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液压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液压机械手。
技术介绍
机械手应是一个柔性的、动力强大且自动运行的装置,它可以模仿人于(手臂)的全部动作,按照预定的程序和轨迹等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及操作。机械手主要由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检测装置和一手腕旋转(180°)一手指张开一大臂缩同一小臂执行机构组成。其中主要的驱动系统可以是电机驱动(电动)、液压驱动、气动或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机械手主要针对功能性进行发展,如中国专利CN205415635U所提出的一种新型液压控制的机械臂,其具有功率质量比更大,能承受更大的负载,安全性,灵敏度,精度都较电力驱动有所提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抗冲击能力相对较差,且精确定位能力相对不够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液压机械手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液压机械手,具备抗冲击能力强且定位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抗冲击能力相对较差,且精确定位能力相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液压机械手,包括固定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转动腔体(2)与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位于转动腔体(2)的左侧,所述转动腔体(2)内部的地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马达(4),所述第一液压马达(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流量比例阀(5),所述第一液压马达(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编码器(6),所述第一编码器(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于转动腔体(2)的内壁,所述第一液压马达(4)的输出轴贯穿转动腔体(2)并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1),所述转动盘(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箱(7),所述第一调节箱(7)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二调节箱(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液压机械手,包括固定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转动腔体(2)与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位于转动腔体(2)的左侧,所述转动腔体(2)内部的地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马达(4),所述第一液压马达(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流量比例阀(5),所述第一液压马达(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编码器(6),所述第一编码器(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于转动腔体(2)的内壁,所述第一液压马达(4)的输出轴贯穿转动腔体(2)并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1),所述转动盘(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箱(7),所述第一调节箱(7)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二调节箱(8),所述第一调节箱(7)与第二调节箱(8)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马达(9),两个所述第二液压马达(9)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编码器(901),两个所述第二液压马达(9)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流量比例阀(902),两个所述第二编码器(90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调节箱(7)与第二调节箱(8)的内壁,两个所述第二液压马达(9)的正面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盘(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所述支撑块(12)位于第一调节箱(7)的正前方,所述支撑块(12)与第二调节箱(8)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支撑环(13),所述支撑块(12)的内部嵌设有第一支撑管(14),所述第一支撑管(14)的前后两侧均管贯穿支撑块(12)的前后两侧,所述支撑块(12)的正面设置有第一摇摆臂(15),两个所述转动支撑环(13)分别位于第一摇摆臂(15)背面的顶部与底部,两个所述第一摇摆臂(15)内侧的底部与第一支撑管(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摇摆臂(15)背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承接环(16),两个所述转动承接环(16)分别与两个转动支撑环(1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摇摆臂(15)内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空腔(17),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其建,王隆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鸿全兴业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