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鞋底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820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1:36
一种加热鞋底模具,包含模座单元、至少一个模仁单元、导磁加热单元及线圈单元。所述模座单元界定模仁空间。所述模仁单元设置于所述模仁空间,并界定成型空间,所述成型空间适用于供发泡材料加压成型。所述导磁加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磁加热件,所述导磁加热件环绕于所述模仁单元外周,所述导磁加热件的导磁系数大于所述模仁单元的导磁系数。所述线圈单元环绕所述导磁加热件外周,用于提供电磁波而使所述导磁加热件感应加热,进而导热至所述模仁单元。借此,可以使所述导磁加热件快速被感应加热并导热至所述模仁单元,除了可以提升所述模仁单元的加热速度外,由于高导磁系数的材质同时也能提高加热效率,所以还具有减少消耗能源的功效。

Heating sole mol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ating sole mold, which comprises a mold base unit, at least one mold core unit, a magnetic conduction heating unit and a coil unit. The mold base unit defines the mold kernel space. The mold kernel unit is arranged in the mold kernel space and defines the molding space, which is suitable for pressurized molding of foaming materials. The magnetic conductive heating unit includes at least one magnetic conductive heating piece, the magnetic conductive heating piece surrounds the periphery of the mold kernel unit, and the magnetic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of the magnetic conductive heating piece is greater than the magnetic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of the mold kernel unit. The coil unit surrounds the periphery of the magnetic conductive heating piece, which is used to provide electromagnetic wave to induce heating of the magnetic conductive heating piece, and then conduct heat to the die core unit. In this way, the magnetic conductive heating element can be induced and heated to the core unit quickly. In addition to improving the heating speed of the core unit, the material with high magnetic conductivity can also improve the heating efficiency, so it also has the effect of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鞋底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鞋底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鞋类一般以橡胶作为鞋底材料,然而,由于橡胶密度较高,导致所制成的鞋品的重量较大,而不符合现今对于运动鞋、休闲鞋等的轻量化需求。为此,目前业者已开发出发泡鞋底,结合了吸震效果、柔软、轻盈等特性,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编号第576329号所示,即为一种发泡鞋底的控压成型装置,用于进行发泡鞋底的二次压制程。然而,以电热管(HeaterHeating)直接加热模具不仅速度缓慢、温度不均匀,且因热传导效应,热能会传导扩散至与模具接触的任何组件,而导致周遭组件因长时间处于高温的情况下而减短使用寿命,造成设备维修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升加热速度的加热鞋底模具。本专利技术的加热鞋底模具,包含模座单元、至少一个模仁单元、导磁加热单元,及线圈单元。所述模座单元界定模仁空间。所述模仁单元设置于所述模仁空间,并界定成型空间,所述成型空间适用于供发泡材料加压成型。所述导磁加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磁加热件,所述导磁加热件环绕于所述模仁单元外周,所述导磁加热件的导磁系数大于所述模仁单元的导磁系数。所述线圈单元环绕所述导磁加热件外周,用于提供电磁波而使所述导磁加热件感应加热,进而导热至所述模仁单元。本专利技术的加热鞋底模具,所述模仁单元的热传导系数大于所述导磁加热件的热传导系数。本专利技术的加热鞋底模具,还包含调磁单元,所述调磁单元设置于所述模座单元与所述线圈单元间。本专利技术的加热鞋底模具,所述调磁单元为软磁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加热鞋底模具,所述至少一个导磁加热件的导磁系数大于所述模座单元的导磁系数。本专利技术的加热鞋底模具,所述导磁加热单元的体积小于所述模仁单元。本专利技术的加热鞋底模具,所述导磁加热单元包括多个环绕所述成型空间的导磁加热件,所述导磁加热件呈棒状或片状。本专利技术的加热鞋底模具,所述模仁单元呈能脱离方式设置于所述模仁空间。本专利技术的加热鞋底模具,所述线圈单元使用高周波技术进行加热。本专利技术的加热鞋底模具,其中:所述模座单元包括下模座及上模座,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上模座相配合界定所述模仁空间。所述模仁单元包括下模仁及上模仁,所述下模仁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且所述上模仁设置于所述上模座,且所述下模仁与所述上模仁相配合界定所述成型空间。所述导磁加热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导磁加热件,其中一个导磁加热件环绕设置于所述下模仁,另一个导磁加热件环绕设置于所述上模仁。所述线圈单元包括下模线圈及上模线圈,所述下模线圈环绕于所述下模仁,所述上模线圈环绕于所述上模仁。本专利技术的加热鞋底模具,还包含调温单元,所述调温单元设置于所述模仁单元内,所述调温单元包括上调温模块及下调温模块,所述下调温模块设置于所述下模仁内,所述上调温模块设置于所述上模仁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所述导磁加热单元及所述线圈单元,并设计所述导磁加热件的导磁系数大于所述模仁单元的导磁系数,可以使所述导磁加热件快速被感应加热并导热至所述模仁单元,除了可以提升所述模仁单元的加热速度外,由于高导磁系数的材质同时也能提高加热效率,所以还具有减少消耗能源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加热鞋底模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完整的立体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线圈单元围绕导磁加热单元及模仁单元;图4是本专利技术加热鞋底模具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加热鞋底模具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图6是所述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1、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加热鞋底模具的第一实施例,适用于一组中底的二次压制程,包含一个模座单元2、两个模仁单元3、一个调温单元4、一个导磁加热单元5及一个线圈单元6。其中,所述中底的材质能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其中至少一个。须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图示中以一次制作一双中底作为说明,因此搭配使用两个模仁单元3,且所述模座单元2、所述调温单元4、所述导磁加热单元5及所述线圈单元6也搭配设计为能同时容纳制作一双中底,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一双中底的应用,其是能搭配使用一个模仁单元3或任意多个模仁单元3,而能应用于一只中底或是任意多个的中底。所述模座单元2包括一个下模座21及一个上模座22,所述上模座22与所述下模座21相配合界定一个模仁空间23。所述模座单元2使用低导磁系数的材质实施,较佳为使用相对导磁系数小于10的材质,更佳为使用铝材,其相对导磁系数为1。所述模仁单元3设置于所述模仁空间23,每一个模仁单元3包括一个下模仁31及一个上模仁32,所述下模仁31设置于所述下模座21,且所述上模仁32设置于所述上模座22与所述下模仁31内,所述上模仁32与所述下模仁31相配合界定形成一个成型空间33,所述成型空间33适用于供一个发泡材料9加压成型为所述中底,所述发泡材料9即为由上述所述中底的材质中所选定的材料。其中,所述模仁单元3设计为能脱离地设置于所述模仁空间23内。所述调温单元4设置于所述模仁单元3且用于冷却所述模仁单元3,并包括一个下调温模块41及一个上调温模块42,所述下调温模块41设置于所述下模仁31内部,所述上调温模块42设置于所述上模仁32内。其中,所述下调温模块41及所述上调温模块42分别为穿设于所述下模仁31及所述上模仁32中的管路设计,且能经由于所述管路中注入热水或冷水以升温或降温,或是能使用分别穿设于所述下模仁31及所述上模仁32中的电热管作为替代的加热方式。所述导磁加热单元5包括多个导磁加热件51,所述导磁加热件51搭配所述模仁单元3的数量分为两组,并分别环绕于所述成型空间33、所述模仁单元3外周,每一组导磁加热件51再分为两群,一群环绕设置于对应的下模仁31,另一群环绕设置于对应的上模仁32。所述导磁加热件51较佳是呈棒状或是片状等小体积的形体,并插入或镶嵌于对应的模仁单元3。其中,每一组导磁加热单元5的体积小于对应的模仁单元3。其中,所述导磁加热件51的导磁系数大于所述模仁单元3的导磁系数,以得到较佳的感应加热效果,较佳是使用相对导磁系数大于10的材质,例如使用碳钢(JISS45C),其导磁系数高达190,较易感应产生涡电流。所述模仁单元3的热传导系数大于所述导磁加热件51的热传导系数,以得到较佳的传导加热效果,较佳为使用热传导系数大于50W/m·K的材质,例如使用铝材。所述线圈单元6环绕所述导磁加热件51外周,用于提供电磁波而使所述导磁加热件51感应加热,进而导热至所述模仁单元3,并包括一个下模线圈61、一个上模线圈62及一个可程式控制器(Programmab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n该加热鞋底模具包含模座单元、至少一个模仁单元、导磁加热单元,及线圈单元;/n所述模座单元界定模仁空间;/n所述模仁单元设置于所述模仁空间,并界定成型空间,所述成型空间适用于供发泡材料加压成型;/n所述导磁加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磁加热件,所述导磁加热件环绕于所述模仁单元外周,所述导磁加热件的导磁系数大于所述模仁单元的导磁系数;及/n线圈单元,环绕所述导磁加热件外周,用于提供电磁波而使所述导磁加热件感应加热,进而导热至所述模仁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鞋底模具包含模座单元、至少一个模仁单元、导磁加热单元,及线圈单元;
所述模座单元界定模仁空间;
所述模仁单元设置于所述模仁空间,并界定成型空间,所述成型空间适用于供发泡材料加压成型;
所述导磁加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磁加热件,所述导磁加热件环绕于所述模仁单元外周,所述导磁加热件的导磁系数大于所述模仁单元的导磁系数;及
线圈单元,环绕所述导磁加热件外周,用于提供电磁波而使所述导磁加热件感应加热,进而导热至所述模仁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单元的热传导系数大于所述导磁加热件的热传导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加热鞋底模具还包含调磁单元,所述调磁单元设置于所述模座单元与所述线圈单元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磁单元为软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导磁加热件的导磁系数大于所述模座单元的导磁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鞋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加热单元的体积小于所述模仁单元。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士家曹柏玮洪建荣林志贤郭宗伟陈汝城谢宏武任少纬
申请(专利权)人:宝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