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吊钩锚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097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吊钩锚固装置,包括楼板和吊钩,所述吊钩穿过楼板后绑扎于所述楼板的顶板上。所述吊钩包括竖直部钢筋和水平部钢筋,所述竖直部钢筋呈U型设置,所述水平部钢筋分别自所述竖直部钢筋的两个端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水平部钢筋的端部弯曲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合理直径的吊钩,在满足吊钩拉力的前提下,折减了锚固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吊钩锚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安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梯吊钩锚固装置。
技术介绍
多高层民用建筑中的“无脚手架式安装”的电梯在机房顶部往往需要设置若干个吊钩,为避免设置过多吊钩梁造成土建成本的浪费,可以考虑将吊钩设置在混凝土楼板中。常见电梯机房屋面板跨度通常为2.2m左右,根据屋面板的荷载条件,板厚度通常为120mm即可满足结构强度计算要求。同时,在通常情况下,除卷扬机正上方吊钩外,其余位置的安装吊钩所承受的拉力均较小,可取15kN。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第9.7.6条中规定的吊钩钢筋允许应力为65N/mm2,则按2个截面计算所得的最小钢筋直径为14mm即可满足强度要求。对于吊钩钢筋的锚固要求,可参考《混凝土构造手册》(第五版)中的规定,“当构件的混凝土标高≥C30,截面高度较小,无法满足锚固长度要求时,可以弯折,但其直段不得小于20d,水平段不得小于12d。”由此可得,直径14mm的钢筋直段锚固长度为280mm,远大于楼板厚度(120mm)。故按常规使用荷载确定的屋面板厚度无法满足吊钩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考虑到该吊钩仅为安装电梯时临时使用,所承受的荷载也非永久性荷载,从减小楼板厚度(节省材料)的角度出发,需要对吊钩钢筋的锚固进行优化从而采用相对合适的楼板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吊钩锚固装置。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吊钩锚固装置,包括楼板和吊钩,所述吊钩穿过楼板后绑扎于所述楼板的顶板上。优选地,所述吊钩包括竖直部钢筋和水平部钢筋,所述竖直部钢筋呈U型设置,所述水平部钢筋分别自所述竖直部钢筋的两个端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水平部钢筋的端部弯曲设置。优选地,所述竖直部钢筋和水平部钢筋位于同一平面。优选地,所述水平部钢筋的端部钩住楼板的横向钢筋。优选地,所述水平部钢筋的长度不小于吊钩直径的12倍。优选地,所述竖直部钢筋的长度其中“20d”为《混凝土构造手册》(第五版)中规定的吊钩钢筋直锚段长度,“65”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规定的钢筋允许应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2、本技术采用合理直径的吊钩,在满足吊钩拉力的前提下,折减了锚固长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吊钩锚固装置,包括楼板和吊钩,所述吊钩穿过楼板后绑扎于所述楼板的顶板上。吊钩包括竖直部钢筋和水平部钢筋,所述竖直部钢筋呈U型设置,所述水平部钢筋分别自所述竖直部钢筋的两个端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水平部钢筋的端部弯曲设置。所述竖直部钢筋和水平部钢筋位于同一平面。水平部钢筋的端部钩住楼板的横向钢筋。水平部钢筋的长度不小于吊钩直径的12倍,竖直部钢筋的长度具体长度需要通过计算确定。具体分析如下:对于受拉钢筋竖直部锚固长度不足的问题,根据常规设计经验,可采用机械锚固的措施来解决。同时,参考欧洲及日本规范,其中对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均与钢筋所受实际应力成正比,即可以通过对钢筋强度进行折减来减小锚固长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按钢筋强度折减后的锚固长度计算见表1:表1表1中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见下:式中“20d”为《混凝土构造手册》(第五版)中规定的吊钩钢筋直锚段长度,“65”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规定的钢筋允许应力。在《混凝土构造手册》(第五版)中第十四章第三节中提出“对于直接承受动力或地震作用的预埋件,不得采用上述锚筋强度折减的方法。”但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9.7.6条的条文说明可知,吊钩钢筋允许应力取为65N/mm2就已经考虑了一系列的折减系数,其中包括“动力系数1.5”。这就使得吊钩在受拉时,保证其应力有了比较大的富余。而规范规定的锚固长度其本质是为了“充分发挥钢筋的受拉强度”而必须满足的钢筋埋置深度。因此,若钢筋实际应力处在一个非常低的值,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强度,则其锚固长度就可以适当减小。对于电梯安装的临时吊钩钢筋尤为如此。若将常规安装吊钩拉力值取为15kN,钢筋直径d取为22mm,则按2个截面计算的钢筋实际应力为19.7N/mm2,远小于允许应力65N/mm2,且仅为强度设计值的7%(HPB300的受拉强度设计值为270N/mm2)。考虑到此吊钩仅为电梯安装时的临时吊钩,且所受拉力较小,故可以考虑采用大直径的钢筋来减小钢筋截面应力以此来折减锚固长度,从而达到减小楼板厚度的目的。由于减钢筋锚固长度之后,钢筋应力只能保持在较低水平,为保证吊钩安全的富余度,还应该同时考虑采用机械锚固的方法作为加强措施。具体做法为,将吊钩钢筋弯折90度,保证钢筋水平部长度为12d,减小楼板顶部受力钢筋的间距,增加楼板钢筋直径,这样对于吊钩来说,相当于增加了横向钢筋。具体如图1所示。采用表1中的锚固长度计算方法,以直径为22mm的钢筋为例,若吊钩拉力为15kN,计算其直锚段长度为134mm,则楼板厚度为134+15+11=160mm(15为保护层厚度,11为钢筋半径),远小于20d=440mm。避免了为满足钢筋锚固长度而将整个机房顶板取的过厚或设置过多的吊钩梁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吊钩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和吊钩,所述吊钩穿过楼板后绑扎于所述楼板的顶板上;所述吊钩包括竖直部钢筋和水平部钢筋,所述竖直部钢筋呈U型设置,所述水平部钢筋分别自所述竖直部钢筋的两个端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水平部钢筋的端部弯曲设置;所述水平部钢筋的长度不小于吊钩直径的12倍;所述竖直部钢筋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吊钩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和吊钩,所述吊钩穿过楼板后绑扎于所述楼板的顶板上;所述吊钩包括竖直部钢筋和水平部钢筋,所述竖直部钢筋呈U型设置,所述水平部钢筋分别自所述竖直部钢筋的两个端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水平部钢筋的端部弯曲设置;所述水平部钢筋的长度不小于吊钩直径的12倍;所述竖直部钢筋的长度其中“20d”为《混凝土构造手册》(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以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