平台20的凸沿21上,另外,设置非硬化密封胶35还可以防止雨水或冷却水由该处缝隙进入隔振吸音材料32中。冷却塔50通常设置于顶楼的楼层板1上,在顶楼的楼层板1上往往铺设有保温层、防渗层、面层。为了使楼层板1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楼层板1的水平防渗层2在底梁10部位向上延伸一定高度。进一步,在防渗层2外设置保护层3,如采用砂浆抹面或设置装饰面层,防止防渗层2直接暴露在环境中。底梁10将竖向荷载直接传递至楼层板1,有效避免了竖向荷载对保温层、防渗层、面层产生破坏。基座平台20、底梁10与楼层板1形成整体结构,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的施工方法,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该施工方法作进一步介绍。该施工方法包括:在楼层板1施工中,预埋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的底梁钢筋,使底梁钢筋与楼层板钢筋形成整体;楼层板1浇筑完毕,对底梁10处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然后立模浇筑底梁10混凝土及基座平台20混凝土,使基座平台20、底梁10与楼层板1形成整体结构,其中,基座平台20设置有边沿,边沿之间形成凹槽;在凹槽中铺设隔振吸音材料32,然后在隔振吸音材料32上设置传力板31,形成浮动地台30;在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置于楼层板上的若干对底梁,每一对底梁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底梁与楼层板形成一体结构;/n基座平台,每一对底梁顶部通过基座平台连接,基座平台的侧边设置有凸沿,凸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基座平台与底梁形成一体结构;/n浮动地台,设置在基座平台的凹槽中,包括传力板,以及设置于传力板与基座平台之间的隔振吸音材料;/n弹簧减振器,设置于传力板上,用于支撑冷却塔的撑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楼层板上的若干对底梁,每一对底梁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底梁与楼层板形成一体结构;
基座平台,每一对底梁顶部通过基座平台连接,基座平台的侧边设置有凸沿,凸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基座平台与底梁形成一体结构;
浮动地台,设置在基座平台的凹槽中,包括传力板,以及设置于传力板与基座平台之间的隔振吸音材料;
弹簧减振器,设置于传力板上,用于支撑冷却塔的撑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冷却塔减振降噪基座,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