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872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建筑保温模块在浇筑完成后仍然需要铺设墙面混凝土,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在建筑保温模块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同时完成墙面浇筑,无需在浇筑完成铺设墙面混凝土,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其结构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建筑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建筑模块包括保温模块、墙体模板和连接支架,所述墙体模板布置于保温模块内外侧,保温模块和墙体模板之间通过连接支架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支架和墙体模板可拆卸连接,墙体模板和保温模块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墙体浇筑空间。

Integrated formwork quick change system for building ins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发泡材料建筑模块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保温模块,因其环保、成本低、施工方便,同时可以替代保温墙板的性能优势,在建筑领域越发普及。现有技术中的建筑保温模块结构主要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EPS等发泡材料制作的保温板以及安装在两块保温板之间的钢结构支架。在建筑施工中,通过保温板相互拼接构成墙体,在钢结构支架上架设钢筋,然后在两块保温板之间的间隔空间浇筑混凝土,既可以完成墙体的初步搭建和浇筑工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类建筑保温模块和施工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为保温板表面现有的建筑保温模块构建的墙体施工完成后,仍然需要在两侧保温板的外侧(即内外墙面)铺设一层墙面混凝土,并且为保证施工质量,前面混凝土和墙面混凝土这样会会大大限制施工效率,并且保温板表面不易涂刷混凝土,也增加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建筑保温模块在浇筑完成后仍然需要铺设墙面混凝土,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在建筑保温模块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同时完成墙面浇筑,无需在浇筑完成铺设墙面混凝土,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建筑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建筑模块包括保温模块、墙体模板和连接支架,所述墙体模板布置于保温模块内外侧,保温模块和墙体模板之间通过连接支架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支架和墙体模板可拆卸连接,墙体模板和保温模块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墙体浇筑空间。本方案在施工时,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若干建筑模块首位拼接及上下拼接构成墙体浇筑模板,在保温模块两侧和墙体模板之间的墙体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卸两侧的墙体模板,即可得到建筑墙体。该墙体是由两侧混凝土层和中间的保温模块层构成的“三明治结构”。混凝土层表面由于在凝固时有墙体模板贴合,因此结构平整可直接进行装修等进一步施工,无需再额外铺设混凝土层,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并且拆卸下来的墙体模板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成本,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环保。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桥、预埋件和连接件,连接桥一侧设置预埋件,连接桥另一侧设置若干连接件,预埋件远离连接桥的一侧设置若干连接件,所述预埋件嵌入保温模块内,所述连接件和墙体模板可拆卸连接。连接桥用于连接墙面模板和保温模块,能够稳固支撑墙体浇筑空间,使混凝土浇筑更为顺利方便,并且起到钢筋混凝土墙面中钢筋的作用,增强浇筑完成后墙体的结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支架沿保温模块两侧面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作为优选,连接桥和预埋件相互远离的一侧边缘各设置至少三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末端设置设置螺纹杆,墙面模板矩形阵列布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墙面模板宽度方向上的每列数量和连接件数量对应,所述连接杆末端的螺纹杆插接所述连接孔,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连接孔并在末端设置有螺纹定位件。连接件通过末端的螺纹杆实现和墙体模板的可拆卸连接,易于在混凝土凝固后拆卸墙体模板。并且可以通过螺纹定位件微调每个螺纹杆插接墙体模板的进给深度,从而微调墙体模板和保温模块之间的间隔距离,或者微调墙体模板和保温模块之间的角度,从而能够保证所有拼接在一起的建筑模块中的墙体模板能够平整拼接,从而使成型后的混凝土墙面更为平整,易于后续施工。作为优选,连接支架还包括钢筋定位件,所述钢筋定位件形状设置为弯钩形。作为优选,连接桥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若干钢筋定位件,位于最顶端和最底端的连接件设置钢筋定位件。所述钢筋定位件可通过其弯钩形的结构定位钢筋。从而可以在浇筑混凝土前按照施工要求将钢筋架设在墙体浇筑空间内,这样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墙体即为钢筋混凝土墙体,其结构强度显著提升。作为优选,所述保温模块顶端面和底端面间隔设置插接凸起和插接凹槽,顶端面和底端面上的插接凸起和插接凹槽错位设置。墙面高度方向上下拼接叠加的建筑模块中的保温模块通过所述的插接凸起和插接凹槽相互插接,有助于建筑模块在高度上的叠加拼接。并且可以提高相邻的建筑模块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和结构统一性,提高浇筑墙体的质量。作为优选,沿所述保温模块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条形槽,所述条形槽沿着保温模块侧面的宽度方向延伸。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部分混凝土会进入条形槽内部,这样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墙体和保温模块之间连接强度更高,不易剥落。作为优选,建筑模块包括直线建筑模块或拐角建筑模块或丁字形建筑模块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作为优选,所述直线建筑模块中保温模块为立方体形,墙体模板的形状为对应保温模块侧面形状的矩形板形,墙体模板平行保温模块设置;所述拐角建筑模块中保温模块形状为L形立方体,墙体模板的形状为对应保温模块对应保温模块形状的L形板形;所述丁字形建筑模块中保温模块为立方体形,保温模块一侧的墙体模板的形状为对应保温模块侧面形状的矩形板形,保温模块另一侧设置两块L形的墙体模板。为适应不同的墙体横截面结构,本方案中的包括直线建筑模块或拐角建筑模块或丁字形建筑模块等方案。直线建筑模块用于大面积平面墙面的施工,拐角建筑模块用于墙面拐角处的施工,丁字形建筑模块则可以应用于相互交叉的墙面的施工。因此本方案可以满足建筑施工中所有墙面施工的工况。因此,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同时完成墙面浇筑,无需在浇筑完成铺设墙面混凝土,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2)一次性完成墙体和墙面的浇筑工作,且完成后的混凝土墙面平整易于后续施工;(3)保温模块成本低、环保、易于生产,且保温隔热性能好,施工墙体无需添加保温隔热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4)墙体模板可拆卸重复利用,操作方便,成本低;(5)可架设钢筋进行浇筑,墙体结构强度有保证;(6)适合各种形状墙体的成型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模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墙体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直线建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拐角建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丁字形建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温模块;101插接凸起;102插接凹槽;103条形槽;2墙体模板;201连接孔;3连接支架;301连接桥;302预埋件;303连接件;304螺纹杆;305锁紧定位螺母;306钢筋定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建筑模块,所述建筑模块包括保温模块1、墙体模板2和连接支架3,所述墙体模板2布置于保温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建筑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建筑模块包括保温模块、墙体模板和连接支架,所述墙体模板布置于保温模块内外侧,保温模块和墙体模板之间通过连接支架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支架和墙体模板可拆卸连接,墙体模板和保温模块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墙体浇筑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建筑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建筑模块包括保温模块、墙体模板和连接支架,所述墙体模板布置于保温模块内外侧,保温模块和墙体模板之间通过连接支架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支架和墙体模板可拆卸连接,墙体模板和保温模块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墙体浇筑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桥、预埋件和连接件,连接桥一侧设置预埋件,连接桥另一侧设置若干连接件,预埋件远离连接桥的一侧设置若干连接件,所述预埋件嵌入保温模块内,所述连接件和墙体模板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支架沿保温模块两侧面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其特征是,连接支架还包括钢筋定位件,所述钢筋定位件形状设置为弯钩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其特征是,连接桥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若干钢筋定位件,位于最顶端和最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博适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