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中底一体化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94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鞋中底一体化成型模具,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鞋中底成型模具的需要将分别发泡成型的鞋中底不同层的部件贴合,无法实现鞋中底一体化成型,限制了产品质量和制造效率的不足之处,能够实现鞋中底双层不同密度发泡成型。其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和底座,所述下模安装于底座内,所述下模顶面设置有下成型腔,底座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形状贴合所述下模的顶面形状,下成型腔内设置加料孔,上模设置有上成型腔,上成型腔内设置加料孔。下成型腔和密封板对鞋中底底面进行预先发泡成型后,在进行鞋中底顶面发泡成型,能够实现鞋中底双层不同密度发泡成型,上层密度低质地柔软穿着舒适,下层采用密度高使高强度耐磨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中底一体化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鞋中底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运动鞋的鞋底结构包括鞋内底、鞋中底和鞋外底构成的三层结构。脚内底设置在鞋底的最上层,用于与使用者的脚底接触。鞋外底设置在鞋底的最下层,用于与地面接触。鞋中底设置在鞋底的中间层,其一面与鞋外底连接,另一面与鞋垫连接,起到减震和支撑的作用。目前,本
已经开始尝试将塑料发泡材料应用于鞋中底制造中,可制造出更为轻便和更为优良的缓冲性能的鞋中底产品。而发泡塑料材料需要在鞋中底的上层和下层采用不同的材料密度,以满足鞋中底顶面和底面的不同使用要求,并且塑料发泡材料发泡需要一定的真空环境,因此现有的鞋中底模具并不能满足产品制造需求。需要将分别发泡成型的鞋中底不同层的部件贴合,无法实现鞋中底一体化成型,限制了产品质量和制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鞋中底成型模具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鞋中底双层不同密度发泡成型的鞋中底一体化成型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鞋中底一体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底座,所述下模安装于底座内,所述下模顶面设置有下成型腔,底座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形状贴合所述下模的顶面形状,下成型腔内设置加料孔,上模设置有上成型腔,上成型腔内设置加料孔。密封板可以将上成型腔和下成型腔分隔开,下成型腔顶部有密封板密封构成鞋中底下底面的成型空间,预先充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在这部分发泡材料固化前,抽走密封板,下模和上模进行合模,在上成型腔内充入发泡材料进行二次发泡成型,生产一体化成型的鞋中底产品。这样两次发泡的密度可以根据需求采用不同的发泡密度,下成型腔内的发泡密度高,增加鞋中底底面的强度和耐磨损性能,上成型腔内的发泡密度低,使鞋中底顶面的部分较为柔软,鞋底穿着起来较为舒适。并且两侧发泡材料之间不需要进行粘合,发泡成型后为一体化结构,鞋中底产品强度更高,加工效率也相比现有技术显著提高。加料孔用于向上成型腔和下成型腔充入发泡材料。作为优选,所述下成型腔形状对应鞋中底底面形状,上成型腔形状对应鞋中底顶面形状,上成型腔和下成型腔的顶面形状完全闭合。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板形状配合下成型腔顶面形状,所述密封板滑动方向垂直下成型腔的长度方向。鞋中底为满足人体工程学设计在侧视方向需要有一定的曲线结构,下模顶面和下成型腔顶部的轮廓形状是满足鞋中底这一结构要求,而密封板形状和滑动方向可以使密封板能够完全贴合下成型腔顶部的形状,从而使鞋中底底面成型时能够满足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曲线结构。作为优选,所述下模顶面设置有环绕下成型腔的密封框体,下模在密封框体下方设置抬升所述密封框体的密封升降机构,密封框体顶面形状配合密封板底面形状,所述密封板滑动至下成型腔顶部时且密封框体上升至最高位时,密封框体的顶面贴合密封板底面。密封框体上升后其顶部可以略微顶出下模的顶面,可贴合密封板底面,能够在下成型腔外围的构成额外的密封结构,提高下成型腔预先发泡时的密封度,从而提高发泡质量。同时可以环境密封板长期使用后和下模贴合精密度下降造成密封性能下降的问题。作为优选,沿所述密封框体顶缘设置密封圈。作为优选,在所述下模的顶面设置环绕下成型腔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形状配合所述密封框体,所述密封框体设置于收纳槽内。作为优选,所述收纳槽靠近下成型腔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密封圈靠近靠近下成型腔的内侧边缘向内延伸并定位于所述定位槽。密封圈增强了密封框体和密封板之间的密封性能,密封框体下降后进入收纳槽内而不会凸出下模顶面,这样就不会干扰到上模和下模合模后的第二次发泡工作。而密封框体再次上升可以贴合上模,从而也可以起到增强密封效果的作用。密封圈和定位槽的连接结构,能够提高密封框体和收纳槽靠近下成型腔一侧的密封性能,防止收纳槽和密封框体之间的间隙影响密封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若干升降气缸、升降框架和升降支柱,所述收纳槽底部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升降气缸设置于下模下方,升降气缸的缸杆设置升降框架,所述升降框架设置升降支柱,所述升降支柱穿过所述通孔连接密封框架。升降气缸通过升降框架和升降支柱驱动密封框体升降。作为优选,底座在下模两侧设置滑轨,所述滑轨垂直下成型腔的长度延伸,密封板两侧与滑轨滑动连接,底座设置有平行滑轨的驱动密封板平移的推进丝杆机构。作为优选,滑轨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所述滑块顶面设置有限位螺栓连接密封板两侧边缘,所述滑块顶面和密封板设置有缓冲垫。密封板能够沿滑轨滑动,从而密封下成型腔或抽离下模顶面位置,密封板和滑块之间通过限位螺栓连接,使密封板在垂直下模方向具有一定的升降余量,这样可以在下成型腔发泡时,通过下压上模使密封板紧密贴合下模增强密封效果。缓冲垫用于缓冲上模下压时的冲击力,防止密封板和下模损坏。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下成型腔和密封板对鞋中底底面进行预先发泡成型后,在进行鞋中底顶面发泡成型,能够实现鞋中底双层不同密度发泡成型;(2)发泡后的鞋中底产品具有双层双密度的特点,能够更为适用于鞋中底的使用需求,上层密度低质地柔软穿着舒适,下层采用密度高使高强度耐磨耐用;(3)实现双层双密度鞋中底的一体化成型,不需要分别成型后进行粘合,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限制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下成型腔发泡状态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模下模合模状态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密封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101上成型腔;2下模;201下成型腔;3底座;4密封板;5加料孔;6密封框体;7密封圈;8收纳槽;9定位槽;10升降气缸;11升降框架;12升降支柱;13滑轨;14滑块;15限位螺栓;16缓冲垫;17推进丝杆机构;18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鞋中底一体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底座3,所述下模2安装于底座3内,所述下模2顶面设置有下成型腔201,底座3滑动连接有密封板4,所述密封板4形状贴合所述下模2的顶面形状,下成型腔201内设置加料孔5,上模1设置有上成型腔101,上成型腔101内设置加料孔5。如图1、图5所示,所述下成型腔201形状对应鞋中底底面形状,上成型腔101形状对应鞋中底顶面形状,上成型腔101和下成型腔201的顶面形状完全闭合。所述密封板4形状配合下成型腔201顶面形状,所述密封板4滑动方向垂直下成型腔201的长度方向。鞋中底为满足人体工程学设计在侧视方向需要有一定的曲线结构,下模2顶面和下成型腔201顶部的轮廓形状是满足鞋中底这一结构要求,而密封板4形状和滑动方向可以使密封板4能够完全贴合下成型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中底一体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底座,所述下模安装于底座内,其特征是,所述下模顶面设置有下成型腔,底座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形状贴合所述下模的顶面形状,下成型腔内设置加料孔,上模设置有上成型腔,上成型腔内设置加料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中底一体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底座,所述下模安装于底座内,其特征是,所述下模顶面设置有下成型腔,底座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形状贴合所述下模的顶面形状,下成型腔内设置加料孔,上模设置有上成型腔,上成型腔内设置加料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中底一体化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下成型腔形状对应鞋中底底面形状,上成型腔形状对应鞋中底顶面形状,上成型腔和下成型腔的顶面形状完全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中底一体化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板形状配合下成型腔顶面形状,所述密封板滑动方向垂直下成型腔的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中底一体化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下模顶面设置有环绕下成型腔的密封框体,下模在密封框体下方设置抬升所述密封框体的密封升降机构,密封框体顶面形状配合密封板底面形状,所述密封板滑动至下成型腔顶部时且密封框体上升至最高位时,密封框体的顶面贴合密封板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中底一体化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沿所述密封框体顶缘设置密封圈。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博适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